一种基于智能云平台沉降实时监测分析决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7


一种基于智能云平台沉降实时监测分析决策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时监测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云平台沉降实时监测分析决策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房屋建筑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既有的铁路沿线附近开展的工程逐渐增多以及地铁工程、房屋建筑、桥梁的普及,这些工程的施工,再加上高铁、建筑桥梁建筑运营期间各种损耗,会对高铁路基产生一系列影响,所以有必要采取充分有效的措施对这些建筑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工程施工及运营损耗对建筑、桥梁、地铁造成的影响并对其加以修护,确保城市安全。
3.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测一般采用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但是人工监测存在较大的主观性,长期的观测容易使观测结果产生人为误差。此外,环境、气候、仪器精度等因素影响监测质量,且不能实时处理数据。再加上建筑变形的测点密集,测量工作量大,若要迅速反馈测量数据、及时预警,必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以上种种因素为建筑的安全运行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因此,对处于工程建设的建筑进行远程化、自动化的沉降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云平台沉降实时监测分析决策系统,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基于智能云平台沉降实时监测分析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测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数据接收与分析模块,其中,
7.所述数据测量模块包括储液罐、气管、液管、rs485通信线缆以及多个静力水准仪,所述储液罐通过所述气管和所述液管与所述静力水准仪连接,多个所述静力水准仪之间通过所述气管、液管以及所述rs485通信线缆连接;
8.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dtu、适配电源、天线以及天线供电线缆,所述dtu通过所述 rs485通信线缆与所述静力水准仪连接,所述适配电源与所述dtu连接,所述天线通过所述天线供电线缆与所述dtu连接;
9.所述数据接收与分析模块包括云平台、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以及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所述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所述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以及所述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分别与所述云平台连接,所述云平台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云平台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静力水准仪包括快速管接头和航空插头,
所述气管和所述液管通过所述快速管插头与所述静力水准仪连接,所述rs485通信线缆通过所述航空插头与所述静力水准仪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所述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以及所述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分别与所述云平台无线通信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储液罐连通外界大气。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静力水准仪的测量精度不低于0.5mm,且由所述rs485通信线缆进行12v供电。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适配电源包括220v转12v的电压转换模块。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所述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以及所述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内均安装有配套的app,该app可实现监测对象的可视化,能随时随地了解监测对象的健康状态,并且具有异常提醒功能。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采用了具有温度补偿的高精度的静力水准仪,能实时精确的对房屋、地铁、桥梁等进行沉降值的精确监测;
19.2、实现远程多地点多平台的监测分析、决策,可以避免传统的人工测量误差过大,处理数据失误、耗时过长、决策失误的弊端,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20.3、通过配置对应的app,能实现监测对象的可视化让工作人员能随时随地了解监测对象的健康状态,并且具有一有异常便立刻提醒工作人员的功能;
21.4、可以同时对不同的监测对象进行监测。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3.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云平台沉降实时监测分析决策系统图;
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智能云平台沉降实时监测分析决策系统工作流程图;
25.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智能云平台沉降实时监测分析决策系统决策判断算法图;
26.图中:1:储液罐;2:液管;3:rs485通信线缆;4:气管;5:静力水准仪;6:适配电源;7:天线供电线缆;8:天线;9:dtu;10:云平台;11: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 12: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3: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2.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云平台沉降实时监测分析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测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数据接收与分析模块,其中,
33.所述数据测量模块主要进行地铁、房屋、桥梁等建筑物的实时测量,具体包括储液罐 1、气管4、液管2、rs485通信线缆3以及多个静力水准仪5,所述储液罐1通过所述气管4和所述液管2与所述静力水准仪5连接,多个所述静力水准仪5之间通过所述气管4、液管2以及所述rs485通信线缆3连接。具体的,所述静力水准仪5包括快速管接头(未图示)和航空插头(未图示),所述气管4和所述液管2通过所述快速管插头与所述静力水准仪连接,所述rs485通信线缆3通过所述航空插头与所述静力水准仪5连接。
34.所述储液罐1连通外界大气以减少气压对测量数据的误差影响。所述静力水准仪5其精度不低于0.5mm,全温度范围由自适应温度补偿算法且通过rs485通信线缆12v供电。
35.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主要进行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具体包括dtu9、适配电源6、天线8 以及天线供电线缆7,所述dtu9通过所述rs485通信线缆3与所述静力水准仪5连接,所述适配电源6与所述dtu9连接,所述天线8通过所述天线供电线缆7与所述dtu9连接。所述适配电源6包括220v转12v的电压转换模块。
36.所述数据接收与分析模块主要进行沉降数据的接收、显示、分析、判断决策,具体包括云平台10、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11、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2以及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3,所述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11、所述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2以及所述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3分别与所述云平台10连接,所述云平台10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具体的,所述云平台10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 11、所述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2以及所述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3分别与所述云平台10 无线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多地点多平台的实时监测。
3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11、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2、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3,必须拥有数据曲线公式拟合、数据曲线处理、数据最大值的筛
选的功能,这样又便于在分析各个应用场景健康状态的同时,根据结果快速做出决策。
38.所述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11、所述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2以及所述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3内均安装有配套的app,该app可实现监测对象的可视化,能随时随地了解监测对象的健康状态,并且具有异常提醒功能。
39.再结合图2所示,可见,先将静力水准仪5按照施工规范安装在被测建筑上,然后再将通讯模块与沉降系统通过rs485通信电缆3连接上,再通过天线8将数据传输给云平台 10,然后云平台10通过无线传输模式将数据传输给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11、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2以及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3,数据处理显示端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拟合处理的算法对沉降数据进行处理从而精确的对建筑的健康状态进行把控和预测,减少避免财产损失。
40.再结合图3所示,通过笔记本数据处理显示端11、手持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2、台式数据处理显示端13进行相应的数据处拟合、筛选、与约定临界值沉降值1mm比较、以及趋势分析便于对可靠性失效时间进行预测便于被测建筑的保养维护,以及实时监控预警。
4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42.1、采用了具有温度补偿的高精度的静力水准仪,能实时精确的对房屋、地铁、桥梁等进行沉降值的精确监测;
43.2、实现远程多地点多平台的监测分析、决策,可以避免传统的人工测量误差过大,处理数据失误、耗时过长、决策失误的弊端,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44.3、通过配置对应的app,能实现监测对象的可视化让工作人员能随时随地了解监测对象的健康状态,并且具有一有异常便立刻提醒工作人员的功能;
45.4、可以同时对不同的监测对象进行监测。
46.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案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6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