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速磁浮列车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速磁浮列车车体结构。
背景技术:
2.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地铁火车也在不断的改进,其中在速度上尤为明显,磁悬浮列车具有速度快的优势,也在被不断的应用。现有的磁悬浮列车车体强度都不高,在发生碰撞时容易造成变形;而且也不具有防火等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具有隔音防火保护性功能的中速磁浮列车车体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中速磁浮列车车体结构,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中部设置有门洞,所述门洞的边框上安装有门柱,所述门洞两侧设置有窗洞,所述窗洞的边框上安装有窗框,所述车体两侧设置有两个侧立柱,两个所述侧立柱之间设置有侧横梁,所述车体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车体包括第一车板、第二车板和第三车板,所述车体包括第一车板、第二车板、第三车板和第四车板,所述第一车板与第二车板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车板与第三车体、第二车体与第三车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设置有若干支撑弹簧,所述第三车板靠近第四车板一侧通过焊接设置有若干支撑块,所述第三车体与第四车体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支撑块设置于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车体顶部中间设置有天窗洞,用于安装空调和其他设备。
6.所述第一车板包括第一倾斜部和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二车板包括第二倾斜部、第一水平部、第二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竖直部垂直设置于第一水平部一端与第二水平部一端之间,用于连接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
7.所述第一倾斜部靠近第二倾斜部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倾斜部靠近第一倾斜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凹槽配合,能够快速连接,连接后,在内侧对连接处进行焊接,加强连接强度。
8.所述第三车板包括第三竖直部、第三水平部和用于连接第三竖直部和第三水平部的第三倾斜部,所述第四车板包括第四竖直部、第四水平部、用于连接第四竖直部和第四水平部的第四倾斜部和垂直设置于第四水平部另一端的第五竖直部。
9.所述支撑块包括长方块和梯形块,所述第四车体靠近支撑块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设置于倒梯形结构,且与梯形块配合,便于滑动安装,增加整体的强度。
10.所述第二空腔内填充有隔音材料,便于隔音,为乘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
11.所述第四车板远离第三车板一侧涂覆有耐高温阻燃涂料,能够有效防止车内火灾
的蔓延。
12.所述底板前端和后端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连接块。
13.所述第一车体两端对称设置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车板延长块和第四车板延长块。
14.所述侧立柱包括横板、转角、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和第五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于第一车板接触,第五连接块与第四车体接触,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设置于第一车体与第三车板延长块之间、第四连接块设置于第三车体与第四车板延长块之间,所述第三连接块与第四连接块的长度均比第二连接块的长度长,所述第四连接块通过螺栓与第四车体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第三车体、第四连接块和第四车体通过螺栓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多层结构,在保证车体整体的强度下,提高了隔音效果,增加了防火功能,使车体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实用;通过设置空腔为车内设备走线提供空间;通过设置支撑弹簧,既可以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起到泄压缓冲的作用,保护车体的同时保护乘客;通过增加支撑柱,增加车体的整体强度,还可以和支撑弹簧一起加快导热;通过涂覆阻燃涂料,能够有效的防止车内失火,有效的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4是车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车体与侧立柱之间的俯视连接关系示意图。
21.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车体,101、第一车板,102、第二车板,103、第三车板,104、第一空腔,105、支撑弹簧,106、第四车板,107、第二空腔,108、支撑块,109、侧挡板,2、门洞,3、门柱,4、窗洞,5、窗框,6、侧立柱,7、侧横梁,8、底板,9、天窗洞。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23.一种中速磁浮列车车体1结构,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中部设置有门洞2,所述门洞2的边框上安装有门柱3,所述门洞2两侧设置有窗洞4,所述窗洞4的边框上安装有窗框5,所述车体1两侧设置有两个侧立柱6,两个所述侧立柱6之间设置有侧横梁7,所述车体1底部安装有底板8,所述车体1包括第一车板101、第二车板102和第三车板103,所述车体1包括第一车板101、第二车板102、第三车板103和第四车板106,所述第一车板101与第二车板10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车板101与第三车体1、第二车体1与第三车体1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104,所述第一空腔104设置有若干支撑弹簧105,支撑弹簧105既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在事故发生时,起到保护的作用,如果第一空腔104内抽真空还可以起到隔音的作用,所述第三车板103靠近第四车板106一侧通过焊接设置有若干支撑块108,支撑块108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为第二空腔107提供支撑,并且整体整体车体1
的强度,所述第三车体1与第四车体1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107,所述支撑块108设置于第二空腔107内,所述第二车体1顶部中间设置有天窗洞9,用于安装空调和其他设备。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车板101包括第一倾斜部和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二车板102包括第二倾斜部、第一水平部、第二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竖直部垂直设置于第一水平部一端与第二水平部一端之间,用于连接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倾斜部靠近第二倾斜部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倾斜部靠近第一倾斜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凹槽配合,能够快速连接,连接后,在内侧对连接处进行焊接,加强连接强度。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车板103包括第三竖直部、第三水平部和用于连接第三竖直部和第三水平部的第三倾斜部,所述第四车板106包括第四竖直部、第四水平部、用于连接第四竖直部和第四水平部的第四倾斜部和垂直设置于第四水平部另一端的第五竖直部。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块108包括长方块和梯形块,所述第四车体1靠近支撑块108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设置于倒梯形结构,且与梯形块配合,便于滑动安装,增加整体的强度。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空腔107内填充有隔音材料,便于隔音,为乘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四车板106远离第三车板103一侧涂覆有耐高温阻燃涂料,能够有效防止车内火灾的蔓延。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底板8前端和后端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连接块。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车体1两端对称设置有侧挡板109,所述侧挡板109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车板103延长块和第四车板106延长块。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侧立柱6包括横板、转角、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和第五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于第一车板101接触,第五连接块与第四车体1接触,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设置于第一车体1与第三车板103延长块之间、第四连接块设置于第三车体1与第四车板106延长块之间,所述第三连接块与第四连接块的长度均比第二连接块的长度长,所述第四连接块通过螺栓与第四车体1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第三车体1、第四连接块和第四车体1通过螺栓连接。
3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多层结构,在保证车体1整体的强度下,提高了隔音效果,增加了防火功能,使车体1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实用;通过设置空腔为车内设备走线提供空间;通过设置支撑弹簧105,既可以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起到泄压缓冲的作用,保护车体1的同时保护乘客;通过增加支撑柱,增加车体1的整体强度,还可以和支撑弹簧105一起加快导热;通过涂覆阻燃涂料,能够有效的防止车内失火,有效的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