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毯工艺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6



1.本技术涉及地毯铺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毯工艺缝结构。


背景技术:

2.地毯,是以棉、麻、毛、丝、草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的地面铺敷物。地毯常覆盖于住宅、宾馆、体育馆、展览厅、车辆、船舶、飞机等地面,有减少噪声、隔热和装饰的作用。
3.目前,在室内地毯的铺装过程中,地毯常直接铺设于地板上,并抵接于墙板设置。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地毯仅靠自重实现平铺,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因受热不均而发生翘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地毯翘边情况的发生,本技术提供一种地毯工艺缝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毯工艺缝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地毯工艺缝结构,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地面上的地板和设置于混凝土墙体上的墙板,所述墙板的底端与所述地板的上顶面间设置有工艺缝,地毯铺设于所述地板的上顶面,所述地毯靠近所述墙板的一侧插接于所述工艺缝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毯的侧边插接于工艺缝内,工艺缝对地毯的侧边有限位的作用,限制了地毯侧边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有效减少了地毯翘边情况的发生。
9.优选的,所述地板靠近所述墙板的一端与混凝土墙体间设置有端槽,所述端槽开口向上,且连通于所述工艺缝,所述地毯靠近所述墙板的一端穿入所述工艺缝,并弯折插接于所述端槽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毯的侧边穿过工艺缝,朝向混凝土地面偏折,并插接于端槽内,地毯的侧边呈向下偏折的l型结构,使得地毯的侧边朝上轻微弓起,进一步减少了地毯翘边情况的发生。
11.优选的,所述地板靠近所述墙板的一端水平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混凝土地面上,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地板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地板,所述端槽位于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地板的一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对地板有限位的作用,在铺设地板的过程中,限位板能够作为边界的参照,地板抵接于限位板,便于地板的铺设,使得铺设的地板整齐有序。当地板铺设完成后,限位板对地板有限位的作用,限制了地板朝向混凝土墙体的移动。
13.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顶面设置有防滑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件具有防滑的作用,降低了地毯在使用中滑动的概率,提高了地毯侧边的连接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地板的一端设置有槽板,所述槽板贴附于所述工艺缝和所述端槽的内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板贴附于工艺缝和端槽组成的l型空腔的内壁,槽板阻碍了地毯和混凝土墙体以及混凝土地面的接触,具有防尘的作用,不易玷污地毯。
17.优选的,所述地毯的侧边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槽板的内壁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毯侧边和槽板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使得地毯的侧边能够固定于端槽内,降低了地毯在使用中滑动的概率,且粘连的连接方式便于人们从端槽中拆装地毯的侧边,提高了地毯拆装的便捷性。
19.优选的,所述墙板的底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墙板靠近所述地板的侧壁上,且平行于所述墙板,所述挡板的底端抵接于所述地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毯的顶面和墙体的底端之间还留有一定的间隙,挡板能够封堵该间隙,减少了外部空气与工艺缝内空气的流通,具有防尘的效果,且挡板抵接于地毯,对地毯的侧边有固定的作用。
21.优选的,所述挡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墙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得挡板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可调节范围,能够适用不同的地毯厚度,提高了挡板的适用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地毯的侧边插接于工艺缝内,工艺缝对地毯的侧边有限位的作用,限制了地毯侧边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有效减少了地毯翘边情况的发生;
25.2.防滑件的设置,以及地毯侧边和槽板的可拆卸连接,均增加了地毯侧边的连接稳定性,降低了地毯在使用过程中滑动的概率;
26.3.挡板封堵了工艺缝的开口,减少了工艺缝内外空气的流通,具有防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01、混凝土地面;02、混凝土墙体;1、地板;2、墙板;3、收纳腔;31、工艺缝;32、端槽;33、槽板;4、地毯;5、限位板;51、沉孔螺钉;52、隐藏部;53、图钉;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地毯工艺缝结构。
33.参照图1,一种地毯工艺缝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地板1和竖直设置的墙板2,其中,地板1的断面设置为矩形,且固定连接于混凝土地面01上,墙板2的断面也设置为矩形,且固定连接于混凝土墙体02的墙面上。
34.参照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地板1和墙板2分别粘连于混凝土地面01和混凝土墙体02。墙板2的底端和地板1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工艺缝31,地毯4放置于地板1的顶面,地毯4靠近墙板2的一端插接于工艺缝31中,工艺缝31对地毯4的侧边有限位的作用,阻碍了地毯4侧边的翘曲,进而减少了地毯4翘边情况的发生。
35.参照图1和图3,地板1靠近墙板2的一端水平设置有限位板5,限位板5的断面呈矩
形设置,且安装于混凝土地面01上。限位板5上设置有多个沉孔螺钉51,多个沉孔螺钉51沿限位板5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沉孔螺钉51竖直贯穿并螺纹连接于限位板5,沉孔螺钉51穿设至混凝土地面01的内部,用于将限位板5固定在混凝土地面01上。沉孔螺钉51的头部沉入限位板5中,减少了限位板5安装结构对地毯4的影响,使得地毯4能够平整地铺设于限位板5的顶面。
36.参照图1,限位板5靠近地板1的一端抵接于地板1,在地板1的铺设过程中,限位板5能够作为地板1边界的参照物,能够使得地板1的铺设整齐有序;当地板1铺设完成后,限位板5对地板1有限位的作用,限制了地板1朝向混凝土墙体02的移动。
37.参照图1和图3,限位板5远离地板1的一端朝向混凝土墙体02延伸,伸入工艺缝31中,形成隐藏部52。隐藏部52的顶端设置有防滑件,本技术实施中,防滑件设置为图钉53,图钉53设置为多个,多个图钉53沿限位板5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滑件还可以设置为防滑纹等具有防滑作用的结构或零部件。
38.参照图3,图钉53倒置设置,嵌设并粘连于隐藏部52的顶端,即图钉53的针头沿竖直方向朝上设置。图钉53的针头插接至地毯4的内部,用于固定地毯4的侧边,降低了地毯4在使用过程中滑动的概率。且图钉53设置于工艺缝31内,减少了意外刺伤他人等情况的发生。
39.隐藏部52与混凝土墙体02之间设置有端槽32,端槽32开口向上,并与工艺缝31连通,形成l型的收纳腔3,用于收纳地毯4的侧边。地毯4靠近墙板2的一端穿入工艺缝31中,朝向混凝土地面01偏折,并插接于端槽32内,使得地毯4的侧边呈l型并间隙配合于收纳腔3,进一步降低了地毯4翘边的概率。
40.收纳腔3内设置有槽板33,槽板33的断面呈u型设置,且开口背离混凝土墙体02设置。槽板33贴附于收纳腔3的内壁,阻碍了地毯4和混凝土墙体02以及混凝土地面01的接触,具有防尘的效果,不易玷污地毯4,且相较于混凝土地面01和混凝土墙体02,槽板33具有易于清洁的特点。
41.槽板33靠近墙板2的侧板抵接于墙板2,对墙板2有限位的作用,限制了墙板2沿竖直方向向下的移动。
42.参照图1和图3,地毯4的侧边通过粘扣带可拆卸连接于收纳腔3的底端,即连接于槽板33靠近混凝土地面01的内侧壁上。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得地毯4侧边和槽板33间有着一定的连接强度,能够固定地毯4,降低了地毯4在使用过程中滑动的概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还为地毯4的拆卸与安装过程提供了便捷性,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将地毯4侧边固定在收纳腔3内,或是将地毯4侧边从收纳腔3中拆出。
43.墙板2的底端竖直设置有挡板6,挡板6的断面呈矩形设置,挡板6通过粘扣带可拆卸连接于墙板2远离混凝土墙体02的侧壁上。挡板6的底端抵接于地毯4,穿设在收纳腔3内的地毯4与收纳腔3的顶端之间会留有间隙,挡板6能够封堵该间隙,减少收纳腔3内外之间的空气流通,具有防尘的效果。挡板6抵接于地毯4的顶面,能够进一步减少地毯4翘边情况的发生。
44.挡板6通过粘扣带可拆卸连接于墙板2的连接方式,使得挡板6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的可调节范围,能够适用不同厚度的地毯4,提高了挡板6的适应性。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地毯工艺缝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46.将地毯4的侧边插接于工艺缝31内,并使其朝向地面偏折,通过粘扣带连接于槽板33靠近混凝土地面01的内壁上。按压工艺缝31开口处的地毯4,使得图钉53的针头插接于地毯4内部,对地毯4进行固定。将挡板6的底端抵接于地毯4,并通过粘扣带连接于墙板2的外侧壁上,实现工艺缝31的封堵,即完成地毯4侧边的铺装。
47.当需要拆除地毯4侧边时,首先拆除挡板6,然后上抬地毯4,使得图钉53脱离地毯4,最后拉动地毯4,使得地毯4侧边与槽板33侧壁上相互粘连的粘扣带相互分离,即可将地毯4拉出,完成地毯4侧边的拆除。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5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