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学检测用恒温存贮装置。
背景技术:
2.化学检测就是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已知的、定量完成的化学反应完成检测。
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920864555.9提出了一种化学检测用恒温存贮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箱体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
4.其恒温效果差,能源利用率低,试管固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化学检测用恒温存贮装置,恒温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试管固定性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学检测用恒温存贮装置,包括储存箱、夹持单元和恒温单元;
7.储存箱的内部安装有夹持单元;
8.恒温单元包含通风组件、保温夹层、分割板、半导体制冷片和恒温箱,所述恒温箱安装在储存箱的内部底侧,所述保温夹层与恒温箱的内部四侧贴合,所述分割板的两侧与恒温箱内部两侧的中心位置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有四个且等距离安装在分割板上,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安装在分割板的左侧,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安装在分割板的右侧,
9.其中,半导体制冷片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10.分割板将恒温箱分为两个箱域,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会使左侧的箱域温度升高,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会使右侧的箱域温度降低,保温夹层使储存箱的内部温度不受恒温箱的干扰。
11.进一步的,所述恒温单元的通风组件包含固定杆、电风扇和电磁阀口,所述恒温箱的内部左右两侧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电磁阀口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左右通风口的外侧,所述电风扇有两个,电风扇通过固定杆安装在左右通风口的内侧,电风扇和电磁阀口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12.如果储存箱的温度低,左侧的电磁阀口通电,阀口打开,左侧电风扇启动将恒温箱左侧的箱域的热气吹出,温度达标后,再将储存箱内部的空气吸入,左侧的电磁阀口断电闭合,如果储存箱的温度高,有侧的电磁阀口通电,阀口打开,右侧电风扇启动将恒温箱右侧的箱域的冷气吹出,温度达标后,再将储存箱内部的空气吸入,右侧的电磁阀口断电闭合,固定杆对电风扇进行位置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恒温单元还包含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安装在恒温箱的外侧上端,温度感应器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14.温度感应器用来检测恒温箱的温度。
15.进一步的,还包括箱盖、鸭嘴扣、卡块和密封垫,所述箱盖通过合页与储存箱转动连接,所述箱盖和储存箱通过鸭嘴扣、卡块配合卡接,试试箱盖的底侧安装有密封垫。
16.箱盖通过鸭嘴扣、卡块与恒温箱闭合,密封垫保证箱盖和恒温箱闭合时的密封性。
17.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框边,所述支撑框边安装在储存箱的内部四侧。支撑框边对卡台进行支撑。
1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单元包含卡台、半圆夹环、滑竿、弹簧和夹持槽,所述支撑框边对卡台的底侧进行支撑,所述卡台的上表面距离开设有六个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内部的左右侧通过两个弹簧连接两个半圆夹环的背侧,两个半圆夹环通过滑竿分别与夹持槽内部左右侧的滑孔滑动连接。
19.测试试管的管径比两个半圆夹环中间的间距大,将测试的试管插入两个半圆夹环中间,压力使弹簧压缩,弹簧的压缩弹性使两个半圆夹环紧紧的对试管进行夹持,滑竿保证半圆夹环的移动位置,使半圆夹环不会上下摇晃,对试管产生影响。
20.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温套,所述储存箱的外侧安装保温套,保温套内设有保温棉。
21.保温套对储存箱内部的温度进行保温,减少外部温度对储存箱的影响。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恒温存贮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23.1、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制冷,热端制热,充分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的特性来控制储存箱的内部恒温,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24.2、使半圆夹环通过滑竿与夹持槽内部的滑孔滑动,保证了半圆夹环的移动位置,使半圆夹环在夹持试管时,不会受弹簧的影响导致试管上下摇晃,对试管产生影响。
25.3、在储存箱的外侧安装保温套,保温套对储存箱内部的温度进行保温,减少外部温度对储存箱的影响,有效的减少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储存箱、2箱盖、3鸭嘴扣、4卡块、5密封垫、6夹持单元、61卡台、62半圆夹环、63滑竿、64弹簧、65夹持槽、7恒温单元、71温度感应器、72保温夹层、73电磁阀口、74分割板、75半导体制冷片、76固定杆、77电风扇、78恒温箱、8保温套、9支撑框边。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
‑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化学检测用恒温存贮装置,包括储存箱1、夹持单元6和恒温单元7;
32.储存箱1的内部安装有夹持单元6;
33.还包括保温套8,储存箱1的外侧安装保温套8,保温套8内设有保温棉。
34.保温套8对储存箱1内部的温度进行保温,减少外部温度对储存箱1的影响。
35.还包括箱盖2、鸭嘴扣3、卡块4和密封垫5,箱盖2通过合页与储存箱1转动连接,箱盖2和储存箱1通过鸭嘴扣3、卡块4配合卡接,试试箱盖2的底侧安装有密封垫5。
36.箱盖2通过鸭嘴扣3、卡块4与恒温箱78闭合,密封垫5保证箱盖2和恒温箱78闭合时的密封性。
37.还包括支撑框边9,支撑框边9安装在储存箱1的内部四侧。支撑框边9对卡台61进行支撑。
38.夹持单元6包含卡台61、半圆夹环62、滑竿63、弹簧64和夹持槽65,支撑框边9对卡台61的底侧进行支撑,卡台61的上表面距离开设有六个夹持槽65,夹持槽65内部的左右侧通过两个弹簧64连接两个半圆夹环62的背侧,两个半圆夹环62通过滑竿63分别与夹持槽65内部左右侧的滑孔滑动连接。
39.测试试管的管径比两个半圆夹环62中间的间距大,将测试的试管插入两个半圆夹环62中间,压力使弹簧64压缩,弹簧64的压缩弹性使两个半圆夹环62紧紧的对试管进行夹持,滑竿63保证半圆夹环62的移动位置,使半圆夹环62不会上下摇晃,对试管产生影响。
40.恒温单元7还包含温度感应器71,温度感应器71安装在恒温箱78的外侧上端,温度感应器71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41.温度感应器71用来检测恒温箱78的温度。
42.恒温单元7包含通风组件、保温夹层72、分割板74、半导体制冷片75和恒温箱78,恒温箱78安装在储存箱1的内部底侧,保温夹层72与恒温箱78的内部四侧贴合,分割板74的两侧与恒温箱78内部两侧的中心位置连接,半导体制冷片75有四个且等距离安装在分割板74上,半导体制冷片75的热端安装在分割板74的左侧,半导体制冷片75的冷端安装在分割板74的右侧,
43.其中,半导体制冷片75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44.分割板74将恒温箱78分为两个箱域,启动半导体制冷片75,半导体制冷片75的热端会使左侧的箱域温度升高,半导体制冷片75的冷端会使右侧的箱域温度降低,保温夹层72使储存箱1的内部温度不受恒温箱78的干扰。
45.恒温单元7的通风组件包含固定杆76、电风扇77和电磁阀口73,恒温箱78的内部左右两侧开设有通风口,电磁阀口73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左右通风口的外侧,电风扇77有两个,电风扇77通过固定杆76安装在左右通风口的内侧,电风扇77和电磁阀口73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46.如果储存箱1的温度低,左侧的电磁阀口73通电,阀口打开,左侧电风扇77启动将恒温箱78左侧的箱域的热气吹出,温度达标后,再将储存箱1内部的空气吸入,左侧的电磁阀口73断电闭合,如果储存箱1的温度高,有侧的电磁阀口73通电,阀口打开,右侧电风扇77启动将恒温箱78右侧的箱域的冷气吹出,温度达标后,再将储存箱1内部的空气吸入,右侧的电磁阀口73断电闭合,固定杆76对电风扇77进行位置固定。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检测用恒温存贮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人员将将测试的试管插入两个半圆夹环62中间,压力使弹簧64压缩,弹簧64的压缩弹性使两个半圆夹环62紧紧的对试管进行夹持,在储存的过程中,半导体制冷片75一直在启动,通过温度感
应器71检测,如果储存箱1的温度低,左侧的电磁阀口73通电,阀口打开,左侧电风扇77启动将恒温箱78左侧的箱域的热气吹出,使温度升高后,再将储存箱1内部的空气吸入,左侧的电磁阀口73断电闭合,如果储存箱1的温度高,有侧的电磁阀口73通电,阀口打开,右侧电风扇77启动将恒温箱78右侧的箱域的冷气吹出,温度降低后,再将储存箱1内部的空气吸入,以此反复对储存箱1进行温控。
48.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温度感应器71的型号为wzpb
‑
230,半导体制冷片75的型号为tem1
‑
12730,电风扇77的型号为safd
‑
150,电磁阀口73的型号为4v110
‑
m5,控制开关组控制温度感应器71、半导体制冷片75、电风扇77和电磁阀口73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4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