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管专用便携式执法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执法记录仪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管专用便携式执法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2.执法记录仪是根据执法部门的实际需要,设计研发的一款高科技产品,集数码摄像、数码照相、对讲送话器功能于一身,能够对执法过程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数字化记录,广泛用于城管、交警以及各种公职人员,但是现有的记录装置在运行中极易受到外界物品冲击,其自身不具备良好的缓冲性能,加速了记录装置的损伤,提高了记录装置的使用成本,且现有的记录装置大多不具备角度调节功能。
3.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现有的记录装置在运行中极易受到外界物品冲击,其自身不具备良好的缓冲性能,加速了记录装置的损伤,且现有的记录装置大多不具备角度调节功能,使用局限性较大,不能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对记录装置的角度进行对应的调整,增大了使用者使用的不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管专用便携式执法记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管专用便携式执法记录装置,包括安装板、夹扣、角度调节组件、两组吸能组件、固定板以及记录仪本体,所述夹扣对应安装在安装板外壁顶端,所述角度调节组件锁合安装在安装板内壁中心处,两组所述吸能组件匹配平行安装在角度调节组件一侧,所述固定板锁合安装在两组吸能组件一侧,且所述记录仪本体与固定板锁合固定。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定位台、圆柱体、圆形罩以及定位部,所述定位台通过螺栓锁合安装在安装板内壁中心处,所述圆柱体固定设置在定位台一侧,所述圆柱体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圆形罩转动套设在圆柱体外部,且所述圆形罩与圆柱体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定位部安装在定位台上表面一侧。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圆形罩尾部与定位台转动贴合,且所述定位台内壁开设有与圆形罩对应的滑动轨道。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部包括延伸板、限位框、传动杆、定位弹簧以及多组贯穿通孔,所述延伸板锁合安装在定位台上表面,所述限位框安装在延伸板内壁顶端,所述传动杆滑动穿过限位框设置,所述定位弹簧安装在限位框内且对应套设在传动杆外部,多组所述贯穿通孔间隔开设在圆形罩上,且所述传动杆底端对应穿过贯穿通孔与固定槽卡合固定。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延伸板与限位框垂直分布,且所述限位框与延伸板之间通过电焊焊合连接。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能组件包括滑动腔、滑板、滑动柱以及两组缓冲弹簧,所述滑动腔平行安装在圆形罩侧壁顶部、底部,所述滑板对应滑动安装在滑动腔内,所述滑动柱尾端穿过滑动腔与滑板连接,且所述滑动柱头端与固定板锁合固定,两组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与滑板、滑动腔连接。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板侧壁与滑动腔内壁贴合,且所述滑动腔内壁开设有与滑板对应的滑轨。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管专用便携式执法记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角度调节组件,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使用者需要对记录仪本体的角度进行调整,保证拍摄过程的稳定,当需要进行调整时,在定位部的辅助下,使用者上提传动杆,使得传动杆底端移出贯穿通孔,因此圆形罩在圆柱体上可自由转动,使用者手持记录仪本体可根据自身使用习惯进行360度的自由转动,增大了整体调节范围。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吸能组件,当设备在运行时,极易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当记录仪本体受到外界冲击时,对滑动柱施加外力,驱使滑板在滑动腔内收缩,可对外界冲击力进行初步的吸收,同时在缓冲弹簧的弹性吸收下,可全面高效的对冲击力进行吸收,保证了记录仪本体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定位台连接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能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安装板;2、夹扣;3、角度调节组件;4、吸能组件;5、固定板;6、记录仪本体;7、定位台;8、圆柱体;9、圆形罩;10、定位部;11、固定槽;12、延伸板;13、限位框;14、传动杆;15、定位弹簧;16、贯穿通孔;17、滑动腔;18、滑板;19、滑动柱;20、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城管专用便携式执法记录装置,包括安装板1、夹扣2、角度调节组件3、两组吸能组件4、固定板5以及记录仪本体6,所述夹扣2对应安装在安装板1外壁顶端,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锁合安装在安装板1内壁中心处,两组所述吸能组件4匹配平行安装在角度调节组件3一侧,所述固定板5锁合安装在两组吸能组件4一侧,且所述记录仪本体6与固定板5锁合固定。
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包括定位台7、圆柱体8、圆形罩9以及定位部10,所述定位台7通过螺栓锁合安装在安装板1内壁中心处,所述圆柱体8固定设置在定位台7一侧,所述圆柱体8顶部开设有固定槽11,所述圆形罩9转动套设在圆柱体8外部,且所述圆形罩9与圆柱体8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定位部10安装在定位台7上表面一侧,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使用者需要对记录仪本体6的角度进行调整,保证拍摄过程的稳定。
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圆形罩9尾部与定位台7转动贴合,且所述定位台7内壁开设有与圆形罩9对应的滑动轨道,确保了圆形罩9转动中的稳定性。
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定位部10包括延伸板12、限位框13、传动杆14、定位弹簧15以及多组贯穿通孔16,所述延伸板12锁合安装在定位台7上表面,所述限位框13安装在延伸板12内壁顶端,所述传动杆14滑动穿过限位框13设置,所述定位弹簧15安装在限位框13内且对应套设在传动杆14外部,多组所述贯穿通孔16间隔开设在圆形罩9上,且所述传动杆14底端对应穿过贯穿通孔16与固定槽11卡合固定,上提传动杆14,使得传动杆14底端移出贯穿通孔16,因此圆形罩9在圆柱体8上可自由转动,使用者手持记录仪本体6可根据自身使用习惯进行360度的自由转动,增大了整体调节范围。
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延伸板12与限位框13垂直分布,且所述限位框13与延伸板12之间通过电焊焊合连接。
2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吸能组件4包括滑动腔17、滑板18、滑动柱19以及两组缓冲弹簧20,所述滑动腔17平行安装在圆形罩9侧壁顶部、底部,所述滑板18对应滑动安装在滑动腔17内,所述滑动柱19尾端穿过滑动腔17与滑板18连接,且所述滑动柱19头端与固定板5锁合固定,两组所述缓冲弹簧20两端分别与滑板18、滑动腔17连接,滑板18在滑动腔17内收缩,可对外界冲击力进行初步的吸收,同时在缓冲弹簧20的弹性吸收下,可全面高效的对冲击力进行吸收。
2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滑板18侧壁与滑动腔17内壁贴合,且所述滑动腔17内壁开设有与滑板18对应的滑轨,确保了滑板18滑动中的稳定性。
29.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记录仪本体6与固定板5连接,随后将夹扣2与使用者的衣物卡合,即可实现对该设备的快速固定,确保了后续运行的平稳性,通过设有角度调节组件3,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使用者需要对记录仪本体6的角度进行调整,保证拍摄过程的稳定,当需要进行调整时,由于圆形罩9转动套设在圆柱体8外部,且两者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加固了两者的转动过程中的平稳,且在定位部10的辅助下,使用者上提传动杆14,对定位弹簧15压缩,使得传动杆14底端移出贯穿通孔16,因此圆形罩9在圆柱体8上可自由转动,使用者手持记录仪本体6可根据自身使用习惯进行360度的自由转动,增大了整体调节范围,调节完成后,通过定位弹簧15拉动,带动传动杆14尾端穿过贯穿通孔16与圆柱体8的固定槽11卡合,可快速的对圆形罩9以及记录仪本体6进行固定,通过设有吸能组件4,当设备在运行时,极易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当记录仪本体6受到外界冲击时,对滑动柱19施加外力,驱使滑板18在滑动腔17内收缩,可对外界冲击力进行初步的吸收,同时在缓冲弹簧20的弹性吸收下,可全面高效的对冲击力进行吸收,保证了记录仪本体6运行的安全性,减少了记录仪本体6的损伤。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5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