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壳支撑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电极壳焊接过程中,随着焊接位置变化需要不断旋转电极壳,但是电极壳体积大不便旋转,旋转时电极壳上的筋板容易卡在旋转架棱角部位,无法继续转动,需花费时间调整位置,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存在的电极壳焊接时旋转容易卡住导致的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包括底部支架、前侧板、后侧板、传动组件和防卡板,底部支架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前侧板和后侧板,前侧板中部和后侧板中部分别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放置口,放置口内分别设有前部传动组件和后部传动组件,电极壳前部外侧和后部外侧分别坐在前部传动组件和后部传动组件上,前侧板和后侧板右部上侧均固定安装有呈圆弧形的防卡板。
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6.上述前部传动组件可包括左链轮、右链轮、下链轮和传动链条,前侧板后侧左上部固定安装有左链轮,对应左链轮位置的前侧板后侧右上部固定安装有右链轮,前侧板后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下链轮,传动链条为首尾相连的链条,左链轮、右链轮和下链轮外侧分别与传动链条内侧相配合连接,电极壳前部外侧坐于传动链条上,后部传动组件与前部传动组件结构相同呈前后对称分布。
7.上述还可包括加强板,防卡板内侧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对应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呈v形的加强板。
8.上述还可包括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前侧板左侧中部与后侧板左侧中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左连接杆,前侧板右侧中部与后侧板右侧中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右连接杆。
9.上述还可包括支腿,底部支架下侧四个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腿。
10.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置底部支架和侧板用于支撑,通过设置传动组件方便在焊接电极壳时旋转电极壳,通过设置防卡板可避免电极壳转动时筋板与侧板上端卡住,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和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2.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3.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底部支架,2为前侧板,3为后侧板,4为防卡板,5为下链轮,6为传动链条,7为加强板,8为右连接杆,9为支腿,10为电极壳,11为左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5.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1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7.如附图1、2所示,该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前侧板2、后侧板3、传动组件和防卡板4,底部支架1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前侧板2和后侧板3,前侧板2中部和后侧板3中部分别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放置口,放置口内分别设有前部传动组件和后部传动组件,电极壳10前部外侧和后部外侧分别坐在前部传动组件和后部传动组件上,前侧板2和后侧板3右部上侧均固定安装有呈圆弧形的防卡板4。在使用时,可采用电控或手柄手摇的方式转动前部传动组件或后部传动组件,从而使电极壳10整体旋转,根据需要调整旋转方向,根据旋转方向设置防卡板4的位置,电极壳10旋转时筋板沿着呈圆弧形的防卡板4内侧向下转动,从而避免了筋板与前侧板2或后侧板3上端棱角位置卡住无法转动的问题。
18.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19.如附图1、2所示,前部传动组件包括左链轮、右链轮、下链轮5和传动链条6,前侧板2后侧左上部固定安装有左链轮,对应左链轮位置的前侧板2后侧右上部固定安装有右链轮,前侧板2后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下链轮5,传动链条6为首尾相连的链条,左链轮、右链轮和下链轮5外侧分别与传动链条6内侧相配合连接,电极壳10前部外侧坐于传动链条6上,后部传动组件与前部传动组件结构相同呈前后对称分布。在使用时,通过链轮和链条作为传动组件,通过手柄或电动的方式转动前部或后部其中一个链轮作为主动轮带动传动链条6旋转,传动链条6与电极壳10外侧的筋板接触,从而拉动电极壳10旋转,另外一边从动的链轮和链条也跟着电极壳10旋转,从而实现电极壳10整体旋转。
20.如附图1、2所示,还包括加强板7,防卡板4内侧分别与前侧板2和后侧板3对应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呈v形的加强板7。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加强板7增加防卡板4的强度。
21.如附图1、2所示,还包括左连接杆11和右连接杆8,前侧板2左侧中部与后侧板3左侧中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左连接杆11,前侧板2右侧中部与后侧板3右侧中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右连接杆8。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左连接杆11和右连接杆8可增加整体稳定性。
22.如附图1、2所示,还包括支腿9,底部支架1下侧四个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腿9。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支腿9将电极壳10支撑到符合焊接作业的高度,便于实施焊接作业。
23.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架、前侧板、后侧板、传动组件和防卡板,底部支架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前侧板和后侧板,前侧板中部和后侧板中部分别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放置口,放置口内分别设有前部传动组件和后部传动组件,电极壳前部外侧和后部外侧分别坐在前部传动组件和后部传动组件上,前侧板和后侧板右部上侧均固定安装有呈圆弧形的防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前部传动组件包括左链轮、右链轮、下链轮和传动链条,前侧板后侧左上部固定安装有左链轮,对应左链轮位置的前侧板后侧右上部固定安装有右链轮,前侧板后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下链轮,传动链条为首尾相连的链条,左链轮、右链轮和下链轮外侧分别与传动链条内侧相配合连接,电极壳前部外侧坐于传动链条上,后部传动组件与前部传动组件结构相同呈前后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防卡板内侧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对应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呈v形的加强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前侧板左侧中部与后侧板左侧中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左连接杆,前侧板右侧中部与后侧板右侧中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右连接杆。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前侧板左侧中部与后侧板左侧中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左连接杆,前侧板右侧中部与后侧板右侧中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右连接杆。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腿,底部支架下侧四个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腿。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腿,底部支架下侧四个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腿。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腿,底部支架下侧四个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壳支撑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电极壳旋转架防卡装置,其包括底部支架、前侧板、后侧板、传动组件和防卡板,底部支架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前侧板和后侧板,前侧板中部和后侧板中部分别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放置口,放置口内分别设有前部传动组件和后部传动组件,电极壳前部外侧和后部外侧分别坐在前部传动组件和后部传动组件上,前侧板和后侧板右部上侧均固定安装有呈圆弧形的防卡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置底部支架和侧板用于支撑,通过设置传动组件方便在焊接电极壳时旋转电极壳,通过设置防卡板可避免电极壳转动时筋板与侧板上端卡住,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和高效的特点。效的特点。效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余智山 王志国 唐聪 王峥 任建新 王军 马红军 张国成 张翔 张宏发 王国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圣雄电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