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浇筑模板的液压行走小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筑元件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浇筑模板的液压行走小车。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是人工石材,也是当代主要的工程材料之一;通常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结合颗粒状集料和水,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浇筑工艺是将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再通过混凝土的物理性变化,由混凝土逐渐凝固形成相应外形的工件。
3.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工件体积较大,若采用混凝土的浇灌,需要通过在固定工位上架设钢架,并在钢架周边搭设模具,将经过均匀搅拌的混凝土投入模具中进行进行密实成型,再经一段时间的养护硬化,最终拆除模具后形成相应外形的工件。
4.但是,对于大批量生产而言,工件进行量产需要在每个固定工位上搭建钢架和模具,由于混凝土需要倒入模具中,且后期还需要拆卸模具,整体的工作量和生产效力受到模具拆装的影响,其加工效率和人力成本显著升高,因此,如何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改善批量生产的施工效率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浇筑模板的液压行走小车,以期望改善现有规模化生产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受限于拆装模具,其加工效率和人力成本显著升高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浇筑模板的液压行走小车,包括载体,上述载体下端设有导轮,由导轮带动载体在车间轨道上移动,上述载体上设有滑轨,上述滑轨上设有滑块,上述载体一侧安装第一液压缸,上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动端连接滑块,由第一液压缸带动滑块在滑轨上前后移动;上述滑块上设有第二液压缸,上述第二液压缸上设有安装台面,上述安装台面用于安装浇筑模板,由第二液压缸带动安装台面上下移动。
8.作为优选,上述载体包括行车支架和承重支架,上述行车支架位于承重支架两端,上述导轮安装在行车支架下端,上述滑轨安装在承重支架上,上述承重支架与行车支架相互垂直。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导轮设有凹槽,上述凹槽与车间轨道相适配,上述行车支架侧壁上设有电机,上述电机与导轮动力连接。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承重支架外侧设有固定架,上述固定架分布在承重支架两侧,由固定架配合连接件使载体临时安装在地面上。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承重支架为两个,且两个承重支架相互平行,上述承重支架之间加装加劲肋。
12.作为优选,上述滑块包括箱体,上述箱体四周设有与滑轨对应的划片,由划片在滑轨上移动,上述箱体上端开口,上述第二液压缸置于箱体中,上述箱体上还设有限位孔,上述安装台面下端设有限位柱,由限位柱在限位孔中移动。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箱体侧壁设有开合门,上述开合门用于打开箱体内腔,上述箱体下端设有框架,上述第一液压缸连接框架,上述划片安装在框架外壁。
14.作为优选,上述安装台面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板,上述安装板固定在安装台面,上述安装板用于安装浇筑模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载体作为承重单元,通过在载体上安装浇筑模板,利用导轮使载体能够在车间轨道上移动,从而使浇筑模板可以在多个捆扎钢架的工位之间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相互作用,使安装台面上方的浇筑模板能够通过前后移动贴近钢架区域,通过上下移动调节浇筑模板的贴近高度,同理,其浇筑模板的拆卸也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配合,从而有效的降低施工所需时间,提高混凝土工件的加工效率。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行车支架和承重支架的组合形式,使载体整体轻量化,降低导轮移动所需能耗,通过电机安装在行车支架上,通过电机带动行车支架上的导轮移动。
18.通过固定架可以使行走小车在工作状态下进行固定,从而行走小车在工作时,在固定位置,避免浇筑模板在工作时出现行走小车位移,有效降低浇筑模板贴合不稳定的风险,且多个行走小车采用联合工作,使行走小车承载量在不易受限于工件尺寸;通过加劲肋的设计提高承重支架的支撑强度,从而提高载体整体稳定性。
19.本实用新型的滑块通过箱体放置第二液压缸,通过划片约束箱体的移动路径, 通过限位柱的设计有效保证安装台面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辅助第二液压缸推动安装台面上下移动。利用开合门便于维修箱体内部的第二液压缸,通过框架对箱体底部进行支撑,通过框架承受第一液压缸施加的推拉力。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板增大安装面积,从而便于浇筑过程中维持浇筑模板的稳定性,避免浇筑模板承受压力后出现的意外移动的风险。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载体分布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动能传递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划片工作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载体、2

滑轨、3

导轮、4

滑块、5

第一液压缸、6

第二液压缸、7

安装台面、8

安装板、101

行车支架、102

承重支架、103

固定架、104

加劲肋、301

凹槽、302

电机、401

箱体、402

划片、403

限位孔、404

开合门、405

框架、701

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
实施例1:
[0030]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浇筑模板的液压行走小车,包括载体1,上述载体1下端设有导轮3,由导轮3带动载体1在车间轨道上移动,其中,车间轨道可以是现有车间用的搬运轨道,其钢筋的捆绑工位通常与搬运轨道平行,即在工件浇灌处搭建车间轨道,以保证行走小车能够在工件附近移动。其中导轮3为多个,且保证至少有有两个导轮3作为驱动轮,使载体1在车间轨道上不会产生偏转,确保载体1的稳定运行。
[0031]
上述载体1上设有滑轨2,上述滑轨2上设有滑块4,其中滑轨2位于载体1上端,其滑块4活动安装在滑轨2上,上述载体1一侧安装第一液压缸5,上述第一液压缸5的活动端连接滑块4,由第一液压缸5带动滑块4在滑轨2上前后移动;其中,第一液压缸5为现有液压缸元件,以保证提供良好的工作载荷。第一液压缸5的中轴线与滑块4中心线相互平行,通过第一液压缸5向滑块4施加推力或拉力,从而使滑块4稳定受力,并在滑轨2上稳定移动。
[0032]
上述滑块4上设有第二液压缸6,上述第二液压缸6上设有安装台面7,其中,第二液压缸6的固定端安装在滑块4上,使第二液压缸6跟随滑块4移动,上述安装台面7用于安装浇筑模板,由第二液压缸6带动安装台面7上下移动;其中,安装台面7固定在第二液压缸6的活动端,从而安装台面7能够随载体1移动,以载体1移动路径为x方向,则滑块4能够带动安装台面7在y轴上移动,通过第二液压缸6调节安装台面7的高度,实现安装台面7的z轴移动,从而通过浇筑模板在安装台面7能够移动到指定的工件浇灌处,配合捆绑的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灌,有效降低工人的工作量,改善浇筑模板的安装和拆卸的消耗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0033]
实施例2:
[0034]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载体1包括行车支架101和承重支架102,其中行车支架101和承重支架102均为钢架结构,上述行车支架101位于承重支架102两端,通过行车支架101和承重支架102形成工字型。
[0035]
上述导轮3安装在行车支架101下端,其中,行车支架101为两个,每个行车支架101两端均设有导轮3,从而保证导轮3具有良好的承重性能,保证载体1移动的稳定性;上述滑轨2安装在承重支架102上,上述承重支架102与行车支架101相互垂直,从而滑轨2和导轮3的移动路径呈x轴和y轴分布。
[0036]
进一步的,再参考图4所示,上述导轮3设有凹槽301,上述凹槽301与车间轨道相适配,通过凹槽301使导轮3被约束在车间轨道上。
[0037]
参见图4,上述行车支架101侧壁上设有电机302,上述电机302与导轮3动力连接,其中,每个行车支架101上设置一个小型波箱,由电机302通过波箱于导轮3动力连接,通过电机302驱动导轮3,保证载体1的稳定移动。
[0038]
进一步的,上述承重支架102外侧设有固定架103,上述固定架103分布在承重支架102两侧,由固定架103配合连接件使载体1临时安装在地面上。通过固定架103将载体1进行临时固定,从而载体1在工作过程中承受一定压力后,不会出现移动。有效的保证在工件附近搭建的浇筑模板处于稳定状态,避免浇筑模板搭建组合后出现意外坍塌或变形。
[0039]
进一步的,上述承重支架102为两个,且两个承重支架102相互平行,上述承重支架102之间加装加劲肋104。通过加劲肋104确保两个承重支架102能够进行载荷传递,从而提
高整个载体1的稳定性,同时载体1在工作时,有效降低因局部拉力过大而出现两个承重支架102相互分离的风险。
[0040]
实施例3:
[0041]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滑块4包括箱体401,其中,箱体401采用金属材质,上述箱体401四周设有与滑轨2对应的划片402,由划片402在滑轨2上移动,通过划片402在滑轨2上形成多个支点,并通过划片402在滑轨2约束箱体401的移动,使第一液压缸5推动滑块4时,滑块4的移动路径在滑轨2上。
[0042]
上述箱体401上端开口,上述第二液压缸6置于箱体401中,其中,第二液压缸6为两个,第二液压缸6安装在箱体401中,第二液压缸6的固定端锁紧在箱体401,其箱体401上端设有开口,其第二液压缸6的活动端从箱体401的开口伸出,由第二液压缸6的活动端连接安装台面7,需要注意的是,两个第二液压缸6的活动端分别连接安装台面7的两侧,且两个第二液压缸6同步运行。
[0043]
上述箱体401上还设有限位孔403,上述安装台面7下端设有限位柱701,由限位柱701在限位孔403中移动,其中,限位孔403尺寸与限位柱701相吻合,从而限位柱701被限位孔403约束,从而保证限位柱701在限位孔403中呈竖直移动。通过限位柱701和第二液压缸6使安装台面7在上下移动过程中相对稳定。
[0044]
进一步的,参考图5所示,上述箱体401侧壁设有开合门404,上述开合门404用于打开箱体401内腔,以便于检修和更换箱体401内部的元件,上述箱体401下端设有框架405,其中框架405为现有金属架体;上述第一液压缸5连接框架405,通过框架405便于观察第一液压缸5的传动情况,同时易于第一液压缸5的安装,利用框架405在保证第一液压缸5的工作行程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载体1所需尺寸。
[0045]
上述划片402安装在框架405外,其中划片402与滑轨2外部轮廓相匹配,通过将划片402固定在框架405四周,从而第一液压缸5向框架405施加推力时,框架405被划片402约束在滑轨2上,确保箱体401沿着在滑轨2移动。
[0046]
实施例4:
[0047]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安装台面7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板8,上述安装板8固定在安装台面7,上述安装板8用于安装浇筑模板。其中,安装台面7承载单元进行使用,通过安装板8连接浇筑模板,从而提高浇筑模板与安装板8的接触面, 其中浇筑模板为现有商品,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临时性支护结构,通过将安装台面7移动到设计位置,使浇筑模板在规定的位置并保持其正确姿态。当浇筑模板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力,通过安装板8和安装台面7分散荷载到载体1。
[0048]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49]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
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5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