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电气元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软连接的中间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3.现有结构中,由于继电器的各引脚的位置有特定的位置要求,继电器的动簧导电片与接插引脚之间需要使用软性导线进行焊接后方能实现导通的功能,而动簧导电片与导线之间往往只能采用人工焊接的工艺来生产焊接,不仅生产效率低,且连接强度较低,容易造成导线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软连接的中间继电器。
5.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一种无软连接的中间继电器,包括机体、触发模块、接触模块和引脚模块,所述触发模块和接触模块均安装在机体内,所述引脚模块安装在机体的底部且引脚模块与接触模块、触发模块连接,所述接触模块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弹性导电片和连接导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均安装在机体内,弹性导电片位于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之间且弹性导电片与第一导电片相抵,所述弹性导电片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导片的一端且弹性导电片的另一端安装在触发模块处,所述引脚模块包括依次安装在机体底部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第一导电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第二导电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引脚与连接导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引脚与触发模块连接。
6.进一步,所述机体包括外壳和底座,所述引脚模块安装在底座处,所述触发模块和接触模块均安装在底座上且触发模块和接触模块均位于机体内。
7.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套设在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一端。
8.进一步,所述触发模块包括触发按钮、推杆、电磁铁和衔铁,所述电磁铁和衔铁均安装在底座上,衔铁位于电磁铁与第二导电片之间,衔铁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且衔铁的另一端与推杆的一端连接,推杆与弹性导电片连接,所述触发按钮安装在机体的顶部且触发按钮与推杆适配。
9.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片、弹性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上均设有接触触点且三者上的接触触点均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本无软连接的中间继电器通过连接导片连接
弹性导电片和第三引脚,使得刚性构件替代软线导线,有效增强弹性导电片与第三引脚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便于弹性导电片与第三引脚之间的连接固定,可使用自动化设备代替手工焊接生产,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6.1.外壳,2.底座,3.触发按钮,4.推杆,5.电磁铁,6.衔铁,7.第一导电片,8.第二导电片,9.弹性导电片,10.绝缘套,11.第一引脚,12.第二引脚,13.第三引脚,14.第四引脚,15.连接导片。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无软连接的中间继电器,包括机体、触发模块、接触模块和引脚模块,所述触发模块和接触模块均安装在机体内,所述引脚模块安装在机体的底部且引脚模块与接触模块、触发模块连接,所述接触模块包括第一导电片7、第二导电片8、弹性导电片9和连接导片15,所述第一导电片7和第二导电片8均安装在机体内,弹性导电片9位于第一导电片7与第二导电片8之间且弹性导电片9与第一导电片7相抵,所述弹性导电片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导片15的一端且弹性导电片9的另一端安装在触发模块处,所述引脚模块包括依次安装在机体底部的第一引脚11、第二引脚12、第三引脚13和第四引脚14,所述第一引脚11与第一导电片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引脚12与第二导电片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引脚13与连接导片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引脚14与触发模块连接。
19.其中,机体用于安装和保护触发模块、接触模块、引脚模块,触发模块用于触发接触模块,接触模块为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模块,引脚模块用于引出接触模块和触发模块的端脚,第一导电片7和第二导电片8为两路不同的电路,弹性导电片9能够与第一导电片7或第二导电片8接触,形成闭合回路,弹性导电片9用于选择所需闭合的电路,连接导片15为刚性的导电件,你用于连接弹性导电片9与引脚模块,第一引脚11、第二引脚12、第三引脚13和第四引脚14分别用于延长以及增强第一导电片7、弹性导电片9、第二导电片8和电磁铁5的接电端。
20.如图4所示,所述机体包括外壳1和底座2,所述引脚模块安装在底座2处,所述触发模块和接触模块均安装在底座2上且触发模块和接触模块均位于机体内。
21.其中,外壳1用于保护接触模块、触发模块,底座2用于安装接触模块、触发模块和引脚模块。
22.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底座2上设有若干绝缘套10,所述绝缘套10套设在第一导电片7和第二导电片8的一端。
23.其中,绝缘套10能够使得第一导电片7和第二导电片8的安装更加牢固,同时避免
第一导电片7和第二导电片8被误触。
24.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触发模块包括触发按钮3、推杆4、电磁铁5和衔铁6,所述电磁铁5和衔铁6均安装在底座2上,衔铁6位于电磁铁5与第二导电片8之间,衔铁6的一端安装在底座2上且衔铁6的另一端与推杆4的一端连接,推杆4与弹性导电片9连接,所述触发按钮3安装在机体的顶部且触发按钮3与推杆4适配。
25.其中,触发按钮3用于推动推杆4运动,推杆4用于推动衔铁6,衔铁6通过推杆4能够带动弹性导电片9运动,电磁体用于吸附衔铁6。
26.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导电片7、弹性导电片9和第二导电片8上均设有接触触点且三者上的接触触点均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27.其中,接触触点使得弹性导电片9与第一导电片7或第二导电片8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接触更加稳定,所通过的电流更稳定。
28.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9.使用本无软连接的中间继电器时,可使用电磁力触发,也可以实用手动触发;电磁力触发时,电磁铁5得电,电磁铁5吸附衔铁6,衔铁6通过推杆4带动弹性导电片9运动;手动触发时,手动操作触发按钮3,触发按钮3推动推杆4运动,推杆4带动弹性导电片9运动;弹性导电片9被触发后,弹性导电片9上的接触触点与第一导电片7上的接触触点分离,随后弹性导电片9上的触点与第二导电片8上的触点接触,本继电器即可被触发。
30.本无软连接的中间继电器通过连接导片15连接弹性导电片9和第三引脚13,使得刚性构件替代软线导线,有效增强弹性导电片9与第三引脚13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便于弹性导电片9与第三引脚13之间的连接固定,可使用自动化设备代替手工焊接生产,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适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