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门门框盖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7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门门框盖板。


背景技术:

2.医用门是安装在医院病房、诊室、检查室、医生办公室、卫生间、值班室、出入通道等场所的洁净门。门框主要包括侧框和顶框。在平移形式的医用门顶框上设置有用来对门扇进行传动的机构,而盖板则是用来密封与保护机械传动部分以及传动区间的结构。
3.现有的医用门盖板很多都是采用铰接装配的方式,并且用连杆机构或气顶机构作为其开启与关闭的执行件。这样的话,既增加了医用门的成本,又不便于日常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医用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装配且有利于降低维护难度的一种医用门门框盖板。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门门框盖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包括开口朝向活动板的第一u型部,所述第一u型部的末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用来放置托轨,所述第一u型部的头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u型部,所述第二u型部在其远离第一u型部的一端设置有c型部,所述c型部的开口朝向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包括一体成型且首尾相接的第一l型部、第一过渡部、直板部、第二过渡部和第二l型部,所述第一l型部和第一过渡部共同包围在c型部的外部,所述直板部在其朝向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卡爪。
6.作为优选,所述c型部从其与第一u型部的连接端开始依次包括平板部、立板部和弧形部,所述立板部和部分弧形部同时与第一l型部配合,另一部分弧形部与第一过渡部配合。
7.作为优选,所述卡爪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爪板部,所述爪板部之间设置有断面呈牙齿状的爪槽部,所述爪槽部包括沉头部,所述沉头部朝向爪板部的外侧一侧设置有第一缩口部和第二缩口部,所述第一缩口部的口径小于沉头部的口径且小于第二缩口部的口径。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u型部的两个拐角处及其与第二u型部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一个卡爪。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u型部上设置有与卡爪间隔分布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互相垂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门门框盖板,固定板与活动板的连接节点采用第二u型部、c型部和第一l型部作为活动配合的结构,再由卡爪为活动板与其内侧的其它结构建立连接,有效保证了本装置的灵活连接性能,便于拆装维护;同时,固定板能够与墙体建立稳定可靠的连接,并能为轨道的安装提供有利的空间基础。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
单,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利用率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门门框盖板的主视图;
14.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15.以上各图中:
16.1、固定板;11、第一u型部;12、轨道槽;13、第二u型部;14、c型部;141、平板部;142、立板部;143、弧形部;15、第一卡板;16、第二卡板;
17.2、活动板;21、第一l型部;22、第一过渡部;23、直板部;24、第二过渡部;25、第二l型部;
18.3、卡爪;31、爪板部;32、爪槽部;321、沉头部;322、第一缩口部;323、第二缩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门门框盖板,包括固定板1和活动板2,所述固定板1包括开口朝向活动板的第一u型部11,第一u型部11的末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轨道槽12,轨道槽12用来放置托轨,第一u型部11的头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u型部13,第二u型部13在其远离第一u型部13的一端设置有c型部14,c型部14的开口朝向活动板2,活动板2包括一体成型且首尾相接的第一l型部21、第一过渡部22、直板部23、第二过渡部24和第二l型部25,第一l型部21和第一过渡部22共同包围在c型部14的外部,直板部在其朝向固定板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卡爪3。
22.在本装置中,固定板1的第一u型部11的侧面能够与墙体建立稳定可靠的连接,而其末端的轨道槽12则为用来为轨道轮导向的托轨提供了有效的安装基础,设计合理,空间利用率较高。进一步地,固定板1与活动板2的连接节点采用第二u型部11、c型部14和第一l型部21作为活动配合的结构,第一l型部21以扣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二u型部13中以及c型部14的表面,从而令活动板2可以在人工直接翻转下与固定板1以及二者之间的传动部件等分离,灵活连接性能较好,便于拆装维护。卡爪3用来为活动板2与其内侧的其它结构建立连接,第二l型部25用来与传动部件等卡接,并且形成相应的密封结构,令本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连接可靠性,稳定性较高。活动板2上的第一过渡部22和第二过渡部24不仅令
活动板能与其内侧的传动部件以及门扇部件等建立良好的连接或匹配关系,同时有利于将人工拆装活动板2的难度,从而保证本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23.为了提高c型部14与活动板2端部的灵活连接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型部14从其与第一u型部11的连接端开始依次包括平板部141、立板部142和弧形部143,立板部142和部分弧形部143同时与第一l型部21配合,另一部分弧形部143与第一过渡部22配合。这样的话,c型部14与第一l型部21和第一过渡部22具有较高的匹配度,连接性能较好,而且便于拆装,实用性较强。
24.为了提高卡爪3的连接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爪3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爪板部31,爪板部31之间设置有断面呈牙齿状的爪槽部32,爪槽部32包括沉头部321,沉头部321朝向爪板部的外侧一侧设置有第一缩口部322和第二缩口部323,第一缩口部322的口径小于沉头部321的口径且小于第二缩口部323的口径。其中,爪板部31具有金属弹性,第二缩口部323能够起到导向扩撑的作用,而第一缩口部322和第二缩口部323能对插入爪槽部32中的卡接结构进行合理的夹持,夹持效果较高,稳定性较高。
25.为了提高固定板与其内部结构的连接能力,本实用新型在第一u型部11的两个拐角处及其与第二u型部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一个与直板部上卡爪结构相同的卡爪3。
26.进一步地,本装置还在第一u型部11上设置有与卡爪间隔分布的第一卡板15和第二卡板16,第一卡板15与第二卡板16互相垂直,通过设计第一卡板15和第二卡板16能够从多角度对固定板1与活动板2之间的结构进行有效卡接,卡接效果较高,稳定性较高。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5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