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门的密封门框组件。
背景技术:
2.医用门是安装在医院病房、诊室、检查室、医生办公室、卫生间、值班室、出入通道等场所的洁净门。人们根据门的开户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平移门、弹簧门、推拉门和转门等。医院的大部分门主要采用平移门和转门两种形式,二者都有相应的传动机构来实现开启与关闭动作。
3.现有的门框框件大多数为一体式结构,嵌入或包粘在墙道上,不能根据墙体的厚度进行具体化的调整,一方面不利于获得较高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则影响其实际使用寿命,综合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医用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适用不同厚度墙体、可靠性较高且使用寿命较长的一种医用门的密封门框组件。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门的密封门框组件,包括第一框件和第二框件,所述第一框件包括第一侧板部,所述第一侧板部在其朝向第二框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回形部,所述第一回形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外包板部,所述第一外包板部呈l形;
6.所述第二框件包括第二侧板部,所述第二侧板部在其朝向第一框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回形部,第二回形部位于第一回形部与第一侧板部之间,所述第二回形部沿第一侧板部与第二侧板部垂直连线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回形部的长度,所述第二回形部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部,所述第二回形部在其偏向第一回形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包板部,所述第二外包板部呈t字形,所述第二外包板部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外包板部配合的压槽,所述第二外包板部在其远离第一回形部端面的一侧为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用来安装密封间隔件,所述第二回形部的外侧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柱面槽。
7.作为优选,所述安装仓的侧面设置有卡接边,所述安装仓中设置有密封间隔件,所述密封间隔件的侧面设置有用来与卡接边配合的卡接槽。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部与第二侧板部相对设置且构成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均位于第二回形部的同侧,所述第一安装段包括一对分别位于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上的卡接组。
9.作为优选,所述卡接组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卡接板和两个平行分布的卡接凸棱。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门的密封门框组件,通过采用组合式设计的第一框件与第二框件可根据具体墙体的厚度对二者间距进行调节,并在调节后依然能够保持其外观具有较高的完整度和美观性,而且第一框件的互换性和第二框件的互换性较高,实用性
较强,利用率较高,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门的密封门框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14.以上各图中:
15.1、第一框件;11、第一侧板部;12、第一回形部;13、第一外包板部
16.2、第二框件;21、第二侧板部;22、第二回形部;23、加强板部;24、第二外包板部;241、压槽;25、安装仓;26、卡接边;27、柱面槽;
17.3、密封间隔件;
18.4、第一安装段;
19.5、第二安装段;
20.6、卡接组;61、卡接板;62、卡接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门的密封门框组件,包括第一框件1和第二框件2,第一框件1包括第一侧板部11,第一侧板部11在其朝向第二框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回形部12,第一回形部1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外包板部13,第一外包板部13呈l形。与第一框件1相匹配地,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框件2包括第二侧板部21,第二侧板部21在其朝向第一框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回形部22,第二回形部22位于第一回形部与第一侧板部之间,第二回形部22沿第一侧板部11与第二侧板部21垂直连线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回形部的长度,第二回形部22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部23,第二回形部22在其偏向第一回形部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包板部24,第二外包板24部呈t字形,第二外包板部24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外包板部配合的压槽241,第二外包板部24在其远离第一回形部端面的一侧为安装仓25,安装仓25用来安装密封间隔件3,第二回形部2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柱面槽27。
24.在本装置中,第一侧板部11和第二侧板部21主要构成同侧门框的内外侧面,而第二回形部22的外侧构成同侧门框上的门道面;第二回形部22的内侧则构成同侧门框内侧与墙体或发泡材料的接触面。进一步地,第一框件1与第二框件2的相对间距产生变化的同时,第一回形部12与第二回形部22则产生相对位移;第一外包板13与第二外包板24也产生相对
位移,但第一外包板13的外板面始终与第二外包板24上的压槽匹配,从而始终保持二者具有完整的外观面。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中各部位相邻面可采用螺栓连接,也可以采用胶体粘结或填充涨紧,根据不同位置的连接难度与连接要求可以选择具体的连接方式。关于第二回形部外侧的柱面槽27设计,其内部可以安装防水条与防火条,而防水条与防火条既起到密封作用,又起到防水防火的作用,这样的话,本装置通过采用组合式设计的第一框件1与第二框件2可根据具体墙体的厚度对二者间距进行调节,并在调节后依然能够保持其外观具有较高的完整度和美观性,而且第一框件1的互换性和第二框件2的互换性较高,实用性较强,利用率较高,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际使用寿命较长,适合大规模推广。
25.为了提高密封间隔件3在安装仓25中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仓25的侧面设置有卡接边26,安装仓25中设置有密封间隔件3,密封间隔件3的侧面设置有用来与卡接边配合的卡接槽(图中未示出)。通过采用卡接边26与卡接槽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密封间隔件3在安装仓25的稳定性,而且可以适当采用螺栓进行上紧以起到防脱效果作用。
26.为了提高第一框件1和第二框件2与墙体的连接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侧板部11与第二侧板部21相对设置且构成第一安装段4和第二安装段5,第一安装段4和第二安装段5均位于第二回形部22的同侧,第一安装段4包括一对分别位于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上的卡接组6。第一安装段4和第二安装段5分别与不同水平位置的墙体或发泡材料连接。第二安装段5、第一回形部12以及第二回形部22可以填充适量的发泡材料,一方面达到连接与加强的目的,另一方面则起到减震、降噪和防火等的环保与消防作用。同时,通过在第一安装段的端部设置卡接组6能够有效提高本装置与附着基础的连接可靠性。
27.进一步地,卡接组6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卡接板61和两个平行分布的卡接凸棱62。这样的话,通过设置多个方向的卡接节点来与附着基础如墙体进行连接可以有效获得较高的连接能力,连接可靠性较好,有利于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较,并且保证门扇与门框的匹配性能。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