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厂房建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地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科技厂房的建置中,常常需要架设高架地板用来放置设备或者用来搭配工作人员操控建设备的作用,现有的地板支撑装置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具体问题如下:
3.1、现有的地板支撑装置,支撑性较差,容易出现边角受力导致的中间断裂的问题;
4.2、现有的地板支撑装置,中间容易出现凸起以及下凹的问题出现;
5.3、现有的地板支撑装置,抗震性以及固定性能较差,缺少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地板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地板支撑装置,支撑性较差,容易出现边角受力导致的中间断裂的问题等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地板支撑装置,包括地板本体、支撑机构、支撑脚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地板本体的中间位置以及两端的底部皆连接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连接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地板本体两端底部支撑板的下方位置,且地板本体的两端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固定螺丝,并且地板本体两端底部的支撑板内部连接设置有固定螺纹槽,所述地板本体的两端皆连接设置有支撑机构,地板本体的四角底部皆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则地板本体四侧边中间位置的底部皆设置有第二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的顶部皆设置有支撑板,且地板本体中间位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柱以及支撑板,则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三支撑柱的配合可对地板本体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可避免两侧以及中间部位出现断裂和凸起下凹的问题,且第一固定螺丝的设置可实现对地板本体的四角位置进行与第一支撑柱顶部的支撑板进行固定工作。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连接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位于地板本体中间位置的下方,且第二支撑柱的两侧皆连接设置有连接板,第二支撑柱与连接板为固定连接 ,则在第一连接杆的转动下起到支撑效果。
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的底部皆连接设置有楼地板,所述楼地板与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的底部皆属于可拆卸连接,楼地板与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皆通过第二固定螺丝实现连接,则拆卸时也得到了便捷。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两侧皆连接设置有第二固定螺丝,且第一连接杆一端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卡块,并且第二连接杆一端的内部连接设置有卡槽,卡块与卡槽卡接时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衔接,则连接时对于第二支撑柱和第一支撑柱的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则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四册以及靠近第三支撑柱的两侧位置。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的内部以及支撑板的两端皆连接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加固套,并且连接块以及加固套的内部皆设置有固定插杆,所述加固套
的一侧以及底部连接设置有边角套,加固套包裹在连接块外部通过固定插杆的作用实现连接,且边角套的设置起到对加固套以及连接块共同的支撑加固作用。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以及地板本体的两侧皆连接设置有减震支架,且减震支架的一端连接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减震支架与支撑脚以及支撑机构皆属于固定连接设置,支撑脚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以及增加摩擦力度,提高对地板本体边侧部位的支撑性能。
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连接板属于活动连接设置,且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连接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连接杆属于固定连接设置,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卡接在而实现对支柱体之间起到支撑加固作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种新型地板支撑装置,通过在地板本体、支撑板、第一支撑柱、第一固定螺丝、固定螺纹槽和第二支撑柱等配件,地板本体的四角底部皆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则地板本体四侧边中间位置的底部皆设置有第二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的顶部皆设置有支撑板,且地板本体中间位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柱以及支撑板,则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三支撑柱的配合可对地板本体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可避免两侧以及中间部位出现断裂和凸起下凹的问题,且第一固定螺丝的设置可实现对地板本体的四角位置进行与第一支撑柱顶部的支撑板进行固定工作,避免在使用时出现位移的问题,有效提高装置的支撑性;
16.(2)该种新型地板支撑装置,通过在连接块、加固套、固定插杆、边角套、减震支架和支撑脚等配件,加固套包裹在连接块外部通过固定插杆的作用实现连接,且连接的方式也便于后期的拆卸工作,且边角套的设置起到对加固套以及连接块共同的支撑加固作用,支撑脚与地面接触可增加移动的摩擦力度,配合减震支架可以强化装置对地板本体的抗震能力,并且对地板本体的四册部位起到支撑效果;
17.(3)该种新型地板支撑装置,通过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地板本体四侧部位以及地板本体中间为位置底部的第三支撑柱的两侧部位,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分离时可便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携带分别放置的作用,则卡块与卡槽卡接时,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形成水平直线杆,则对地板本体以及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支撑辅助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地板本体;2、支撑板;3、第一支撑柱;4、第一固定螺丝;5、固定螺纹槽;6、支撑机构;601、连接块;602、加固套;603、固定插杆;604、边角套;7、减震支架;8、支撑脚;9、第二支撑柱;10、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楼地板;14、第二固定螺丝;15、卡块;1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地板支撑装置,包括地板本体1、支撑机构6、支撑脚8和第二连接杆12,所述地板本体1的中间位置以及两端的底部皆连接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底部连接设置有第二支撑柱9,所述第二支撑柱9位于地板本体1中间位置的下方,且第二支撑柱9的两侧皆连接设置有连接板10,第二支撑柱9与连接板10为固定连接 ,则在第一连接杆11的转动下起到支撑效果;
25.支撑板2的底部连接设置有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位于地板本体1两端底部支撑板2的下方位置,且地板本体1的两端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固定螺丝4,并且地板本体1两端底部的支撑板2内部连接设置有固定螺纹槽5,所述地板本体1的两端皆连接设置有支撑机构6,支撑机构6的内部以及支撑板2的两端皆连接设置有连接块601,且连接块601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加固套602,并且连接块601以及加固套602的内部皆设置有固定插杆603,所述加固套602的一侧以及底部连接设置有边角套604,加固套602包裹在连接块601外部通过固定插杆603的作用实现连接,且边角套604的设置起到对加固套602以及连接块601共同的支撑加固作用;
26.地板本体1的四角底部皆设置有第一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3以及第二支撑柱9的底部皆连接设置有楼地板13,所述楼地板13与第一支撑柱3以及第二支撑柱9的底部皆属于可拆卸连接,楼地板13与第一支撑柱3以及第二支撑柱9皆通过第二固定螺丝14实现连接,则拆卸时也得到了便捷;
27.则地板本体1四侧边中间位置的底部皆设置有第二支撑柱9,且第一支撑柱3以及第二支撑柱9的顶部皆设置有支撑板2,且地板本体1中间位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柱以及支撑板2,则第一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9以及第三支撑柱的配合可对地板本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可避免两侧以及中间部位出现断裂和凸起下凹的问题,且第一固定螺丝4的设置可实现对地板本体1的四角位置进行与第一支撑柱3顶部的支撑板2进行固定工作。
28.第一支撑柱3的底部两侧皆连接设置有第二固定螺丝14,且第一连接杆11一端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卡块15,并且第二连接杆12一端的内部连接设置有卡槽16,卡块15与卡槽16卡接时使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衔接,则连接时对于第二支撑柱9和第一支撑柱3的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则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分别位于四册以及靠近第三支撑柱的两侧位置。
29.支撑机构6的底部以及地板本体1的两侧皆连接设置有减震支架7,且减震支架7的一端连接设置有支撑脚8,所述减震支架7与支撑脚8以及支撑机构6皆属于固定连接设置,支撑脚8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以及增加摩擦力度,提高对地板本体1边侧部位的支撑性能。
30.连接板10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11与连接板10属于活动连接设置,且第一支撑柱3的一侧连接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一支撑柱3与第二连接杆12属于固定连接设置,第一连接杆11与第二连接杆12卡接在而实现对支柱体之间起到支撑加固作用。
31.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9以及第三支撑柱共同放置在楼地
板13顶部位置,且皆通过第二固定螺丝14将其固定在楼地板13顶部,且利用卡块15和卡槽16的作用将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连接,提高支撑性之后将地板本体1对准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9的位置后平稳放置在支撑板2顶部,利用第一固定螺丝4和固定螺纹槽5的作用将地板本体1固定在支撑板2顶部,在通过支撑脚8与地面接触的基础下,将加固套602套在连接块601外部,利用支撑机构6将两者进行固定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5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