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卸料压针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3



1.本技术涉及压针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卸料压针机。


背景技术:

2.压针机是一种将插针压入物料的装置,可通过气缸或液压缸的压力将插针冲入物料并使其与物料形成过盈配合,最后得到成品工件。
3.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提到了一种工件,该工件包括呈圆柱体设置的主体10,主体10轴线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凸台20,且主体10径向对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管路30和第二管路40,其中,第一管路30内壁径向对称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槽301。
4.在对该工件进行压针作业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插针推入插槽中,但人工对工件进行压针作业耗时长,效率低,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对该工件进行压针作业时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卸料压针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卸料压针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自动卸料压针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设置有管路定位板和凸台定位板,所述管路定位板和凸台定位板同轴连接,所述管路定位板的缘边处圆周阵列开设有多个用于适配工件上第一管路的管路定位槽,所述凸台定位板上对应管路定位槽的数量和位置圆周阵列开设有多个用于适配工件主体的凸台定位槽,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适配工件上第二管路的环形定位槽,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插针压入工件的压针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压针作业时,工作人员先将插针固定在插槽内,并把工件放入压针机内,此时环形定位槽对第二管路进行限位,凸台定位槽对主体和凸台进行限位,管路定位槽对第一管路进行限位,并使工件随管路定位板和凸台定位板转动至压针组件下方,使压针组件对插针进行冲压,使插针在压力作用下被压入插槽中并与其形成过盈配合,此时即可得到成品工件并取出,由于仅在预固定和放置工件时需要工作人员参与,其他操作全部通过压针机完成,提高了压针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对工件进行压针作业时的工作效率。
9.优选的,所述压针组件包括安装架、气缸和压针块,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气缸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呈竖直向下设置并位于管路定位槽的正上方,所述压针块固定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位于压针组件下方时,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压针块向工件运动,抵接并挤压插针,使插针在压力作用下进入插槽并与之形成过盈配合,具体实现了压针组件的工作方式。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开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槽与压针块分布在同一竖直方向的
异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针块在气缸的驱动下将插针压入插槽内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转动,带动完成压针作业的工件向落料槽移动,移动至落料槽处后,由于工件下方无约束,会从固定板上落下,即完成自动卸料的操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压针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13.优选的,所述落料槽下方设置有收料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完成压针作业的工件从落料槽内下落时,这些工件会被收料板统一收集并沿收料板滑入收集箱中,有利于对工件进行收集,进一步提高了压针机的自动化程度。
15.优选的,任一所述凸台定位槽的槽口处均呈倒角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凸台定位槽的槽口处设置为倒角,有助于当工件放置在凸台定位槽内并进行压针作业时,防止由于压针组件的冲压力过大导致凸台定位槽尖锐的槽口将工件表面损坏的情况发生。
17.优选的,所述管路定位板在凸台定位板上升降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管路定位板可升降设置在凸台定位板上,可以适配不同长度的第一管路,有利于对更多规格的工件进行压针作业,提高了压针机的环境适配性。
19.优选的,所述管路定位板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凸台定位板上对应第一定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管路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栓,任一所述定位螺栓的螺纹端均穿过任一第一定位孔并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形成螺纹连接,且所述凸台定位板和管路定位板之间对应定位螺栓的数量设置有定位螺母,任一所述定位螺母均与对应的定位螺栓螺纹连接,且任一所述定位螺母靠近管路定位板的一侧均与其形成抵接配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螺母与定位螺栓螺纹连接后对管路定位板起到的固定作用,以及定位螺栓与凸台定位板的螺纹连接,具体实现了管路定位板在凸台定位板上的升降方式。
21.优选的,任一所述凸台定位板位于凸台定位槽靠近其转动轴线的一侧均设置有便于将工件手动取出的拿取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在完成压针作业后,可能会有部分工件卡嵌在凸台定位板上无法沿落料槽落至收料板上,此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工件取出,设置拿取槽有助于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地取出无法落料的工件。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利用管路定位槽、凸台定位槽和环形定位槽对工件的限位作用以及压针组件对插针的冲压,有利于使压针作业通过压针机完成,有利于提高压针作业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对工件进行压针作业时的工作效率;
25.2.借助落料槽和收料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压针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对完成压针作业的工件进行收集;
26.3.通过在凸台定位槽上设置拿取槽,有利于使工作人员能将卡嵌在凸台定位板且无法沿落料槽下落的工件取出。
附图说明
27.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工件整体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一种自动卸料压针机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要体现管路定位板、凸台定位板和固定板处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工作台;11、固定板;111、环形定位槽;112、落料槽;12、凸台定位板;121、凸台定位槽;122、拿取槽;123、第二定位孔;13、管路定位板;131、管路定位槽;132、第一定位孔;133、定位螺栓;134、定位螺母;14、收料板;2、压针组件;21、安装架;22、气缸;23、压针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卸料压针机。
33.参照图2和图3,一种自动卸料压针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正上方转动连接有凸台定位板12,凸台定位板12上同轴连接有管路定位板13,且管路定位板13升降设置在凸台定位板12上,管路定位板13的缘边处圆周阵列开设有多个用于适配工件上第一管路的管路定位槽131,本实施例中管路定位槽131设置有十二个,凸台定位板12上位于任一管路定位槽131的正下方均设置有用于适配工件主体和凸台的凸台定位槽121,任一凸台定位槽121的槽口处均呈倒角设置,固定板11位于管路定位槽131的正下方开设有呈环状设置的环形定位槽111,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插针压入工件的压针组件2。
34.实际使用中,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压针作业时,工作人员先手动将插针固定在插槽内,并把工件放入压针机内,此时管路定位槽131对第一管路进行限位,凸台定位槽121对工件主体和凸台进行限位,环形定位槽111对第二管路进行限位,当工件完成定位操作后,旋转凸台定位板12,驱动管路定位板13和固定在二者上的工件向压针组件2转动,并驱动压针组件2对插针进行冲压,使插针在压力作用下压入插槽中并与插槽形成过盈配合,此时即可将完成压针作业的成品工件取出,通过将凸台定位槽121的槽口处设置为倒角,可以防止由于压针组件2的冲压力过大,导致凸台定位槽121尖锐的槽口将工件表面划损的情况发生,由于仅在预固定和放置工件时需要工作人员参与,其他操作全部通过压针机完成,有利于提高压针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对工件进行压针作业时的工作效率。
35.参照图2和图3,压针组件2包括安装架21、气缸22和压针块23,安装架2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上,气缸22固定连接在安装架21靠近凸台定位板12转动轴线的一侧,气缸22呈竖直设置,且气缸22活塞杆位于其中一个管路定位槽131的正上方,压针块23固定连接在气缸22活塞杆的端部。
36.实际使用中,当工件位于压针块23下方时,启动气缸22,气缸22的活塞杆带动压针块23向工件运动,抵接并挤压插针,使插针在压力作用下进入插槽并与之形成过盈配合,具体实现了压针组件2的工作方式。
37.参照图2和图3,固定板11上开设有落料槽112,落料槽112与压针块23分布在同一竖直方向的异侧,且压针块23不位于落料槽112的上方,工作台1位于落料槽112的正下方设
置有收料板14,任一凸台定位板12位于凸台定位槽121靠近其转动轴线的两侧均设置有便于将工件手动取出的拿取槽122。
38.实际使用中,当工件完成压针作业后,凸台定位板12转动,带动工件在环形定位槽111内移动,当移动至落料槽112正上方时,由于工件下方无约束,会从固定板11落至收料板14上,并沿收料板14滑入收集工件的收集箱内,有利于实现压针机卸料操作的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压针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但在工件完成压针作业后,可能会有部分工件卡嵌在凸台定位槽121内,无法沿落料槽112落至收料板14上,此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工件取出,拿取槽122有助于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地取出无法落料的工件。
39.参照图2和图3,管路定位板13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32,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十二个,凸台定位板12上位于任一第一定位孔132的正下方均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23,管路定位板13上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栓133,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螺栓133的螺纹端分别穿过两个呈径向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32并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23形成螺纹连接,且凸台定位板12和管路定位板13之间对应定位螺栓133的数量设置有定位螺母134,任一定位螺母134均与对应的定位螺栓133螺纹连接,且任一定位螺母134靠近管路定位板13的一侧均与其形成抵接配合。
40.实际使用中,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压针作业时,先拧松两个定位螺栓133并将管路定位板13从凸台定位板12上拆下,此时旋转并调整两个定位螺母134的位置即可调整管路定位板13的高度,有助于提高压针机的环境适配性,有利于压针机能对多种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压针作业。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自动卸料压针机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压针作业时,工作人员先手动将插针固定在插槽内,并把工件放入压针机内,此时管路定位槽131对第一管路进行限位,凸台定位槽121对工件主体和凸台进行限位,环形定位槽111对第二管路进行限位,当工件完成定位操作后,旋转凸台定位板12,驱动管路定位板13和固定在二者上的工件向压针组件2转动,并驱动压针组件2对插针进行冲压,使插针在压力作用下压入插槽中并与插槽形成过盈配合,此时即完成了压针作业,凸台定位板12转动,带动工件在环形定位槽111内移动,当移动至落料槽112正上方时,由于工件下方无约束,会从固定板11落至收料板14上,并沿收料板14滑入收集工件的收集箱内,由于仅在预固定和放置工件时需要工作人员参与,其他操作全部通过压针机完成,提高了压针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对工件进行压针作业时的工作效率。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5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