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水稻收割机配套的苕子播种开沟装置。
背景技术:
2.苕子是一种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草本绿肥作物。苕子作为稻区冬季绿肥,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在为下茬水稻提供无污染的有机氮的同时,还具有培肥土壤、平衡和调节水稻吸收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和增加农产品蛋白质含量的功能。由于苕子耐渍性相对不强,长期淹水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因此在进行播种时需要用到开沟装置,现有的农田开沟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兼备对苕子的播种功能,且开沟装置不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尺寸规格的开沟刀进行使用,不能充分适应南方稻田复杂不规整田块,降低了开沟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水稻收割机配套的苕子播种开沟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4.一种与水稻收割机配套的苕子播种开沟装置,包括:
5.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种粒腔和存水腔;所述机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立板,所述固定立板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
6.播种部,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播种部与所述种粒腔连接,种粒腔内苕子种粒通过播种部排出;所述播种部包括与所述种粒腔之间通过下料口相连通的中转箱,所述中转箱内同轴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中转箱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转轴的外圈圆周阵列固定设置有三组挡料板,每一个所述挡料板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弧形堵板;所述播种部还包括与所述中转箱连通的出料口;
7.开沟部,通过调高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开沟部包括与调高机构转动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调高机构包括用于使所述连接柱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所述连接柱的端部与支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两端均一体成型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开沟部包括两组开沟刀。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定,所述调高机构包括高度可调的底杆,转动贯穿于所述底杆上的连接柱通过限位组件进行固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定,所述底杆上开设有矩形腔,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通过支撑弹簧支撑滑动设于所述矩形腔内的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上固定安装有定位销,所述连接柱的外圈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槽,在支撑弹簧的弹性支撑作用下,能够使定位销嵌入对应的定位槽内,完成对连接柱的限位固定;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块一侧的拨杆,通过手动向上推动拨杆,能够使得定位销从定位槽内脱离,此时,可使连接柱进行转动,以使所需使用的开沟刀置于下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定,所述调高机构包括转动贯穿于所述
箱体中部的旋转螺套,所述旋转螺套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套设于升降丝杆上,所述底杆一体成型连接在所述升降丝杆的底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苕子播种开沟装置,根据旋转螺套的旋转方向,能够使升降丝杆在竖直方向上往上或者往下进行运动;从而对开沟部所处的高度进行调整,以实现对开沟深度的灵活调整,能够充分适应南方稻田复杂不规整田块;通过播种部,能够实现苕子种粒的播种效果,其中,通过控制转轴的旋转角度,能够实现播种部的排料或者堵料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与水稻收割机配套的苕子播种开沟装置的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苕子播种开沟装置中开沟部的结构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沟部的的局部立体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苕子播种开沟装置中播种部的结构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播种部的立体图。
17.附图中:1、机架;2、安装板;3、固定立板;4、工具箱;5、供电装置;6、升降丝杆;7、矩形导杆;8、箱体,81、种粒腔,82、存水腔;9、操作柄;10、旋转螺套;11、移动轮;12、喷洒组件;13、开沟刀;14、播种部,141、下料口,142、出料口,143、中转箱,144、弧形堵板,145、挡料板,146、转轴,147、驱动电机;15、底杆;16、支杆;17、连接杆;18、连接螺钉;19、连接柱;20、矩形腔;21、支撑弹簧;22、拨杆;23、矩形块;24、定位销;25、定位槽;26、限位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19.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与水稻收割机配套的苕子播种开沟装置,包括:
20.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箱体8,所述箱体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种粒腔81和存水腔82;所述机架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立板3,所述固定立板3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2,通过安装板2方便将苕子播种开沟装置安装在收割机上;所述固定立板3的顶部还分别设置有工具箱4和供电装置5,其中,工具箱4用于存放螺丝刀、扳手等工具;且所述供电装置5用于向整个装置中的用电部件进行供电;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5采用蓄电池;
21.进一步的,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苕子播种开沟装置还包括:
22.播种部14,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一侧,所述播种部14与所述种粒腔81连接,种粒腔81内苕子种粒通过播种部14排出;具体的,所述播种部14包括与所述种粒腔81之间通过下料口141相连通的中转箱143,所述中转箱143内同轴转动设置有转轴146,所述中转箱143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146旋转的驱动电机147;所述转轴146的外圈圆周阵列固定设置有三组挡料板145,每一个所述挡料板145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弧形堵板144;所述播种部14还包括与所述中转箱143连通的出料口142,通过出料口142将中转箱143内的种粒排出;其中,可以看出,在转轴146转动至,使挡料板145和弧形堵板144处于封堵状态时(如图4所示),此时,经下料口141进入到中转箱143内的种粒无法通过出料口142排出,且此时部分
种粒能够暂存于中转箱143内,而当转轴146继续转动时,使得暂存于中转箱143内的种粒能够通过出料口142排出;因此,通过控制转轴146的旋转角度,能够实现播种部14的排料或者堵料效果。
23.更进一步的,如图1
‑
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苕子播种开沟装置还包括:
24.开沟部,通过调高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开沟部包括与调高机构转动连接的连接柱19,所述调高机构包括用于使所述连接柱19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所述连接柱19的端部与支杆16固定连接,所述支杆16的两端均一体成型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开沟部包括两组开沟刀13,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是尺寸、规格不同的两组开沟刀13,两组开沟刀13分别拆装式固定安装在两个连接杆17上;优选的,所述开沟刀13通过连接螺钉18拆装式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17上。
25.进一步的,如图1
‑
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调高机构包括高度可调的底杆15,转动贯穿于所述底杆15上的连接柱19通过限位组件进行固定;所述底杆15上开设有矩形腔20,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通过支撑弹簧21支撑滑动设于所述矩形腔20内的矩形块23,所述矩形块23上固定安装有定位销24,所述连接柱19的外圈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销24相适配的定位槽25,在支撑弹簧21的弹性支撑作用下,能够使定位销24嵌入对应的定位槽25内,完成对连接柱19的限位固定;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块23一侧的拨杆22,通过手动向上推动拨杆22,能够使得定位销24从定位槽25内脱离,此时,可使连接柱19进行转动,以使所需使用的开沟刀13置于下方。
2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19上还具有限位挡环26,以避免连接柱19在底杆15上发生径向移动。
27.更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调高机构包括转动贯穿于所述箱体8中部的旋转螺套10,所述旋转螺套10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套设于升降丝杆6上,所述底杆15一体成型连接在所述升降丝杆6的底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螺套10上还设置有操作柄9,因此,通过操作操作柄9能够带动旋转螺套10旋转,进而根据旋转螺套10的旋转方向,能够使升降丝杆6在竖直方向上往上或者往下进行运动;从而对开沟部所处的高度进行调整,以实现对开沟深度的灵活调整;另外,为了使旋转螺套10进行旋转,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利用正反转电机以驱动旋转螺套10旋转。
28.请继续参阅图1,为避免升降丝杆6发生旋转,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立板3上还固定设置有矩形导杆7,所述矩形导杆7滑动延伸至所述升降丝杆6内,其中,升降丝杆6上具有与所述矩形导杆7相适配的矩形通孔,因此,在将矩形导杆7伸入矩形通孔内时,矩形导杆7对升降丝杆6能够起到限位左右,升降丝杆6仅能相对于矩形导杆7上下移动,而不能发生转动。
29.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的四角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轮11,以便于该苕子播种开沟装置进行移动。
3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1的下方还设置有喷洒组件12,喷洒组件12用于将存水腔82内的清水进行喷洒,以对使用后的开沟刀13进行清洗;另一方面,存水腔82内存水,能够起到配重的作用,有助于开沟的顺利进行。
31.以上各方案均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
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