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点胶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送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2.点胶机是一种机械自动设备,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等,是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点胶机主要用于产品工艺中的胶水、油漆以及其他液体精确点、注、涂、点滴到每个产品精确位置,可以用来实现打点、画线、圆型或弧型。
3.目前的点胶机包括点胶机体,点胶机体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移动有点胶枪,当需要进行点胶时,工作人员先将其中一块片料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再将点胶枪移动至片料的上方,并对片料进行点胶。当其中一块片料点胶完成后,再将另外一块片料放置到工作台,如此重复。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片料需要由工作人员重复取放到工作台上进行点胶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片料点胶加工的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传送顶升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传送顶升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传送顶升装置,包括设置于点胶机体顶部的传送架,所述传送架的两内侧分别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架包括上料区、加工区以及下料区,所述加工区内设置有用于顶升且压平片料的压平机构,所述片料分别与上料区、加工区以及下料区滑动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加工片料时,工作人员先将片料放置在上料区,此时传送带将上料区的片料输送至加工区,在压平机构的作用下,此时片料压平在加工区内,接着再启动点胶机体,点胶机体对压平在加工区的片料的进行点胶加工,已加工的片料最后再从下料区脱离于传送架,如此重复,进而有利于提高片料点胶加工的生产效率。
9.可选的,所述压平机构包括顶升台以及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传送架的顶部,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点胶孔,所述顶升台升降于所述传送架内,所述传送架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顶升台升降的抬升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片料输送至加工区时,此时抬升组件带动顶升台上升,顶升台带动置于加工区内的片料上升,且片料抵紧于顶板的底部,点胶机体再通过顶板上的点胶孔对压平的片料进行加工,进而有利于提高片料压平加工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抬升组件抬升气缸,所述点胶机体的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抬升气缸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抬升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板,顶升台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顶升台升降的导向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抬升气缸启动时,在导向件的作用下,抬升气缸的输出端带动连接板上升,连接板带动顶升台上升,进而有利于提高顶升台升降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导向件为至少两个导向块,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条导轨,至少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滑移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导轨上,至少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提升气缸的输出端带动连接板上升时,连接板同时带动至少两个导向块分别沿导轨的竖直方向上升,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顶升台升降的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顶升台的顶部开设有抽吸槽,所述顶升台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抽吸槽相连通,所述顶升台基于所述连接槽连通设置有抽气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抽气件启动时,气体先从抽吸槽流入连接槽,再从连接槽流入到抽气件内,在负压的作用下,此时片料吸附在顶升台的顶部,进而有利于减少片料在上升的过程中发生移位。
17.可选的,所述上料区设置有支撑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片料从上料区输送至加工区内时,在支撑板的作用下,此时支撑板对片料起支撑作用,进而有利于提高片料输送到加工区内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传送架顶部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压紧所述片料的压紧轮,至少两组所述压紧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料区以及所述下料区。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片料输送至上料区时,此时上料区的压紧轮抵接于片料的顶部,当片料需要从下料区脱离于传送带时,此时下料区的压紧轮抵接于片料的顶部,进而有利于提高片料输入或脱离于传送带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抽吸槽设置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抽吸槽分别沿所述顶升台的宽度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至少两组抽吸槽的作用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片料吸附在顶升台的顶部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当需要加工片料时,工作人员先将片料放置在上料区,此时传送带将上料区的片料输送至加工区,在压平机构的作用下,此时片料压平在加工区内,接着再启动点胶机体,点胶机体对压平在加工区的片料的进行点胶加工,已加工的片料最后再从下料区脱离于传送架,如此重复,进而有利于提高片料点胶加工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的点胶机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的传送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的抬升组件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点胶机体;11、片料;2、传送架;21、上料区;22、加工区;23、下料区;24、传送带;3、固定板;4、压紧轮;41、第一转动轴;42、第二转动轴;5、承托架;51、支撑板;6、顶升台;61、抽吸槽;62、连接槽;7、顶板;71、点胶孔;8、底板;81、抬升气缸;82、连接板;83、导向块;84、导向板;85、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实施例:
31.参见图1和图2,一种传送顶升装置,包括设置于点胶机体1顶部的传送架2。传送架2呈长方体状,传送架2主要包括两块固定板3,两块固定板3相对设置,两块固定板3分别固定于点胶机体1的顶部,且两块固定板3的相对的一侧分别传动有传送带24。传送架2分有三个区,分别是上料区21、加工区22以及下料区23,且三个区依次沿传送架2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加工区22内设置有顶升且压平待加工片料11的压平机构,传送带24用于传送片料11,片料11分别与上料区21、加工区22以及下料区23滑动连接。
32.参见图2,为提高片料11输入或脱离于传送架2的稳定性,传送架2设置有压紧轮4。压紧轮4的数量设有两组,其中一组压紧轮4设置于上料区21,另外一组压紧轮4设置于下料区23。其中一组压紧轮4的数量设有两个,两块固定板3朝向上料区21的顶部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转动轴41,其中一组的压紧轮4分别转动套设于第一转动轴41的一端。另外一组压紧轮4的数量对应设有两个,两块固定板3朝向下料区23的顶部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二转动轴42,另外一组的压紧轮4分别转动套设于第二转动轴42的一端。
33.当片料11从上料区21进入时,此时其中一组压紧轮4分别压紧片料11的顶部两侧,传送带24稳定地带动片料11朝靠近下料区23的方向输送。当片料11脱离于下料区23时,此时另外一组压紧轮4分别压紧片料11的顶部两侧,传送带24稳定地带动片料11脱离于下料区23。
34.参见图2,由于片料11具有一定的重量,为提高传送带24将片料11从上料区21传送到加工区22的稳定性,其中一块固定板3的内侧固定有承托架5,且承托架5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51。支撑板51呈水平设置,支撑板51位于上料区21,且片料11的底部抵接于支撑板51的顶部。
35.当片料11从上料区21输送至加工区22时,此时片料11在支撑板51的顶部滑动,且支撑板51对片料11进行支撑。
36.具体的,参见图2,压平机构包括顶升台6以及顶板7。顶板7呈水平设置,顶板7固定于两块固定板3的顶部,且顶板7置于加工区22。顶板7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点胶孔71,且点胶孔71沿顶板7的竖直方向开设。点胶孔71的数量设有四个,四个点胶孔71分别沿顶板7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顶升台6升降于两块固定板3之间,顶升台6置于加工区22,且顶升台6位于顶板7的正下方。
37.参见图3,为提高顶升台6升降的稳定性,两块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抬升组件,抬升组件包括抬升气缸81。点胶机体1的顶部固定有底板8,且底板8置于传送架2内。抬升气缸81固定于底板8的顶部,抬升气缸81的输出轴固定有连接板82。连接板82呈水平设置,且连接板82与顶升台6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8上设置有用于配合顶升台6升降的导向件。
38.具体的,参见图3,导向件为导向块83。底板8的顶部固定有导向板84,导向板84朝向抬升气缸81的一侧固定有导轨85,导轨85的数量设有两条,两条导轨85分别沿导向板84的竖直中轴线方向呈对称设置。导向块83的数量对应设有两个,两个导向块83分别与导轨85滑动连接。两个导向块83的顶部分别与连接板82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
39.当抬升气缸81启动时,抬升气缸81的输出轴带动连接板82上升,连接板82同时带
动两个导向块83沿导轨85的竖直方向上升,连接板82从而带动顶升台6沿竖直方向上升,顶升台6抵接于片料11后带动片料11上升,且片料11压平于顶板7与顶升台6之间。
40.值得说明的是,参见图3,为防止片料11在抬升的过程中的位置发生偏移,顶升台6的顶部开设有抽吸槽61,且抽吸槽61沿顶升台6的竖直方向开设。抽吸槽61的数量设有两组,且两组抽吸槽61分别沿顶升台6的宽度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
41.每组抽吸槽61的数量设有多个,多个抽吸槽61分别沿顶升台6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顶升台6的一侧开设有两条连接槽62,两条连接槽62分别沿顶升台6的长度方向开设,且两条连接槽62分别与两组抽吸槽61相连通。两条连接槽62分别连通设置有用于抽吸空气的抽气件。本实施例中,抽气件为抽气泵(图中未示出),且抽气泵分别与两条连接槽62相连通。
42.当启动抽气泵时,气体分别从两组抽吸槽61内吸入到两条连接槽62内,再从两条连接槽62抽吸到抽气泵内。因此,在压强的作用下,片料11吸附在顶升台6的顶部。
43.一种传送顶升装置的工作原理:
44.当需要加工片料11时,工作人员先将片料11的一端放入上料区21,在上料区21上的一组压紧轮4以及支撑板51的作用下,传送带24稳定地带动片料11朝靠近工作区的方向输送。当片料11输送至工作区时,此时抬升气缸81启动,抬升气缸81的输出轴带动连接板82上升,在两个导向块83的作用下,连接板82带动顶升台6上升。当顶升台6抵接于片料11时,此时抽气泵启动,在压强的作用下,片料11吸附在顶升台6的顶部。顶升台6带动片料11压平在顶板7的底部。然后再启动点胶机体1,点胶机体1通过点胶孔71对片料11进行加工。当加工完成后,抬升气缸81复位,已加工的片料11重新置于传送带24上,传送带24带动已加工片料11从下料区23脱离于传送架2,如此重复。
45.综上所述,通过传送带24将片料11输送至加工区22,利用压平机构压平片料11后再进行加工,如此重复,进而有利于提高片料11点胶加工的生产效率。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