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9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2.服装加工流程一般包括布料裁剪和成料熨烫工序,两道工序分别需要使用服装裁剪机对成匹布料进行裁剪,然后对裁剪后的布片进行边缘熨烫,以提高后续缝制工序的成品质量。使用两套设备不仅资金投入大、厂房空间占用多、总体能耗高,而且两道工序间需要进行布片转移,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裁剪和成料熨烫工序需要两套机器设备所造成的资金投入大、厂房空间占用多、总体能耗高等缺陷,提供一种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其集裁剪、熨烫功能于一体,并通过机头和工作台调整能够快速实现功能切换。
4.本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包括机箱、设置在所述机箱上的多功能工作台、滑配在所述多功能工作台上的龙门架、滑配在所述龙门架上的双向机头,其中,所述多功能工作台两侧的x轴轨道,所述龙门架顶部设有z轴导轨,龙门架两侧设有x轴伺服电机,所述双向机头上设有z轴伺服电机,通过x轴轨道与x轴伺服电机的配合,实现龙门架在多功能工作台上的可控滑配,通过z 轴导轨与z轴伺服电机的配合,实现双向机头在龙门架上的可控滑配;所述双向机头上设有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z轴伺服电机上的立板,转动连接在立板上多功能装具板,设置在立板上并位于多功能装具板上下两侧的定位弹簧柱;所述多功能装具板一侧安装有电控油缸和裁剪刀头,多功能装具板的另一侧安装有烫块、喷雾管、烫块油缸和导向光杆,所述双向机头一侧设有水箱;所述裁剪刀头可拆卸式安装于电控油缸的输出端,所述喷雾管与所述烫块相连通,所述水箱与喷雾管通过软管连接。
5.为实现根据裁切和烫熨工况,为布料提供适合的接触面,所述多功能工作台两侧设有辊轴,并于辊轴上设有多功能接触面,所述多功能接触面包括毛毡接触面和无纺布接触面。
6.为实现对布料底面的透气真空吸附,所述多功能工作台内部形成有风腔,所述风腔顶面上均匀开设有大量导风孔。
7.为实现移动部位电机及裁剪刀具、烫熨烫块等功能部件的供电与控制,所述龙门架上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所述z轴伺服电机、电控油缸和烫块的供电导线和控制导线的履带线槽。
8.为实现刀具按照设定程序进行移动到起始点、下行并移动进行剪切/烫熨、提升回位一系列动作的电机供电及动作控制,以及布料的吸附固定,所述机箱内部设有配电柜、
plc可编程控制器和真空机
9.为实现各电机和真空机驱动,以及功能部件的移动和加热,所述配电柜通过供电导线分别与所述x轴伺服电机、z轴伺服电机、电控油缸、烫块、plc 可编程控制器、真空机连接。
10.为实现各电机的控制,以及裁剪烫熨的工况切换,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控制导线分别与所述x轴伺服电机、z轴伺服电机、电控油缸、烫块连接, 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i/o接口外接有工控屏。
11.为实现对布料的真空吸附,所述真空机吸气端通入所述风腔,真空机出气端设置在机箱底部。
12.本实用新型一种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克服了现有裁剪和成料熨烫工序需要两套机器设备所造成的资金投入大、厂房空间占用多、总体能耗高等缺陷,其集裁剪、熨烫功能于一体,并通过机头和工作台调整能够快速实现功能切换,不仅减少了资金投入和厂房空间占用,而且提高了加工工序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是本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图2的a

a向剖面图;
17.图4是本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0020]1‑
机箱;
[0021]2‑
多功能工作台;21

x轴轨道、22

辊轴、23

多功能接触面、24

风腔;221
‑ꢀ
进气孔、231

毛毡接触面、232

无纺布接触面、241

导风孔;
[0022]3‑
龙门架;31

z轴导轨、32

x轴伺服电机、33

的履带线槽;
[0023]4‑
双向机头;41

z轴伺服电机;
[0024]5‑
功能组件;51

立板、52

多功能装具板、53

电控油缸、54

裁剪刀头、55
‑ꢀ
烫块、56

喷雾管、57

水箱;511

定位弹簧柱、551

烫块油缸、552导向光杆;
[0025]6‑
配电柜;
[0026]7‑
plc可编程控制器;71

工控屏;
[0027]8‑
真空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制于下列实施例。
[0031]
实施方式1:如图1至4所示,本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包括机箱1、设置在所述机箱1上的多功能工作台2、滑配在所述多功能工作台2上的龙门架 3、滑配在所述龙门架3上的双向机头4,其中,所述多功能工作台2两侧的x 轴轨道21,所述龙门架3顶部设有z轴导轨31,龙门架3两侧设有x轴伺服电机32,所述双向机头4上设有z轴伺服电机41,通过x轴轨道21与x轴伺服电机32的配合,实现龙门架3在多功能工作台2上的可控滑配,通过z轴导轨 31与z轴伺服电机41的配合,实现双向机头4在龙门架3上的可控滑配;所述双向机头4上设有功能组件5,所述功能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z轴伺服电机 41上的立板51,转动连接在立板51上多功能装具板52,设置在立板51上并位于多功能装具板52上下两侧的定位弹簧柱511;所述多功能装具板52一侧安装有电控油缸53和裁剪刀头54,多功能装具板52的另一侧安装有烫块55、喷雾管56、烫块油缸551和导向光杆552,所述双向机头4一侧设有水箱57;所述裁剪刀头54可拆卸式安装于电控油缸53的输出端,所述喷雾管56与所述烫块 55相连通,所述水箱57与喷雾管56通过软管连接。
[0032]
为实现根据裁切和烫熨工况,为布料提供适合的接触面,所述多功能工作台2两侧设有辊轴22,并于辊轴上设有多功能接触面23,所述多功能接触面23 包括毛毡接触面231和无纺布接触面232。
[0033]
为实现对布料底面的透气真空吸附,所述多功能工作台2内部形成有风腔 24,所述风腔24顶面上均匀开设有大量导风孔241。
[0034]
为实现移动部位电机及裁剪刀具、烫熨烫块等功能部件的供电与控制,所述龙门架3上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所述z轴伺服电机41、电控油缸53和烫块55 的供电导线和控制导线的履带线槽33。
[0035]
为实现刀具按照设定程序进行移动到起始点、下行并移动进行剪切/烫熨、提升回位一系列动作的电机供电及动作控制,以及布料的吸附固定,所述机箱1 内部设有配电柜6、plc可编程控制器7和真空机8
[0036]
实施方式2:如图5所示,本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所述配电柜6通过供电导线分别与所述x轴伺服电机32、z轴伺服电机41、电控油缸53、烫块 55、plc可编程控制器7、真空机8连接。用于实现各电机和真空机驱动,以及功能部件的移动和加热。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7通过控制导线分别与所述x 轴伺服电机32、z轴伺服电机41、电控油缸53、烫块55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7通过i/o接口外接有工控屏71。用于实现各电机的控制,以及裁剪烫熨的工况切换。所述真空机8吸气端通入所述风腔24,真空机8出气端设置在机箱1底部。用于实现对布料的真空吸附。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1所述,不再重复描述。
[0037]
运行时:通过辊轴将多功能接触面调整至毛毡接触面平铺在工作台上,机头上多功能安装板反转至电动油缸及刀头向下并利用弹簧定位柱定位限位,利用触控屏选择plc预存裁剪程序,通过plc控制x轴伺服电机、y轴伺服电机、电动油缸进行移动裁剪;通过辊轴
将多功能接触面调整至无纺布接触面平铺在工作台上,机头上多功能安装板翻转至烫块向下并利用弹簧定位柱定位限位,利用触控屏选择plc预存熨烫程序,通过plc控制x轴伺服电机、y轴伺服电机、烫块油缸进行移动熨烫,期间配电柜为烫块功能发热,烫块上设有金属温控器用于反馈控制,水箱用于向烫块供应热蒸汽;真空机向风腔抽气,用于将布面吸附在工作台表面,综上实现裁剪、烫熨一体。
[0038]
本服装加工用裁剪熨烫一体设备克服了现有裁剪和成料熨烫工序需要两套机器设备所造成的资金投入大、厂房空间占用多、总体能耗高等缺陷,其集裁剪、熨烫功能于一体,并通过机头和工作台调整能够快速实现功能切换,不仅减少了资金投入和厂房空间占用,而且提高了加工工序的连续性。
[0039]
以上描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的细节,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应将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看作示范性的,且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0]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4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