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0



1.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隐藏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与之配套的充电桩也开始大力建设,商场、企事业单位、新建小区等随处可见充电桩的身影。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小型电站,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为了满足使用需求,现有充电桩主要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建设在公共区域的直流快充充电桩,面向市场,收取用户充电电费;另一种是个人用户在小区固定停车位建设交流慢充充电桩。
3.授权公告号为cn20854414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基座,支撑座桩和充电桩本体,支撑座桩底部固定于基座中部,支撑座桩为矩形状,充电桩底部与支撑座桩上部固定连接,充电桩本体正面设置充电量显示屏和磁卡感应区,充电桩本体上设有充电枪保护罩,充电桩本体一侧固定有启停开关,充电桩本体上部设有充电桩遮挡装置和充电线收集辊装置,充电线收集辊装置与充电桩遮挡装置相连接并带动充电桩遮挡装置对充电桩本体进行遮挡。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电动汽车充电桩固定安装在地面上,长期风吹日晒,电动汽车充电桩上的充电线、充电枪、显示屏等设备极易老化,从而导致汽车充电桩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隐藏式充电桩。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隐藏式充电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隐藏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开设在地面上的地埋仓,所述充电桩本体沿竖直方向与地埋仓滑动连接,所述地埋仓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充电桩本体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装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启动升降装置将充电桩本体从地埋仓伸出地面,然后使用者使用充电桩本体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当使用结束后,启动升降装置将充电桩本体进入到地埋仓内,从而有效避免充电桩长期风吹日晒,延长充电桩使用寿命。
9.可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双向丝杆和两个螺纹套筒,所述双向丝杆沿水平方向转动设置在地埋仓的底壁上,两个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上,两个所述螺纹套筒上均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螺纹套筒的一端连接在充电桩本体的底部,所述地埋仓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双向丝杆转动的驱动源。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使用充电桩本体时,先启动驱动源,驱动源带动双向丝杆转动,通过双向丝杆与螺纹套筒的螺纹连接,使两个螺纹套筒相互靠近,从而使与
螺纹套筒铰接的支撑杆向远离螺纹套筒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充电桩本体向远离地埋仓的底壁的方向移动,提升充电桩本体方便。
11.可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正上方活动设置有用于启闭地埋仓的盖板,所述地埋仓的上方设置有与盖板配合的台阶,所述充电桩本体下沉至地埋仓内时盖板配合放置在台阶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充电桩本体向地埋仓的底壁方向下降时,位于充电桩本体的活动设置的盖板先与台阶接触,盖板将地埋仓的开口密封,提高了地埋仓的密封性,然后充电桩本体继续下降,使得盖板与充电桩本体分离,有效避免盖板受到的外力传递到充电桩本体上,提高充电桩本体的使用寿命。
13.可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内杆和第一外杆,所述第一外杆固定设置在充电桩本体的顶壁上,所述第一内杆同轴滑动穿设在第一外杆远离充电桩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内杆远离充电桩本体的一端与盖板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充电桩本体向地埋仓的底壁方向下降时,当盖板与台阶接触后,充电桩本体继续下降的过程中,第一内杆向远离第一外杆的方向移动,限制盖板只能沿竖直方向上滑动,有效避免盖板在充电桩升降过程中与充电桩本体发生相对位移,有效防止盖板从充电桩本体的顶壁上滑落,提高安全性。
15.可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上设置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包括固定板和限位槽,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第一内杆靠近充电桩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外杆内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限位槽的深度方向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充电桩本体在下降的过程中,第一内杆上固定设置的固定板沿第一外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从而限制第一内杆只能在第一外杆的限位槽内滑动,有效防止充电桩本体在升降过程中第一内杆与第一外杆分离。
17.可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正下方设置有减振座,所述减振座上设置有若干个减振单元,所述充电桩本体放置在减振单元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充电桩本体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时,当充电桩本体沿竖直方向进行振动时,减振单元有效阻止充电桩本体沿竖直方向进行振动,从而减缓充电桩本体上下振动的幅度,增强充电桩本体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安装在充电桩本体上的充电枪和用于将充电桩本体与充电枪进行电性连接的充电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充电枪和充电线的穿孔,所述充电枪和充电线设置在穿孔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充电枪和充电线内置在充电桩本体内,有效避免充电桩本体在升降过程中地埋仓的内侧壁与充电枪和充电线接触,导致充电枪和充电线损坏,提高充电枪和充电线的完整性,也减少了充电桩本体的占用面积。
21.可选的,所述台阶上沿地埋仓的开口的周向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底壁上连接有排水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充电桩本体从地埋仓伸出后,地面上如果存在积水,积水会流到第一台阶的排水槽内,并从排水槽上的排水管排出,提高充电桩的排水性能,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地埋仓内,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启动升降装置将充电桩本体从地埋仓伸出地面,然后使用者使用充电桩本体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当使用结束后,启动升降装置将充电桩本体进入到地埋仓内,从而有效避免充电桩长期风吹日晒,延长充电桩使用寿命;
25.2.当充电桩本体向地埋仓的底壁方向下降时,位于充电桩本体的活动设置的盖板先与台阶接触,盖板将地埋仓的开口密封,提高了地埋仓的密封性,然后充电桩本体继续下降,使得盖板与充电桩本体分离,有效避免盖板受到的外力传递到充电桩本体上,延长充电桩本体的使用寿命;
26.3.当充电桩本体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时,第二内杆开始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时,弹性件阻碍第二内杆与第二外杆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减缓充电桩本体上下振动的幅度,增强充电桩本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隐藏式充电桩隐藏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隐藏式充电桩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伸缩杆的局部剖视图。
30.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1.图5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充电桩本体;11、充电枪;12、充电线;13、穿孔;14、弧面;2、地埋仓;3、升降装置;31、双向丝杆;32、螺纹套筒;33、支撑杆;34、驱动源;35、滑动座;36、滑动杆;37、滑动槽;4、盖板;5、台阶;51、排水槽;52、排水管;6、第一伸缩杆;61、第一内杆;62、第一外杆;7、防脱部;71、固定板;72、限位槽;8、减振座;9、减振单元;91、第二伸缩杆;911、第二内杆;912、第二外杆;9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隐藏式充电桩。参照图1、图2,一种隐藏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和开设在地面上的地埋仓2。地埋仓2为内部中空并顶部开口的壳体,充电桩本体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地埋仓2内,地埋仓2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使充电桩本体1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装置3,充电桩本体1的正上方滑动安装有用于启闭地埋仓2的盖板4。
35.参照图2、图3,地埋仓2的上开口边缘设置有台阶5。盖板4活动放置在台阶5上。当充电桩本体1向地埋仓2的底壁方向下降时,位于充电桩本体1的活动设置的盖板4先与台阶5接触,盖板4将地埋仓2的开口密封,提高了地埋仓2的密封性,然后充电桩本体1继续下降,使得盖板4与充电桩本体1分离,有效避免盖板4受到的外力传递到充电桩本体1上,提高充电桩本体1的使用寿命。充电桩本体1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6,第一伸缩杆6包括第一内杆61和第一外杆62,第一外杆62焊接在充电桩本体1的顶壁上,第一内杆61同轴滑动穿设在第一外杆62远离充电桩本体1的一端,第一内杆61远离充电桩本体1的一端与盖板4焊接。地埋仓2的上方设置有台阶5。当充电桩本体1向地埋仓2的底壁方向下降时,当盖板4
与台阶5接触后,充电桩本体1继续下降的过程中,第一内杆61向远离第一外杆62的方向移动,限制盖板4只能沿竖直方向上滑动,有效避免盖板4在充电桩升降过程中与充电桩本体1发生相对位移,有效防止盖板4从充电桩本体1的顶壁上滑落,提高安全性。
36.为了有效防止充电桩本体1在升降过程中第一内杆61与第一外杆62分离。第一伸缩杆6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内杆61与第一外杆62分离的防脱部7,防脱部7包括固定板71和限位槽72,固定板与第一内杆61一体成型,固定板71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杆61靠近充电桩本体1的一端,第一外杆62内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板71并供固定板71沿限位槽72的深度方向滑动的限位槽72。当充电桩本体1在下降的过程中,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杆61上的固定板71沿第一外杆62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限位槽72内,从而将第一内杆61限制在第一外杆62的限位槽72内滑动。
37.参照图2,为了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地埋仓2内,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台阶5沿台阶5的周向开设有排水槽51,排水槽上开设有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的排水管52。当充电桩本体1从地埋仓2伸出后,地面上如果存在积水,地面上的积水会流到台阶5的排水槽51内,然后被排水槽51上的排水管52排出,提高充电桩的排水性能。
38.参照图2、图4,充电桩本体1的正下方安装有减振座8,减振座8上设有用于减缓充电桩本体1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减振单元9,减振单元9包括第二伸缩杆91和弹性件92,第二伸缩杆91包括第二内杆911和第二外杆912,第二外杆912焊接在减振座8的底壁上,第二内杆911同轴滑动穿设在第二外杆912远离减振座8的一端,弹性件92用于驱使充电桩本体1远离减振座8的底壁,弹性件92采用弹簧,弹簧套设在第二内杆911上。当充电桩本体1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时,第二内杆911开始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时,套设在第二内杆911上的弹性件92阻碍第二内杆911与第二外杆912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减缓充电桩本体1上下振动的幅度,增强充电桩本体1的稳定性。
39.参照图1,为了提高充电枪11和充电线12的完整性,也减少了充电桩本体1的占用面积。充电桩本体1包括安装在充电桩本体1上的充电枪11和用于将充电桩本体1与充电枪11进行电性连接的充电线12,充电桩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充电枪11和充电线12的穿孔13,充电枪11和充电线12均放置在穿孔13内。为了使充电线12更好的放置在穿孔13内,在穿孔13靠近减振座8的一端设置有向减振座8倾斜的弧面14。将充电枪11和充电线12内置在充电桩本体1内,有效避免充电桩本体1在升降过程中地埋仓2的内侧壁与充电枪11和充电线12接触,导致充电枪11和充电线12损坏。
40.参照图2、图5,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3包括双向丝杆31、两个螺纹套筒32和用于驱使双向丝杆31转动的驱动源34。双向丝杆31沿水平方向转动安装在地埋仓2的底壁上,两个螺纹套筒32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31两端,且旋向相反。在地埋仓2的底壁上焊接有滑动座35,滑动座35分别安装在每个螺纹套筒32的两侧上。螺纹套筒32上焊接有滑动杆36,滑动座35上开设有滑动槽37,滑动杆36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滑动槽37内。每个滑动杆36上均铰接有支撑杆33,支撑杆33的一端与滑动杆36铰接、另一端与减振座8的底壁铰接。螺纹套筒32上铰接的支撑杆33与相邻的支撑杆33的中部相互铰接。驱动源34采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与双向丝杆31同轴固定连接。当使用者使用充电桩本体1时,先启动驱动源34,驱动源34带动双向丝杆31转动,通过双向丝杆31与螺纹套筒32的螺纹连接,使两个螺纹套筒32相互靠近,从而使与螺纹套筒32铰接的支撑杆33向远离螺纹套筒32的方向转动,从
而使充电桩本体1向远离地埋仓2的底壁的方向移动,提升充电桩本体1方便。
41.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装置3也可以采用气缸,气缸固定安装在地埋仓2的底壁上,气缸的活塞杆与减振座8的底壁固定连接。通过气缸带动充电桩本体1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隐藏式充电桩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结束对充电桩本体1的使用后,启动驱动源34,驱动源34带动双向丝杆31转动,通过双向丝杆31与螺纹套筒32的螺纹连接,使两个螺纹套筒32相互远离,从而使与螺纹套筒32铰接的支撑杆33向靠近螺纹套筒32的方向转动,然后当盖板4与台阶5接触后,充电桩本体1继续下降直到完全进入到地埋仓2内,从而有效避免充电桩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下,提高充电桩使用寿命。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3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