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曲柄左右轴承跨距非对称设计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2.摩托车发动机就是将进入气缸中的燃料混合气点燃使其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变为机械能,并由曲轴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给摩托车后轮而变为车辆行驶动力的机械。摩托车发动机有着惯性力小、振动小、噪音低等优点。目前,部分摩托车发动机振动大,且摩托车发动机内的轴承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柄左右轴承跨距非对称设计的发动机,解决上述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曲柄左右轴承跨距非对称设计的发动机,包括cg箱体、回油挡板、链条导向槽和第一限位板;cg箱体包括链条导向板、链条张紧板、左曲轴箱体、右曲轴箱体,所述左曲轴箱体上设有回油挡板,所述链条导向槽设置在链条导向板上,所述链条张紧板上设有限位筋,所述左曲轴箱体上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左曲轴箱体上设有轴承推栓安装孔,所述左曲轴箱体与右曲轴箱体结构相同;
6.所述cg箱体内设有曲柄,所述曲柄包括左曲柄轴承和右曲柄轴承,所述左曲柄轴承包括第一连接块、左曲柄平衡块、左曲柄和左轴承,所述右曲柄轴承包括右曲柄平衡块、右曲柄和右轴承,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左曲柄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左曲柄平衡块相连接,所述左曲柄与左轴承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右曲柄平衡块与右曲柄相连接,所述右轴承与右曲柄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左轴承与轴承推栓相配合,所述轴承推栓设置在安装箱内,所述轴承推栓内设有弹簧,所述安装箱外侧设有轴承推栓压板,所述轴承推栓压板与弹簧相配合。
7.进一步地,所述左曲柄轴承跨距为50mm,所述右曲柄轴承跨距为42mm。
8.进一步地,所述左曲柄平衡块的厚度为17mm,所述右曲柄平衡块的厚度为18.5mm。
9.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推栓与左轴承接触的面为斜面。
10.进一步地,所述左轴承与左曲轴箱体之间采用过渡配合,所述右曲轴箱体与右轴承之间采用过渡配合。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左曲柄轴承跨距为50mm,左曲柄轴承跨距是从左曲柄平衡块与右曲柄平衡块之间空隙的中线到左轴承外边界之间的距离,右曲柄轴承跨距为42mm,右曲柄轴承跨距为左曲柄轴承跨距是从左曲柄平衡块与右曲柄平衡块之间空隙的中线到右轴承外边界之间的距离,为了防止因左右轴承跨距不对称,形成轴向窜动,且左右轴承与曲柄杆部均采用过盈配合,左曲柄平衡块的厚度为17mm,右曲柄平衡块的厚度为
18.5mm,通过将左曲柄平衡块的厚度设为17mm,右曲柄平衡块的厚度设为18.5mm,防止因左右轴承跨距不对称,导致左右曲轴配重不均匀,第一连接块与左曲柄相连接,第一连接块与左曲柄平衡块相连接,左曲柄与左轴承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右曲柄平衡块与右曲柄相连接,为了增加左曲柄杆强度,增加第一连接块的外径及厚度,使得曲柄强度高,曲柄不易变形和断裂,使用寿命长;左轴承与轴承推栓相配合,轴承推栓设置在安装箱内,轴承推栓内设有弹簧,安装箱外侧设有轴承推栓压板,轴承推栓压板与弹簧相配合,利用弹簧的弹力将轴承推栓向右推进,压紧左轴承,防止左曲柄轴向窜动;
12.采用优化后的曲柄连杆部件和轴承推栓,平衡率精确在30%,振动减小,提升整车骑行的舒适性,轴承使用寿命有效延长;曲柄连杆部件和轴承推栓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体内,减小了整个发动机的体积;配气机构采用链条传动,配气相位更加准确,点火效能时间控制好,发动机燃烧更充分,排放co、hc和nox更低(达到国四标准),性能更加突出;热机部分采用cb链条机结构,热效率达到40%左右;冷机部分采用cg齿轮传动,机械效率可达96%以上,发动机功率损失更小,扭矩输出更大,动力更强劲、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曲轴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曲轴箱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曲轴箱体、曲轴和右曲轴箱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轴承推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回油挡板;2、链条导向槽;3、第一限位板;4、轴承推栓安装孔;5、限位筋;601、左曲轴箱体;602、右曲轴箱体;7、左曲柄轴承;8、右曲柄轴承;9、左曲柄平衡块;10、右曲柄平衡块;11、第一连接块;12、左轴承;13、右轴承;14、左曲柄;15、右曲柄;16、左曲轴箱;17、弹簧;18、轴承推栓压板;19、轴承推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
‑
4所示,一种曲柄左右轴承跨距非对称设计的发动机,包括cg箱体、回油挡板1、链条导向槽2和第一限位板3;
21.cg箱体包括链条导向板、链条张紧板、左曲轴箱体601、右曲轴箱体602,所述左曲轴箱体601上设有回油挡板1,所述链条导向槽2设置在链条导向板上,所述链条张紧板上设有限位筋5,所述左曲轴箱体601上设有第一限位板3,所述左曲轴箱体601上设有轴承推栓安装孔4,所述左曲轴箱体601与右曲轴箱体602结构相同;
22.所述cg箱体内设有曲柄,所述曲柄包括左曲柄轴承7和右曲柄轴承8,所述左曲柄轴承7包括第一连接块11、左曲柄平衡块9、左曲柄14和左轴承12,所述右曲柄轴承8包括右曲柄平衡块10、右曲柄15和右轴承13,所述左曲柄轴承7跨距为50mm,左曲柄轴承7跨距是从
左曲柄平衡块9与右曲柄平衡块10之间空隙的中线到左轴承12外边界之间的距离,所述右曲柄轴承8跨距为42mm,右曲柄轴承8跨距为左曲柄轴承7跨距是从左曲柄平衡块9与右曲柄平衡块10之间空隙的中线到右轴承13外边界之间的距离,为了防止因左右轴承跨距不对称,形成轴向窜动,且左右轴承与曲柄杆部均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左曲柄平衡块9的厚度为17mm,所述右曲柄平衡块10的厚度为18.5mm,通过将左曲柄平衡块9的厚度设为17mm,右曲柄平衡块10的厚度设为18.5mm,防止因左右轴承跨距不对称,导致左右曲轴配重不均匀,所述第一连接块11与左曲柄14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1与左曲柄平衡块9相连接,所述左曲柄14与左轴承1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右曲柄平衡块10与右曲柄15相连接,为了增加左曲柄杆14强度,增加第一连接块11的外径及厚度,使得曲柄强度高,曲柄不易变形和断裂,使用寿命长;所述左轴承12与左曲轴箱体601之间采用过渡配合,所述右曲轴箱体602与右轴承13之间采用过渡配合,所述右轴承13与右曲柄15之间采用过盈配合;
23.所述左轴承12与轴承推栓19相配合,所述轴承推栓19设置在安装箱16内,所述轴承推栓19内设有弹簧17,所述安装箱16外侧设有轴承推栓压板18,所述轴承推栓压板18与弹簧17相配合,利用弹簧17的弹力将轴承推栓19向右推进,压紧左轴承12,防止左曲柄14轴向窜动,所述轴承推栓19与左轴承12接触的面为斜面。
2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左曲柄轴承7跨距为50mm,右曲柄轴承8跨距为42mm,为了防止因左右轴承跨距不对称,形成轴向窜动,且左右轴承与曲柄杆部均采用过盈配合,左曲柄平衡块9的厚度为17mm,右曲柄平衡块10的厚度为18.5mm,通过将左曲柄平衡块9的厚度设为17mm,右曲柄平衡块10的厚度设为18.5mm,防止因左右轴承跨距不对称,导致左右曲轴配重不均匀,第一连接块11与左曲柄14相连接,第一连接块11与左曲柄平衡块9相连接,左曲柄14与左轴承1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右曲柄平衡块10与右曲柄15相连接,为了增加左曲柄杆14强度,增加第一连接块11的外径及厚度,使得曲柄强度高,曲柄不易变形和断裂,使用寿命长;左轴承12与左曲轴箱体601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右曲轴箱体602与右轴承13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右轴承13与右曲柄15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左轴承12与轴承推栓19相配合,轴承推栓19设置在安装箱16内,轴承推栓19内设有弹簧17,安装箱16外侧设有轴承推栓压板18,轴承推栓压板18与弹簧17相配合,利用弹簧17的弹力将轴承推栓19向右推进,压紧左轴承12,防止左曲柄14轴向窜动,轴承推栓19与左轴承12接触的面为斜面。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做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