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土壤调节剂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调理剂是由农用保水剂及富含有机质、腐殖酸的天然泥炭或其他有机物为主要原料,辅以生物活性成分及营养元素组成,经科学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有极其显著的"保水、增肥、透气"三大土壤调理性能。能够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具有改良土壤,治理荒漠、保水抗旱,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恢复农作物原生态等功能,大幅度提高植树成活率和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林产品品质,恢复农林产品的天然风貌。完全无公害,无污染,无生物激素,不同于国际市场上各种化肥、农药、叶面肥和生物激素,是世界农林业种植的新型绿色生产资料。
3.当今土壤调理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充分混合,从而保证制得的土壤调理剂的物料均匀度,从而保证其使用效果,而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搅拌机对物料进行混合,但传统搅拌机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底层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仅对上层搅拌叶接触到的物料部分进行搅拌,且部分湿度较大的物料会发生粘壁情况,从而进一步影响物料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壤调节剂的混合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土壤调理剂制备时的原料混合均匀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调节剂的混合装置,包括主体筒,所述主体筒内腔设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底壁与主体筒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多个复位弹簧,所述混合筒内腔设有混合桨,所述主体筒内壁固定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混合筒内壁固定设有限位凸台,所述主体筒顶端中心处固定设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输出轴贯穿主体筒与混合桨顶端固定连接;
6.所述混合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端两侧壁均固定设有滑动凸块,所述筒体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内部活动设有遮挡板;
7.所述混合桨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底端外壁固定设有多根拌合叶片,所述传动杆顶部外壁固定设有两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传动杆一端固定设有滚轮;
8.所述限位凸台包括台板,所述台板纵向开设有下料通道,所述台板中部开设有环状的转向槽,所述转向槽内壁呈圆形阵列固定设有多个限位凸块。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电机一侧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贯穿主体筒且与主体筒内腔相连。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筒底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侧均匀
固定设有多根脚架杆。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口内径小于出料口内径,且出料口与通口中心点纵向对位设置。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通过滑动凸块与限位滑槽滑动设置,所述限位滑槽长度大于复位弹簧长度。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料通道形状设置为倒圆台状,所述限位凸块顶端设置为圆弧状。
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槽宽度大于滚轮宽度,且限位杆通过滚轮与转向槽滚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混合筒和限位凸台,传动电机工作带动混合桨在混合筒内腔做规则的圆周运动,期间拌合叶片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此外传动杆带动限位杆在转向槽内作圆周运动,经由滚轮在转向槽和限位凸块位置处的高度变化,以及复位弹簧对混合筒的位置限定,使得筒体经滑动凸块在限位滑槽位置进行上下的位置移动,产生的震荡使得筒体内壁及筒体底壁处无法被拌合叶片接触到位置的物料与筒体内壁脱落,使其与正处于拌合的物料同步搅拌,避免因物料湿度大造成的粘壁或底壁部分物料无法进行拌合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保证土壤调理剂混合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筒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凸台俯视图。
22.附图标记为:1主体筒、2混合筒、21筒体、22滑动凸块、23遮挡板、3复位弹簧、4混合桨、41传动杆、42拌合叶片、43限位杆、44滚轮、5限位滑槽、6限位凸台、61台板、62下料通道、63转向槽、64限位凸块、7传动电机、8进料斗、9脚架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调节剂的混合装置,包括主体筒1,所述主体筒1内腔设有混合筒2,所述混合筒2底壁与主体筒1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多个复位弹簧3,所述混合筒2内腔设有混合桨4,所述主体筒1内壁固定设有限位滑槽5,所述混合筒2内壁固定设有限位凸台6,所述主体筒1顶端中心处固定设有传动电机7,所述传动电机7输出轴贯穿主体筒1与混合桨4顶端固定连接;
25.所述混合筒2包括筒体21,所述筒体21顶端两侧壁均固定设有滑动凸块22,所述筒
体21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内部活动设有遮挡板23;
26.所述混合桨4包括传动杆41,所述传动杆41底端外壁固定设有多根拌合叶片42,所述传动杆41顶部外壁固定设有两根限位杆43,所述限位杆43远离传动杆41一端固定设有滚轮44;
27.所述限位凸台6包括台板61,所述台板61纵向开设有下料通道62,所述台板61中部开设有环状的转向槽63,所述转向槽63内壁呈圆形阵列固定设有多个限位凸块64。
2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电机7一侧设有进料斗8,所述进料斗8贯穿主体筒1且与主体筒1内腔相连;
29.所述主体筒1底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侧均匀固定设有多根脚架杆9,所述通口内径小于出料口内径,且出料口与通口中心点纵向对位设置,所述筒体21通过滑动凸块22与限位滑槽5滑动设置,所述限位滑槽5长度大于复位弹簧3长度,所述下料通道62形状设置为倒圆台状,所述限位凸块64顶端设置为圆弧状,所述转向槽63宽度大于滚轮44宽度,且限位杆43通过滚轮44与转向槽63滚动连接。
30.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
‑
5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者将待混合的物料经进料斗8倒入混合筒2内腔,随后传动电机7工作带动混合桨4在混合筒2内腔做规则的圆周运动,期间拌合叶片42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此外传动杆41带动限位杆43在转向槽63内作圆周运动,经由滚轮44在转向槽63和限位凸块64位置处的高度变化,以及复位弹簧3对混合筒2的位置限定,使得筒体21经滑动凸块22在限位滑槽5位置进行上下的位置移动,产生的震荡使得筒体21内壁及筒体21底壁处无法被拌合叶片42接触到位置的物料与筒体21内壁脱落,使其与正处于拌合的物料同步搅拌,待物料完全拌合均匀后,使用者开启遮挡板23,拌合好的物料经通口和出料口排出主体筒1,期间传动电机7可继续工作,经由限位杆43与限位凸台6的位置高度调节造成的震荡,使得拌合完全的物料可完全排离主体筒1。
32.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3.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4.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