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领域,特别涉及智能止鼾枕。
背景技术:
2.睡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使用的物品,睡枕是否适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睡眠质量。在日常生活动中打鼾是睡眠时的常见现象,它主要是因为口、鼻气道受到局部阻碍所造成的,导致睡眠质量不高,但是现有的人们一般都通过一些治疗方式和仪器以防止打鼾,例如手术治疗和各种药物治疗等,但是这种现有的治疗方式会给治疗者带来一定的风险,且效果不能长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止鼾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智能止鼾枕,包括透气面料层和舒适填充层,所述透气面料层和舒适填充层之间设有止鼾机构,所述止鼾机构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控制器、导线、充放气设备、导气管和气囊,所述止鼾机构的两侧设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块、连接块、压缩弹簧和卡块。
6.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后壁上都开设有线槽,所述上安装板的顶面开设有通透的方槽,所述上安装板的板内固定安装有对称的安装块。
7.优选的,所述下安装板的板内固定安装有对称的固定短杆,所述固定短杆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下安装板的板内固定安装有垫块,且垫块的固定短杆的前方,所述垫块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魔术贴。
8.优选的,所述充放气设备和控制器之间通过导线进行连接,所述气囊和充放气设备之间通过导气管进行连接,所述充放气设备卡在固定短杆之间,所述导线卡在线槽内,所述气囊贴合在魔术贴上。
9.优选的,所述对称的所述透气面料层的内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舒适填充层,所述上安装板的顶面固定安装在上方的舒适填充层的底面上,所述下安装板的底面固定安装在下方的舒适填充层的顶面上,所述下安装板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对称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卡接槽。
10.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板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对称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槽底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弹簧槽的槽口内固定安装有挡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止鼾机构,利用睡枕的物理功能来止鼾,当人在睡眠中打鼾时,通过控制器进行检测后控制充放气设备对气囊进行充气,并将人在睡眠时睡枕的颈部位置进行提高,在颈部位置提高后,使得下颚提升让人呼吸时气流变得通畅,以此来防
止人在睡眠时打鼾,并避免现有的治疗方式会带来的弊端,设置的卡接机构,便于止鼾机构的安装以及对气囊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鼾机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安装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安装板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机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19.图中:1、透气面料层;2、舒适填充层;3、止鼾机构;4、卡接机构;5、上安装板;6、下安装板;7、控制器;8、导线;9、充放气设备;10、导气管;11、气囊;12、线槽;13、安装块;14、方槽;15、固定短杆;16、凹槽;17、垫块;18、魔术贴;19、固定块;20、卡接槽;21、连接块;22、弹簧槽;23、压缩弹簧;24、卡块;25、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如图1所示,智能止鼾枕,包括透气面料层1和舒适填充层2,透气面料层1和舒适填充层2之间设有止鼾机构3,止鼾机构3包括上安装板5、下安装板6、控制器7、导线8、充放气设备9、导气管10和气囊11,止鼾机构3的两侧设有卡接机构4,卡接机构4包括固定块19、连接块21、压缩弹簧23和卡块24。
22.如图2
‑
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利用睡枕的物理功能来止鼾,当人在睡眠中打鼾时,通过控制器7进行检测后控制充放气设备9对气囊11进行充气,并将人在睡眠时睡枕的颈部位置进行提高,在颈部位置提高后,使得下颚提升让人呼吸时气流变得通畅,来避免人在睡眠时打鼾,上安装板5和下安装板6的后壁上都开设有线槽12,上安装板5的顶面开设有通透的方槽14,上安装板5的板内固定安装有对称的安装块13,下安装板6的板内固定安装有对称的固定短杆15,固定短杆15的顶端开设有凹槽16,下安装板6的板内固定安装有垫块17,且垫块17的固定短杆15的前方,垫块17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魔术贴18,充放气设备9和控制器7之间通过导线8进行连接,气囊11和充放气设备9之间通过导气管10进行连接,充放气设备9卡在固定短杆15之间,导线8卡在线槽12内,气囊11贴合在魔术贴18上,在进行使用之间,首先将控制器7置于下安装板6内安装的对称的固定短杆15之间,而后将导线8卡在下安装板6上所开设的线槽12内,并将气囊11贴合到垫块17顶面安装的魔术贴18上,在将上安装板5内所安装的安装块13的下端部位插入到固定短杆15上所开设的凹槽16内,这时的上安装板5与下安装板6将合并在一起,在人进行睡眠时将颈部枕在方槽14的上方也就是透气面料层1上,当控制器7在检测到人在睡眠时发出鼾声时,将由导线8控制充放气设备9通过导气管10对气囊11进行充气,当气囊11在充气的过程时,将从上安装板5上所开设的方槽14向上端顶动,以此将人睡眠时的颈部与透气面料层1接触的部位增高,并将颈部部位向上端台高,在颈部变高后下颚也将被抬升,并让人呼吸时空气变得流畅,并以此来防止人在睡眠
时出现打鼾的情况。
23.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止鼾机构3的安装以及对气囊11进行更换,对称的透气面料层1的内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舒适填充层2,上安装板5的顶面固定安装在上方的舒适填充层2的底面上,下安装板6的底面固定安装在下方的舒适填充层2的顶面上,下安装板6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对称的固定块19,固定块19上开设有卡接槽20,上安装板5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对称的连接块21,连接块21的两端开设有弹簧槽22,弹簧槽22的槽底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23,压缩弹簧2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卡块24,弹簧槽22的槽口内固定安装有挡环25,在上安装板5合并到下安装板6上时,连接块21两端的卡块24将受到固定块19的抵挡,弹簧槽22槽内安装的压缩弹簧23将做出缩进运动,并使得前端的卡块24进入到弹簧槽22内,而在上安装板5与下安装板6完全闭合后,卡块24将完全失去固定块19的抵挡,压缩弹簧23将在弹簧槽22内做出伸展运动,并将前端的卡块24抵出弹簧槽22使其进入到固定块19上所开设的卡接槽20,并穿过卡接槽20,且弹簧槽22内安装的挡环25是为了防护压缩弹簧23从弹簧槽22内弹出,至此,上安装板5和下安装板6完成安装,若是气囊11出现损坏则通过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将上安装板5和下安装板6分离,并对气囊11进行更换即可。
24.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