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边缘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边缘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2.玻璃在切割以后,为了防止操作人员被划伤以及便于后续的加工,需要在玻璃的边缘处进行倒角磨边。
3.现有公开号为cn111805347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玻璃深加工用的双边磨边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位于传动带两侧的磨轮组架,两个磨轮组架被装配用于沿工作台台面向工作台台面中心处翻转并锁止于任一角度,打磨通过传动带传递的玻璃侧边。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玻璃相对的两个侧边进行打磨,但是打磨玻璃的另外两个侧边时,需要人工将玻璃旋转90
°
,再利用该双边打磨机进行打磨,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边缘打磨装置,利用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对玻璃的动态支撑,实现对玻璃移动方向的改变,从而使玻璃的移动方向旋转90
°
,对玻璃的四个边均进行自动打磨,使用便捷且效率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玻璃边缘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料架和下料架,所述上料架与下料架相互垂直,所述上料架的两侧以及下料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打磨机;
8.所述上料架和下料架之间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机架以及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包括若干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二托架包括若干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横梁上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与第一滚轮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
9.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托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托架上固定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机构,所述传送带机构的传送方向与上料架的长度方向垂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人员将玻璃置于上料架上,玻璃经过上料架处的打磨机时将会对玻璃相对的两个侧边进行打磨,之后玻璃经过转向机构后进入到下料架上,并被下料架处的打磨机打磨剩余的两个侧边。玻璃从上料架上下来后首先受到第一托架的承接,待玻璃全部到达第一托架上后,第一托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下移,从而将玻璃置于第二托架上,并且此时龙门架随第一托架下移,从而使传送带机构抵接到玻璃上,使玻璃离开第二托架并进入到下料架上。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玻璃的四个边进行自动打磨,使用便捷且磨边效率高。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横梁的两
端与对应第一滑槽滑移配合,所述机架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与对应第二滑槽滑移配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若干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与第二连接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连接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与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均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连接架下侧与机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时第二弹簧支撑第一托架使第一托架高于第二托架,以便利用第一托架来承接玻璃,在第一托架承接到玻璃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移从而使第二托架与第一托架齐平,之后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并使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时将会使第二齿条带动第一托架下移,从而将玻璃转移到第二托架上,以便于将玻璃从第二托架转移到下料架上。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按照顺序升起第二托架并降下第一托架,保证第一托架将玻璃转移到第二托架过程的平稳性。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连接架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条,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机架靠近上料架的一侧滑移设置有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条,所述第四齿条上设置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铰接部上铰接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限位块靠近机架的一侧,所述推板与限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料架上的玻璃到达推板处时,玻璃将会使推板向靠近机架的方向翻转,从而使玻璃到达推板靠近机架的一侧。之后第一托架下降从而使玻璃转移到第二托架上,在此过程中经过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条的传动作用后,推板向靠近机架的方向移动并推动玻璃移动,从而对玻璃进行定位。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齿条上设置有滑轨,所述铰接部与滑轨滑移配合,所述铰接部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滑轨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部与第四齿条的相对位置可调,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玻璃。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板上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向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传送带机构将玻璃从第二托架上转移到下料架上的过程中,第一导向轮能够对玻璃进行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保证玻璃移动过程的稳定性。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板远离机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玻璃在上料架上移动并触碰到推板时,压力传感器能够感知压力并将压力变换转变为电信号,压力传感器将电信号传递到控制器后,控制器向驱动机构发出信号使驱动机构工作,驱动机构驱使第一托架上移,待玻璃被完全转移到第一托架上后,驱动机构驱使第一托架下移进而使传送带机构抵接到玻璃上。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自动感知玻璃的移动过程并对玻璃进行转移,进一步提高该打磨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与导向杆滑移配合的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轮,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移动架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杆上固定设置有调节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向轮能够为玻璃远离推板的一侧进行限位,保证玻璃定位的准确性,并且第二导向轮与机架的相对位置可调,有较高的通用性。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4.(1)本实用新型中玻璃可由第一托架转移到第二托架上,并且玻璃转移到第二托架上后可以利用传送带机构转移到下料架上,从而能够对玻璃的四个边均进行打磨,使用便捷且打磨效率高;
25.(2)本实用新型中玻璃可由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进行定位和引导,玻璃进入到下料架上的过程中更加准确、稳定。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轴测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侧视视角的剖视图,主要体现驱动机构的结构;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主要体现推板的结构。
31.附图标记:1、上料架;2、下料架;3、导轨;4、电机;5、螺纹杆;6、机架;7、第一托架;71、第一横梁;72、第一滚轮;73、第一连接架;8、第二托架;81、第二横梁;82、第二滚轮;83、第二连接架;9、第一气缸;10、第一弹簧;11、第一齿条;12、第二齿条;13、第一齿轮;14、第二弹簧;15、龙门架;16、传送带机构;17、第二齿轮;18、第三齿条;19、第三齿轮;20、第四齿条;21、滑轨;22、铰接部;23、锁紧螺栓;24、限位块;25、推板;26、第三弹簧;27、第一导向轮;28、导向杆;29、移动架;30、第二导向轮;31、调节螺杆;32、调节轮;33、打磨机。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3.参见附图1,一种玻璃边缘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上料架1和下料架2,上料架1与下料架2相互垂直,上料架1的两侧以及下料架2的两侧均设置有打磨机33以及驱动打磨机33移动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导轨3,打磨机33与对应的导轨3滑移配合,地面还固定设置有电机4,电机4轴端固定设置有螺纹杆5,螺纹杆5与对应打磨机33螺纹配合。
34.上料架1和下料架2之间设置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机架6以及第一托架7和第二托架8。参见附图2并结合附图3,第一托架7包括多个第一横梁71,机架6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第一横梁71的两端伸入对应的第一滑槽中并与对应的第一滑槽滑移配合,第一横梁71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72,第一滚轮72的轴线方向与上料架1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横梁7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73。
35.参见附图2并结合附图4,第二托架8包括多个第二横梁81,机架6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滑槽,第二横梁81的两端伸入对应的第二滑槽中并与对应的第二滑槽滑移配合,第二横梁81与第一横梁71交错设置,第二横梁81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滚轮82,第二滚轮82与第一滚轮72的轴线垂直,第二横梁8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83。
36.参见附图4,机架6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托架7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6上的四个第一气缸9,第一气缸9的活塞杆端与第二连接架8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气缸9的活塞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11,第一连接架7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
齿条12,机架6上转动设置有与第二齿条12啮合的第一齿轮13,第一连接架73下侧与机架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当玻璃在第一托架7上时第一齿轮13与第一齿条11部啮合,当第一气缸9驱动第二托架8上移并与第一托架7齐平时第一齿条11与第一齿轮13啮合,此时第一托架7将会下移。
37.第一托架7上固定设置有龙门架15,龙门架15上设置有传送带机构16,结合附图1,传送带机构16的传送方向与上料架1的长度方向垂直。当第一托架7下移从而将玻璃转移到第二托架8上时,龙门架15随第一托架7下移从而使传送带机构16抵接到玻璃上,并将玻璃转移到下料架2上。传送带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介绍。
38.结合附图5,机架6上转动设置有第二齿轮17,第一连接架73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二齿轮17啮合的第三齿条18,第二齿轮17同轴固定有第三齿轮19,机架6靠近上料架1的一侧滑移设置有与第三齿轮19啮合的第四齿条20。第四齿条20上设置有滑轨21,滑轨21上滑移设置有铰接部22,铰接部22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23,锁紧螺栓23与滑轨21抵接。铰接部22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24,铰接部22上铰接设置有推板25,推板25位于限位块24靠近机架6的一侧,推板25与限位块2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6,推板25靠近机架6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轮27。
39.推板25远离机架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机架6上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结合附图1,机架6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28,机架6上还设置有与导向杆28滑移配合的移动架29,移动架29上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轮30,机架6上转动设置有调节螺杆31,调节螺杆31与移动架29螺纹配合,调节螺杆31上固定设置有调节轮32。
4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操作人员将玻璃置于上料架1上并由上料架1处的打磨机33对玻璃的侧边进行打磨,之后玻璃被打磨机33传送到第一托架7上,第二托架8上升承接住玻璃后第一托架7下降,同时传送带机构16下降抵接到玻璃上,之后传送带机构16将玻璃转移到下料架2上并由下料架2上的两个打磨机33打磨另外两个侧边,打磨完后操作人员从下料架2处对玻璃进行下料。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3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