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公交车电池包用的抗冲击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4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公交车电池包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公交车电池包用的抗冲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动公交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选配合适的车载蓄电池或电缆供电设备提供电能驱动行驶的公交车。电动公交车主要是指纯电动公交车,全部使用电能行驶,该类产品噪音小,行驶稳定性高,并且实现零排放。现阶段,电池包是电电动公交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动公交车电池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电动公交车电池包进行抗冲击检测处理,现有的电动公交车电池包用的抗冲击检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3.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电动公交车电池包用的抗冲击检测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公交车电池包用的抗冲击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公交车电池包用的抗冲击检测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一侧的中心开设有与处理箱内周连通的升降轨道,且处理箱靠近升降轨道一侧的上半部开设有驱动槽,且升降轨道的内周设有与驱动槽连接的并用于调节使用高度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外周设有处于处理箱内周的并用于限位移动的导向组件,且导向组件两侧的中心均设有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且两个限位组件之间居中设有与导向组件顶部连接的并用于冲击检测的液压杆。
6.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处于升降轨道内周的升降丝杆、外周与升降轨道内周相适配的调节螺母座和底座与驱动槽内周底部连接的正反转电机,所述升降丝杆的外周套设有调节螺母座,且升降丝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升降轨道的内周转动连接,且升降丝杆的顶端贯穿处理箱并通过联轴器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7.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外周与处理箱内周相适配的支撑板和导向齿轮,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调节螺母座远离升降轨道的一侧连接,且支撑板远离调节螺母座一侧的中心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内周设有导向齿轮,且导向齿轮的中心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导向轴,且导向轴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槽内周的两侧连接。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中心与液压杆的固定端连接,且液压杆的驱动端贯穿支撑板并安装有冲击块,所述支撑板两侧的中心均开设有限位槽。
9.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上半部与对应的限位槽连接的中空柱和外周与中空柱空腔内周榫接的连接柱,所述中空柱的空腔内周与连接柱的顶端之间设有压簧,且连接柱的底端安装有压块。
10.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内周靠近导向齿轮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多个呈等距离分布并与导向齿轮相啮合的齿块,且处理箱的侧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电动公交车电池包用的抗冲击检测装置,通过正反转电机的工作,使输出轴通过升降丝杆由调节螺母座带动支撑板移动,调节冲击块与处理箱内周底部之间的距离,从而根据需要的检测高度进行调节;通过导向轮由齿块与处理箱相啮合,使支撑板作限位移动,从而降低支撑板移动发生偏差导致准确性下降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压簧的回复力作用,由连接柱带动压块移动,调节压块与中空柱之间的竖直距离,并通过压块与处理箱对电池包进行夹持限位,从而降低电池包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提高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该电动公交车电池包用的抗冲击检测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同时能够提高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15.图中:1处理箱、10箱门、11液压杆、21升降丝杆、22调节螺母座、23正反转电机、31支撑板、32导向轮、41中空柱、42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为了对电池包进行检测处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处理箱1一侧的中心开设有与处理箱1内周连通的升降轨道,且处理箱1靠近升降轨道一侧的上半部开设有驱动槽,且升降轨道的内周设有与驱动槽连接的并用于调节使用高度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外周设有处于处理箱1内周的并用于限位移动的导向组件,且导向组件两侧的中心均设有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处理箱1内周靠近导向齿轮3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多个呈等距离分布并与导向齿轮32相啮合的齿块,且处理箱1的侧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10,箱门10的外侧安装有把手且箱门10的中心嵌有便于对处理箱1内部进行观察的观察窗,且两个限位组件之间居中设有与导向组件顶部连接的并用于冲击检测的液压杆11,液压杆11可选为ymd

606型电动液压杆,液压杆11和正反转电机23均与外部的驱动电源电性连接,支撑板31顶部的中心与液压杆11的固定端连接,设有、安装等具体的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固定焊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且液压杆11的驱动端贯穿支撑板31并安装有冲击块,支撑板31两侧的中心均开设有限位槽,通过液压杆11的工作,由驱动端带动冲击块移动,从而通过冲击块与电池包待检测的位置进行冲击接触,完成抗冲击检测处理,为了检测的安全,可在处理箱1内周的底部安装灭火设备,以方便对检测过程中电池包因受力过大发生爆炸着火的情况进行处理。
18.为了据需要的检测高度进行调节,如图2所示,处于升降轨道内周的升降丝杆21的外周套设有外周与升降轨道内周相适配的调节螺母座22,且升降丝杆2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升降轨道的内周转动连接,且升降丝杆21的顶端贯穿处理箱1并通过联轴器与底座与
驱动槽内周底部连接的正反转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正反转电机23可选为zd型正反转电机,通过正反转电机23的工作,使输出轴通过升降丝杆21由调节螺母座22带动支撑板31移动,调节冲击块与处理箱1内周底部之间的距离,从而根据需要的检测高度进行调节。
19.为了降低支撑板31移动发生偏差导致准确性下降的可能性,如图2和图3所示,外周与处理箱1内周相适配的支撑板31的一侧与调节螺母座22远离升降轨道的一侧连接,且支撑板31远离调节螺母座22一侧的中心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内周设有导向齿轮32,且导向齿轮32的中心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导向轴,且导向轴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槽内周的两侧连接,通过导向轮32由齿块与处理箱1相啮合,使支撑板31作限位移动,从而降低移动发生偏差导致准确性下降的可能性。
20.为了降低电池包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提高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如图2所示,上半部与对应的限位槽连接的中空柱41和外周与中空柱41空腔内周榫接的连接柱42的顶端之间设有压簧,且连接柱42的底端安装有压块,通过压簧的回复力作用,由连接柱42带动压块移动,调节压块与中空柱41之间的竖直距离,并通过压块与处理箱1对电池包进行夹持限位,从而降低电池包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提高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
21.工作原理,该电动公交车电池包用的抗冲击检测装置,需要使用时,打开箱门10,将电池包(图中未示出)放置于处理箱1内周的底部,同时使电池包待检测的位置处于冲击块的下方,放置完成后,关闭箱门10并打开正反转电机23,通过正反转电机23的工作,使输出轴通过升降丝杆21由调节螺母座22带动支撑板31移动,调节冲击块与处理箱1内周底部之间的距离,从而根据需要的检测高度进行调节,在调节的过程中,通过导向轮32由齿块与处理箱1相啮合,使支撑板31作限位移动,从而降低移动发生偏差导致准确性下降的可能性,调节完成后,通过压簧的回复力作用,由连接柱42带动压块移动,调节压块与中空柱41之间的竖直距离,并通过压块与处理箱1对电池包进行夹持限位,从而降低电池包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提高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限位完成后,打开液压杆11,通过液压杆11的工作,由驱动端带动冲击块移动,从而通过冲击块与电池包待检测的位置进行冲击接触,完成抗冲击检测处理。
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2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