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0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传染病防护服。


背景技术:

2.防护服是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静电、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
3.但现有技术中常规采用的防护服,其袖口、脚踝口、以及脸部的开口处多通过松紧绳实现弹性收口,使用中密封性及舒适性不高,穿戴时间过长后会勒出较深的印痕,尤其头部位置,在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后其勒出的印痕会更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染病防护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染病防护服缺少应对护目镜束紧带紧勒的设计,导致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后头部及面部会勒出较深印痕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传染病防护服,包括一体式的防护服本体,防护服本体的袖口、脚踝口处均设有弹性收口部,防护服本体的头套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为桃心状,沿开口一周设有弹性收紧部,防护服本体的头套内沿开口一周设有用于缓冲收紧力的硅胶垫片,医务人员身穿防护服本体并佩戴口罩后,通过护目镜能将外露于开口中的面部皮肤全部密封包裹;防护服本体上从开口处竖直向下设有一道水气密封拉链;防护服本体的头套外沿水平向一周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护目镜束紧带的固定部,防护服本体的头套内沿水平向一周设有用于缓冲束紧力的海绵垫片。
6.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7.本防护服为一次性用品,使用过程中,袖口、脚踝口处的弹性收口部能对手腕及脚腕位置形成封闭包裹,弹性收紧部能对开口进行收紧,硅胶垫片能缓冲弹性收紧部对面部产生的收紧力,本防护服需要配合医用橡胶手套、口罩、护目镜一同使用,佩戴口罩后,通过护目镜能将外露于开口中的面部皮肤全部密封包裹,同时结合水气密封拉链能使防护服本体内形成封闭状态,固定部能对护目镜束紧带进行限位,海绵垫片能缓冲护目镜束紧带产生的束紧力。
8.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本方案中通过在防护服本体的头套外设置多个固定部,便于对护目镜的束紧带位置进行限位,从而有效防止其滑脱;
10.(2)本方案中通过在防护服本体的头套内设置海绵垫片,便于缓冲护目镜束紧带对头部产生的束紧力,从而有效防止长时间佩戴护目镜之后对头部及面部造成的勒痕,提高了舒适度。
11.进一步,袖口处的弹性收口部包括外袖口,外袖口上沿周向设有片状的第一松紧
绳,还包括设置在外袖口内壁上的内袖口,内袖口为喇叭式收口,内袖口为硅胶材质。内袖口能缓冲第一松紧绳产生的收紧力,同时通过与医务人员的手腕完全贴合,能进一步提高防护服本体内部空间的密封度。
12.进一步,脚踝口处的弹性收口部包括外脚踝口,外脚踝口上沿周向设有片状的第二松紧绳,还包括设置在外脚踝口内壁上的内脚踝口,内脚踝口为喇叭式收口,内脚踝口为硅胶材质。内脚踝口能缓冲第二松紧绳产生的收紧力,同时通过与医务人员的脚腕完全贴合,能进一步提高防护服本体内部空间的密封度,避免污染空气从脚踝口进入防护服内部空间。
13.进一步,固定部为u形卡块。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同时稳定性高。
14.进一步,防护服本体上胸口位置设有布片,布片与防护服本体共同构成收纳口袋。收纳口袋可用于放置一些随身用品。
15.进一步,防护服本体上位于腰间的位置设有片状的第三松紧绳。通过第三松紧绳对防护服的腰部位置进行收紧,方便实施医务工作。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染病防护服实施例的主视图;
17.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19.图4是图1中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防护服本体1、袖口2、脚踝口3、开口4、硅胶垫片5、水气密封拉链6、固定部7、海绵垫片8、外袖口9、第一松紧绳10、内袖口11、外脚踝口12、第二松紧绳13、内脚踝口14、收纳口袋15、第三松紧绳16。
22.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传染病防护服,包括一体式的防护服本体1,防护服本体1的袖口2、脚踝口3处均设置有特殊的弹性收口部。
23.如图3所示,袖口2处的弹性收口部包括外袖口9,外袖口9上沿周向缝制有片状的第一松紧绳10,还包括缝制在外袖口9内壁上的内袖口11,内袖口11为喇叭式收口,内袖口11为硅胶材质,第一松紧绳10的高度位置高于内袖口11的下边缘,从而用于缓冲第一松紧绳10对手腕产生的收紧力。
24.如图4所示,脚踝口3处的弹性收口部包括外脚踝口12,外脚踝口12上沿周向缝制有片状的第二松紧绳13,还包括缝制在外脚踝口12内壁上的内脚踝口14,内脚踝口14为喇叭式收口,内脚踝口14为硅胶材质,第二松紧绳13的高度位置高于内脚踝口14的下边缘,从而用于缓冲第二松紧绳13对脚腕产生的收紧力。
25.如图2所示,防护服本体1的头套上裁剪有开口4,开口4为桃心状,沿开口4一周设置有弹性收紧部,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收紧部优选为缝制在开口4一周的松紧绳,同时开口4做锁边处理,防护服本体1的头套内沿开口4一周缝制有用于缓冲收紧力的硅胶垫片5,医务人员身穿防护服本体1并佩戴口罩后,通过护目镜能将外露于开口4中的面部皮肤全部密封
包裹;防护服本体1上从开口4处竖直向下缝制有一道水气密封拉链6;防护服本体1的头套外沿水平向一周缝制有三个用于固定护目镜束紧带的固定部7,固定部7为塑料材质的u形卡块,防护服本体1的头套内沿水平向一周缝制有用于缓冲束紧力的海绵垫片8。
26.防护服本体1上胸口位置缝制有布片,布片与防护服本体1共同构成收纳口袋15,布片上裁剪有通口,通口上缝制有透明塑料板。
27.另外,防护服本体1上位于腰间的位置缝制有片状的第三松紧绳16。
28.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9.本防护服为一次性用品,使用时,拉开拉链进行穿着,然后调整袖口2及脚踝口3部位,通过内袖口11对手腕位置形成封闭包裹,同时将外袖口9上的第一松紧绳10压在内袖口11,通过内脚踝口14对脚腕位置形成封闭包裹,同时将外脚踝口12上的第二松紧绳13压在内脚踝口14上。
30.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防护服需要配合医用橡胶手套、口罩、护目镜一同使用,佩戴好口罩后,再佩戴护目镜,将护目镜束紧带放进u形卡块中,并调整位置及松紧度,通过护目镜能将外露于开口4中的面部皮肤全部密封包裹,将水气密封拉链6拉好,使防护服本体1内形成封闭状态;
31.另外日常工作中,可以将工作牌或者其他小物品放置于收纳口袋15。
3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传染病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的防护服本体,防护服本体的袖口、脚踝口处均设有弹性收口部,防护服本体的头套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为桃心状,沿开口一周设有弹性收紧部,防护服本体的头套内沿开口一周设有用于缓冲收紧力的硅胶垫片,医务人员身穿防护服本体并佩戴口罩后,通过护目镜能将外露于开口中的面部皮肤全部密封包裹;防护服本体上从开口处竖直向下设有一道水气密封拉链;防护服本体的头套外沿水平向一周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护目镜束紧带的固定部,防护服本体的头套内沿水平向一周设有用于缓冲束紧力的海绵垫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病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袖口处的弹性收口部包括外袖口,外袖口上沿周向设有片状的第一松紧绳,还包括设置在外袖口内壁上的内袖口,内袖口为喇叭式收口,内袖口为硅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染病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脚踝口处的弹性收口部包括外脚踝口,外脚踝口上沿周向设有片状的第二松紧绳,还包括设置在外脚踝口内壁上的内脚踝口,内脚踝口为喇叭式收口,内脚踝口为硅胶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染病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为u形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染病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防护服本体上胸口位置设有布片,布片与防护服本体共同构成收纳口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染病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防护服本体上位于腰间的位置设有片状的第三松紧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申请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传染病防护服,包括一体式的防护服本体,防护服本体的袖口、脚踝口处均设有弹性收口部,防护服本体的头套上开设有开口,沿开口一周设有弹性收紧部,防护服本体的头套内沿开口一周设有用于缓冲收紧力的硅胶垫片;防护服本体上从开口处竖直向下设有一道水气密封拉链;防护服本体的头套外沿水平向一周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护目镜束紧带的固定部,防护服本体的头套内沿水平向一周设有用于缓冲束紧力的海绵垫片。本方案主要应用在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护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染病防护服缺少应对护目镜束紧带紧勒的设计,导致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后会勒出较深印痕的问题。护目镜后会勒出较深印痕的问题。护目镜后会勒出较深印痕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荣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17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2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