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档案储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存放土地资源管理资料的储物柜。
背景技术:
2.国家档案局于1987年正式颁发了《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做了明确界定:档案库房(含胶片室、磁带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4~24℃,有设备的库房日变化幅度不超过2℃,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0%,有设备的库房日变化幅度不超过
±
5%,由此可见档案库房存储条件的严苛,这样才能有效保存纸质档案,现有装置不能对装置内部温湿度进行补偿,不便于储存纸质土地资源管理资料。
3.如公开号为:cn210783485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存放土地资源管理资料的储物柜,包括具有开口的柜体和设置在柜体上可以开合的柜门,所述柜体内部至少设置有一层置物台,底部设置与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排风扇位于柜体内侧,并在柜体内侧设置过滤罩笼罩排风扇以及出风口,所述柜体外侧设置有覆盖出风口的窗门,所述窗门一侧铰接在柜体上,另一侧与设置在柜体上的弹簧连接,用于存放土地资源管理资料的储物柜,在存放好资料并关闭柜门后,我们可以启动排风扇柜体内部的空气抽空,第一降低了空气的水分含量,减少潮腐,第二降低空气含氧量,降低氧化损坏,第三,还放置了生石灰作为干燥剂。如此,以较低的成本为土地资源管理资料提供一个干爽的存放空间。
4.基于上述,传统的用于存放土地资源管理资料的储物柜主要为柜体结构,一般未设置可以使密封箱体内部相对湿度补偿控制在45~60%的结构,未设置可以使箱体内部温度补偿控制在14~24℃的结构,不利于有效保存纸质档案,不能对箱体内部进行重复吸水干燥处理,部便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存放土地资源管理资料的储物柜,以解决传统的用于存放土地资源管理资料的储物柜主要为柜体结构,一般未设置可以使密封箱体内部相对湿度补偿控制在45~60%的结构,未设置可以使箱体内部温度补偿控制在14~24℃的结构,不利于有效保存纸质档案,不能对箱体内部进行重复吸水干燥处理,部便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存放土地资源管理资料的储物柜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用于存放土地资源管理资料的储物柜,包括密封箱体;
8.所述密封箱体为方形箱体结构,密封箱体底部设置有四组万向轮;
9.所述密封箱体包括握持横杆和橡胶封边,握持横杆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体顶部右侧,橡胶封边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体前端立面边缘处;
10.所述密封箱体内侧顶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右侧设置连接有温湿度传感
器;
11.所述密封箱体内部设置有分类储存结构;
12.所述密封箱体内部设置有温湿补偿组件。
13.进一步的,所述分类储存结构包括:
14.承接隔板,承接隔板垂直排列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体内侧立面处;
15.滚轮,滚轮固定连接于承接隔板顶部。
16.进一步的,所述分类储存结构还包括:
17.储存抽斗,储存抽斗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凹槽,储存抽斗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两组滚轮顶部;
18.卡片槽,卡片槽固定连接于储存抽斗前端立面处。
19.进一步的,所述分类储存结构还包括:
20.资料分类卡,资料分类卡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卡片槽内侧;
21.弧形拉手,弧形拉手固定连接于储存抽斗前端立面处;
22.通风槽,通风槽垂直贯穿于承接隔板内部。
23.进一步的,所述温湿补偿组件包括:
24.盘绕加热丝,盘绕加热丝铺设于密封箱体内侧底面;
25.回流风扇,回流风扇设置于盘绕加热丝上方;
26.加湿器,加湿器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体后端立面处;
27.储水桶,储水桶固定连接于加湿器顶部。
28.进一步的,所述温湿补偿组件还包括:
29.干燥管,干燥管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体左侧立面处;
30.l型折板,l型折板固定连接于干燥管顶面。
31.进一步的,所述温湿补偿组件还包括:
32.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固定连接于l型折板左侧立面处;
33.干燥筒,干燥筒通过铰连接设置于干燥管左端内侧。
34.进一步的,所述温湿补偿组件还包括:
35.隔片,隔片固定连接于干燥筒内侧;
36.中联轴,中联轴垂直固定连接于隔片中部,其顶部与步进电机同轴连接。
37.进一步的,所述温湿补偿组件还包括:
38.硅胶干燥剂,硅胶干燥剂设置于干燥筒内部;
39.弧形加热片,弧形加热片固定连接于干燥管左端,其内曲侧面与干燥筒外曲侧面滑动接触;
40.防水板,防水板固定连接于干燥管左端内侧顶面,防水板中部设置有空心管套接于中联轴外侧。
41.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湿补偿组件,可以通过定时将储水桶内部倒入清水,可以在密封箱体内部湿度低于额定数值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加湿器与回流风扇同步运行,可以对密封箱体内部进行加湿补偿,可以通过与干燥管配合可以使密封箱体内部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在冬季档案室温度低于额定数值后,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盘绕加热丝运行
与回流风扇同步运行使箱体内部温度控制在14~24℃,便于有效保存纸质档案。
4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干燥管,通过控制器右侧的温湿度传感器对箱体内部进行湿度检测后,在湿度高于额定数值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弧形加热片运行,通过弧形加热片加热至一百二十摄氏度,可以对其内侧滑动接触的干燥筒进行加热,可以使干燥筒内部左半部分硅胶干燥剂进行加热去除水蒸气实现再生,定时加热结束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转轴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干燥筒左侧加热处理后的硅胶干燥剂转动至干燥管内侧,同时使经隔片分隔的吸水后的干燥剂转移出干燥管,可以通过干燥管对密封箱体内部进行重复吸水干燥处理。
44.3、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分类储存结构,通过将将资料分类后放置进储存抽斗内部,将储存抽斗前端放置的资料分类卡填写上资料种类,便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附图说明
45.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箱体前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箱体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7.图3是本实用新型承接隔板的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48.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箱体后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9.图5是本实用新型干燥管的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5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51.1、密封箱体;
52.101、握持横杆;102、橡胶封边;
53.2、控制器;
54.201、温湿度传感器;
55.3、承接隔板;
56.301、滚轮;302、储存抽斗;3021、卡片槽;3022、资料分类卡;3023、弧形拉手;303、通风槽;
57.4、盘绕加热丝;
58.401、回流风扇;
59.5、加湿器;
60.501、储水桶;
61.6、干燥管;
62.601、l型折板;602、步进电机;603、干燥筒;6031、隔片;6032、中联轴;6033、硅胶干燥剂;604、弧形加热片;605、防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6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6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
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6.实施例:
67.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6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存放土地资源管理资料的储物柜,包括密封箱体1;
69.密封箱体1为方形箱体结构,密封箱体1底部设置有四组万向轮;
70.密封箱体1包括握持横杆101和橡胶封边102,握持横杆101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体1顶部右侧,橡胶封边102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体1前端立面边缘处;
71.密封箱体1内侧顶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控制器2右侧设置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201;
72.密封箱体1内部设置有分类储存结构;
73.密封箱体1内部设置有温湿补偿组件。
74.分类储存结构包括:
75.承接隔板3,承接隔板3垂直排列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体1内侧立面处;
76.滚轮301,滚轮301固定连接于承接隔板3顶部。
77.其中,如图4所示,温湿补偿组件包括:
78.盘绕加热丝4,盘绕加热丝4铺设于密封箱体1内侧底面;
79.回流风扇401,回流风扇401设置于盘绕加热丝4上方,回流风扇401数量设置为二组,其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体1内侧左右立面处;
80.加湿器5,加湿器5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体1后端立面处;
81.储水桶501,储水桶501固定连接于加湿器5顶部,通过定时将储水桶501内部倒入清水,可以在密封箱体1内部湿度低于额定数值后,通过控制器2控制加湿器5与回流风扇401同步运行,可以对密封箱体1内部进行加湿补偿,通过与干燥管6配合可以使密封箱体1内部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冬季档案室温度低于额定数值后,可以通过控制器2控制盘绕加热丝4运行与回流风扇401同步运行使箱体内部温度控制在14~24℃,便于有效保存纸质档案。
82.温湿补偿组件还包括:
83.干燥管6,干燥管6固定连接于密封箱体1左侧立面处,干燥管6为方形管状结构;
84.l型折板601,l型折板601固定连接于干燥管6顶面。
85.其中,如图5所示,温湿补偿组件包括:
86.步进电机602,步进电机602固定连接于l型折板601左侧立面处;
87.干燥筒603,干燥筒603通过铰连接设置于干燥管6左端内侧。
88.隔片6031,隔片6031固定连接于干燥筒603内侧;
89.中联轴6032,中联轴6032垂直固定连接于隔片6031中部,其顶部与步进电机602同轴连接;
90.硅胶干燥剂6033,硅胶干燥剂6033设置于干燥筒603内部,硅胶干燥剂6033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硅胶属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nh2o,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硅胶的化学组份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它同类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硅胶干燥剂6033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优点;
91.弧形加热片604,弧形加热片604固定连接于干燥管6左端,其内曲侧面与干燥筒603外曲侧面滑动接触;
92.防水板605,防水板605固定连接于干燥管6左端内侧顶面,防水板605中部设置有空心管套接于中联轴6032外侧,通过控制器2右侧的温湿度传感器201对箱体内部进行湿度检测后,在湿度高于额定数值后,通过控制器2控制弧形加热片604运行,通过弧形加热片604加热至一百二十摄氏度,可以对其内侧滑动接触的干燥筒603进行加热,可以使干燥筒603内部左半部分硅胶干燥剂6033进行加热去除水蒸气实现再生,定时加热结束后通过控制器2控制步进电机602转轴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干燥筒603左侧加热处理后的硅胶干燥剂6033转动至干燥管6内侧,同时使经隔片6031分隔的吸水后的干燥剂转移出干燥管6,可以通过干燥管6对密封箱体1内部进行吸水干燥处理。
93.其中,如图3所示,分类储存结构还包括:
94.储存抽斗302,储存抽斗302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凹槽,储存抽斗302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两组滚轮301顶部;
95.卡片槽3021,卡片槽3021固定连接于储存抽斗302前端立面处;
96.资料分类卡3022,资料分类卡3022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卡片槽3021内侧;
97.弧形拉手3023,弧形拉手3023固定连接于储存抽斗302前端立面处;
98.通风槽303,通风槽303垂直贯穿于承接隔板3内部,将资料分类后放置进储存抽斗302内部,将储存抽斗302前端放置的资料分类卡3022填写上资料种类,便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9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到的温湿度传感器201(型号为sht71)可通过私人订制或市场购买获得。
100.在另一实施例中,防水板605外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胶质封圈,可以在防水板605底边与隔片6031对齐后,通过胶质封圈提高防水板605与隔片6031接触部分的密封性。
101.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102.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将土地资源管理资料进行分类后,放置进不同的储存抽斗302内部,将储存抽斗302前端放置的资料分类卡3022填写上资料种类,便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通过控制器2右侧的温湿度传感器201对箱体内部进行湿度检测后,在湿度高于额定数值后,通过控制器2控制弧形加热片604运行,通过弧形加热片604加热至一百二十摄氏度,可以对其内侧滑动接触的干燥筒603进行加热,可以使干燥筒603内部左半部分硅胶干燥剂6033进行加热去除水蒸气实现再生,定时加热结束后通过控制器2控制步进电机602
转轴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干燥筒603左侧加热处理后的硅胶干燥剂6033转动至干燥管6内侧,同时使经隔片6031分隔的吸水后的干燥剂转移出干燥管6,可以通过干燥管6对密封箱体1内部进行吸水干燥处理,定时将储水桶501内部倒入清水,可以在密封箱体1内部湿度低于额定数值后,通过控制器2控制加湿器5与回流风扇401同步运行,可以对密封箱体1内部进行加湿补偿,通过与干燥管6配合可以使密封箱体1内部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冬季档案室温度低于额定数值后,可以通过控制器2控制盘绕加热丝4运行与回流风扇401同步运行使箱体内部温度控制在14~24℃,便于有效保存纸质档案。
103.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10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