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车载冲浪板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车载冲浪板固定架。


背景技术:

2.冲浪是一种以海浪为动力的极限运动,冲浪板是人们用于冲浪的运动器材。现有的冲浪板一般长1.5~2.7米、宽约60厘米、厚7~ 10厘米,板轻而平,前后两端稍窄小,后下方有能起一定稳定作用的尾鳍,一般的重量未11~26公斤。
3.由于冲浪板体积较大,不方便运输,并且运输过程中容易使冲浪板表面磨损擦伤,因此,急需一种可通过自行车方便运输冲浪板和船桨的固定架。
4.现有公告号为cn2061252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浪板车载固定架,包括架体,该架体包括连接件和至少两根管件,该连接件的一端为用于与运输冲浪板的车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另一端为与各管件连接的第二连接端,而各管件的一端为连接部,该连接部的自由端分别与第二连接端转动连接并通过紧固件锁定,另一端弯曲而形成用于装在冲浪板的装在部,此外,各管件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冲浪板的固定结构。使用时,将冲浪板放置于管件上,并通过紧固件进行锁定。
5.但上述的固定架存在以下缺点:仅能在固定架上放置冲浪板进行运输,而无法同时运输划桨,存在功能性较少、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车载冲浪板固定架,具有多功能性、使用方便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车载冲浪板固定架,包括有架体,架体包括有水平的连接件和若干放置架,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扣,若干放置架固定安装于连接件上,连接件上还设置有搁置架,搁置架通过安装条焊接固定于连接件上,搁置架与连接件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运输冲浪板和划桨时,可先把架体通过连接件安装于自行车上,连接扣套接于自行车车管上进行固定,将冲浪板放置于放置架上、划桨可插入放置于插接间隙中,也可将划桨放置于搁置架上,并通过绳索进行捆绑固定。如此,使用者在运输携带过程中,可同时搬运冲浪板和划桨,无需多次往返搬运,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多功能的效果,使用时也较方便。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放置架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柱,放置架通过固定柱固定安装于连接件上。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柱设置为偏心凸柱。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搁置架整体呈长方形框架,搁置架的一端相对搁置架的主体上翘。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放置架设置为两个,搁置架上翘的一端抵接于其中
一个偏心凸柱的凸起端侧壁,搁置架的另一端抵接于另一个偏心凸柱的凸起端侧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搁置架上翘的一端抵于其中一个偏心凸柱的凸起侧壁,将搁置架平坦的另一端抵于另一个偏心凸柱的凸起侧壁,如此,使得搁置架在安装固定后较平稳,行驶过程中不易晃动,且在前后位置也进行了限制。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放置架的下端设置为中空的u形管, u形管内设置有弹性伸缩绳,弹性伸缩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u形管内,弹性伸缩绳的另一端伸出u形管且设置有挂钩,放置架的外壁还设置有挂架,挂钩拉出后钩于挂架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把冲浪板放置于放置架上后,将挂钩向外拉出,使得弹性伸缩绳伸长,挂钩挂于挂架上,如此,弹性伸缩绳即可对冲浪板起到紧固作用,防止冲浪板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抖动而脱离放置架。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放置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挂架,挂架分别设置于放置架上远离挂钩的一端、靠近挂钩的一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冲浪板的尺寸大小不同,使用者可选择适当的挂架将挂钩挂于合适的挂架上,以保证弹性伸缩绳捆紧冲浪板的稳定性。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安装条包括有前侧安装条和后侧安装条,后侧安装条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相对连接件倾斜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架安装时,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于自行车后轮轮轴上,如此,即可对架体起到支撑作用。
2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搁置架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划桨固定座,划桨固定座上开设有嵌入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还可将划桨倾斜地安装于划桨固定座上,划桨手柄嵌入于嵌入槽中固定,一方面,所占空间较小,另一方面安装较牢固且无需外物困紧固定。
2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嵌入槽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条防滑凸条。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划桨嵌入于嵌入槽中后,划桨侧壁与防滑凸条相抵,如此,即可起到较好的防滑效果。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采用在架体上设置放置架和搁置架的方式,使用者在运输携带过程中,可同时搬运冲浪板和划桨,无需多次往返搬运,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多功能的效果,使用时也较方便;
26.2.采用偏心凸柱对搁置板进行安装位置的限制,在安装固定后较平稳,行驶过程中不易晃动;
27.3.采用在搁置架上设置若干个划桨固定座的方式,划桨固定后,一方面,所占空间较小,另一方面安装较牢固且无需外物困紧固定。
附图说明
28.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29.图2是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30.图3是实施例一中放置架的剖视图。
31.图4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32.图5是实施例二的搁置架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33.图中:1、连接件;11、连接扣;12、前侧安装条;13、后侧安装条;14、支撑杆;2、放置架;21、偏心凸柱;22、u形管;23、挂架;3、搁置架;4、插接间隙;5、弹性伸缩绳;51、挂钩;6、划桨固定座;61、嵌入槽;62、防滑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35.实施例一:
36.一种自行车车载冲浪板固定架,如图1

3所示,包括有架体,架体包括有水平设置的连接件1,连接件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放置架2,连接件1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扣11,放置架2设置为两个,两个放置架2固定安装于连接件1上,连接件1上还设置有搁置架3,搁置架 3整体呈长方形框架,搁置架3的一端相对搁置架3的主体上翘,搁置架3通过前后两个安装条焊接固定于连接件1上,搁置架3与连接件1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4。
37.如图2所示,安装条包括有前侧安装条12和后侧安装条13,后侧安装条13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 相对连接件1倾斜设置,固定架安装时,支撑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于自行车后轮轮轴上,如此,即可对架体起到支撑作用。
38.如图2所示,放置架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设置为偏心凸柱21,放置架2通过固定柱固定安装于连接件1上。搁置架3上翘的一端抵接于其中一个偏心凸柱21的凸起端侧壁,搁置架3的另一端抵接于另一个偏心凸柱21的凸起端侧壁。将搁置架3上翘的一端抵于其中一个偏心凸柱21的凸起侧壁,将搁置架3平坦的另一端抵于另一个偏心凸柱21的凸起侧壁,如此,使得搁置架3在安装固定后较平稳,行驶过程中不易晃动,且在前后位置也进行了限制。
39.如图3所示,放置架2的下端设置为中空的u形管22,u形管 22内设置有弹性伸缩绳5,弹性伸缩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u形管 22内,弹性伸缩绳5的另一端伸出u形管22且设置有挂钩51,放置架2的外壁还设置有若干个挂架23,挂架23分别设置于放置架2上远离挂钩51的一端、靠近挂钩51的一端,挂钩51拉出后钩于挂架 23上。
40.当把冲浪板放置于放置架2上后,将挂钩51向外拉出,使得弹性伸缩绳5伸长,挂钩51挂于挂架23上,如此,弹性伸缩绳5即可对冲浪板起到紧固作用,防止冲浪板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抖动而脱离放置架2。根据冲浪板的尺寸大小不同,使用者可选择适当的挂架23,将挂钩51挂于合适的挂架23上,以保证弹性伸缩绳5困紧冲浪板的稳定性。
41.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为:用户在运输冲浪板和划桨时,可先把架体通过连接后安装于自行车上,连接扣11套接于自行车车管上进行固定,将冲浪板放置于放置架2上、划桨可插入放置于插接间隙4中,也可将划桨放置于搁置架3上,并通过绳索进行捆绑固定。如此,使用者在运输携带过程中,可同时搬运冲浪板和划桨,无需多次往返搬运,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多功能的效果,使用时也较方便。
42.实施例二:
43.一种自行车车载冲浪板固定架,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搁置架3上还设置有两个划桨固定座6,划桨固定座6上开设有嵌入槽61,嵌入槽61的两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条防滑凸条62。
44.用户还可将划桨倾斜地安装于划桨固定座6上,划桨手柄嵌入于嵌入槽61中固定,一方面,所占空间较小,另一方面安装较牢固且无需外物困紧固定,当划桨嵌入于嵌入槽61中后,划桨侧壁与防滑凸条62相抵,如此,即可起到较好的防滑效果。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1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