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系统用进水管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5



1.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供热系统用进水管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供热系统是指由锅炉房机组、热源供热管网、热转换设施以及热用户组成的系统,在水源进入到供热系统前,需要对水中携带的杂质进行过滤。但是,现有的供热系统用进水管过滤装置往往是由简单的带有滤网的管道构成的,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清理,而且不能让在装置运转的过程中进行更换,降低了装置的更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更换组件便于对过滤网板进行更换的同时不影响装置的运转,从而提高装置工作效率的供热系统用进水管过滤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供热系统用进水管过滤装置,包括缓冲箱、进水管、出水管、更换组件、支撑组件和过滤网板,所述进水管连接于缓冲箱一端,所述出水管连接于缓冲箱远离进水管的一端,所述更换组件设于缓冲箱与进水箱相邻的侧面上,所述支撑组件对称设于缓冲箱的内侧壁上,所述过滤网板可移动设于支撑组件上;所述更换组件包括通孔、转轴、转板、延长板、稳固板、螺杆、连接件、连接杆和拉杆,所述通孔对称设于缓冲箱与进水管相邻的侧面上,所述转轴可转动设于缓冲箱的侧面上且设于通孔下方,所述转板套接于转轴上且设于通孔内,所述延长板对称设于缓冲箱的侧面上端且设于转板上方,所述稳固板对称设于缓冲箱的下端且设于转板下方,所述螺杆可移动贯穿于延长板,所述连接件设于螺杆下,所述连接杆一端可转动连接于连接件下且另一端可移动贯穿于稳固板,所述拉杆一端铰接于连接杆且另一端连接于转轴,当需要更换过滤网板时,转动螺杆,螺杆通过连接件带着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带着拉杆向下转动,拉杆带着转轴转动,转轴带着转板向远离缓冲箱的方向转动,使转板转离通孔,将新的过滤网板从下端的通孔放入缓冲箱内,向上推动新的过滤网板,利用支撑组件将新的过滤网板支撑住,然后从上端的通孔将旧的过滤网板取出,实现对过滤网板的更换过程,通过更换组件的设置,在不影响装置运转的过程中实现对过滤网板更换,避免过滤网板长时间使用影响过滤效果。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凹槽、扭簧和支撑板,所述凹槽对称设于缓冲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扭簧设于凹槽内,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扭簧,在向上推动新的过滤网板的过程中,新的过滤网板将支撑板压到凹槽内,当新的过滤网板移至支撑杆的上方时,通过扭簧的扭力将支撑板带出凹槽内,实现对新的过滤网板的支撑作用。
6.进一步地,所述转板上端与缓冲箱之间设有垫块,所述垫块设于通孔内,使转板在闭合时,增强转板与缓冲箱侧面的密封性,避免水从缓冲箱与转板的缝隙之间流出。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宽度小于凹槽的宽度,防止过滤网板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受到支撑板的阻碍。
8.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热系统用进水管过滤装置,通过转动螺杆,螺杆通过连接件带着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带着拉杆向下转动,拉杆带着转轴转动,转轴带着转板向远离缓冲箱的方向转动,使转板转离通孔,将新的过滤网板从下端的通孔放入缓冲箱内,向上推动新的过滤网板,新的过滤网板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将支撑板压到凹槽内,当新的过滤网板移至支撑杆的上方时,通过扭簧的扭力将支撑板带出凹槽内,利用支撑组件将新的过滤网板支撑住,然后从上端的通孔将旧的过滤网板取出,实现对过滤网板的更换过程,通过更换组件的设置,在不影响装置运转的过程中实现对过滤网板更换,避免过滤网板长时间使用影响过滤效果,通过在向上推动新的过滤网板的过程中,新的过滤网板将支撑板压到凹槽内,当新的过滤网板移至支撑杆的上方时,通过扭簧的扭力将支撑板带出凹槽内,实现对新的过滤网板的支撑作用,通过垫块的设置,使转板在闭合时,增强转板与缓冲箱侧面的密封性,避免水从缓冲箱与转板的缝隙之间流出,通过支撑板的宽度小于凹槽的宽度,防止过滤网板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受到支撑板的阻碍。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供热系统用进水管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供热系统用进水管过滤装置的侧视图。
11.其中,1、缓冲箱,2、进水管,3、出水管,4、更换组件,5、支撑组件,6、过滤网板,7、通孔,8、转轴,9、转板,10、延长板,11、稳固板,12、螺杆,13、连接件,14、连接杆,15、拉杆,16、凹槽,17、扭簧,18、支撑板,19、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4.如图1

2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供热系统用进水管过滤装置,包括缓冲箱1、进水管2、出水管3、更换组件4、支撑组件5和过滤网板6,所述进水管2连接于缓冲箱1一端,所述出水管3连接于缓冲箱1远离进水管2的一端,所述更换组件4设于缓冲箱1与进水箱相邻的侧面上,所述支撑组件5对称设于缓冲箱1的内侧壁上,所述过滤网板6可移动设于支撑组件5上;所述更换组件4包括通孔7、转轴8、转板9、延长板10、稳固板11、螺杆12、连接件13、连接杆14和拉杆15,所述通孔7对称设于缓冲箱1与进水管2相邻的侧面上,所述转轴8可转动设于缓冲箱1的侧面上且设于通孔7下方,所述转板9套接于转轴8上且设于通孔7内,所述延长
板10对称设于缓冲箱1的侧面上端且设于转板9上方,所述稳固板11对称设于缓冲箱1的下端且设于转板9下方,所述螺杆12可移动贯穿于延长板10,所述连接件13设于螺杆12下,所述连接杆14一端可转动连接于连接件13下且另一端可移动贯穿于稳固板11,所述拉杆15一端铰接于连接杆14且另一端连接于转轴8。
15.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凹槽16、扭簧17和支撑板18,所述凹槽16对称设于缓冲箱1的内侧壁上,所述扭簧17设于凹槽16内,所述支撑板18连接于扭簧17。
16.所述转板9上端与缓冲箱1之间设有垫块19,所述垫块19设于通孔7内。
17.所述支撑板18的宽度小于凹槽16的宽度。
18.具体使用时,当需要更换过滤网板6时,转动螺杆12,螺杆12通过连接件13带着连接杆14向下移动,连接杆14带着拉杆15向下转动,拉杆15带着转轴8转动,转轴8带着转板9向远离缓冲箱1的方向转动,使转板9转离通孔7,将新的过滤网板6从下端的通孔7放入缓冲箱1内,向上推动新的过滤网板6,新的过滤网板6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将支撑板18压到凹槽16内,当新的过滤网板6移至支撑杆的上方时,通过扭簧17的扭力将支撑板18带出凹槽16内,利用支撑组件5将新的过滤网板6支撑住,然后从上端的通孔7将旧的过滤网板6取出,实现对过滤网板6的更换过程。
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1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