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剥线机。
背景技术:
2.电器设备内部会使用线材,线材包括两条以上的线芯、套设在每一条线芯侧部的保护皮及包覆在所有线芯保护皮侧部的外层护皮,线材与电器元件连接时,需要首先去除靠近线材端部的外层护皮,以方便后续线芯与电器元件的连接。
3.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去除靠近线材端部外层护皮的设备,更进一步地,线材去除外层护皮需要进行大批量的加工,亦有必要设计一种有利于作业人员操作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剥线机,斜面部及其上的夹持组件和切割组件布局符合人体工学,方便作业人员的操作,本新型的剥线机能够用于线材的剥皮作业。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新型的剥线机,包括具有斜面部的底架组件、均设置在斜面部上的夹持组件及位于夹持组件后部的切割组件,斜面部的高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加;
7.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斜面部上的定夹块、与定夹块相对的动夹块及用于带动动夹块靠近定夹块或远离定夹块的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设置在斜面部上并与动夹块连接;
8.所述切割组件包括设置在斜面部上的第一切刀、与第一切刀相对的第二切刀、用于带动第二切刀靠近第一切刀或者远离第一切刀的第二驱动器及用于带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相对于夹持组件前后移动的第三驱动器。
9.所述底架组件包括水平基板、连接在水平基板前部边缘且向前上方倾斜延伸的立板及连接在立板上部且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安装板;
10.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构成斜面部,夹持组件和切割组件均设置在安装板上。
11.所述底架组件包括设置在水平基板和安装板之间的支撑板。
12.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移动板;
13.所述第三驱动器与移动板连接并用于带动移动板相对于夹持组件前后移动,移动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座及与第一安装座相对的第二安装座;
14.所述第一切刀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第二切刀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上,第二驱动器设置在移动板上并与第二安装座连接。
15.所述第三驱动器为第三气缸;
16.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位于第三气缸后部的竖板;
17.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竖板固接,第三气缸的前部与移动板固接。
18.所述移动板底部设有导向块;
19.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组分别为导向块两侧的导向条。
20.所述第一驱动器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动夹块固接。
21.所述第二驱动器为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切刀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3.本实用新型中的斜面部及其上的夹持组件和切割组件布局符合人体工学,方便作业人员的操作,本新型的剥线机能够用于线材的剥皮作业。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参见图1
‑
2,本新型的剥线机,包括具有斜面部1的底架组件、均设置在斜面部1上的夹持组件及位于夹持组件后部的切割组件,斜面部1的高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加;
28.本新型的剥线机使用时,作业人员位于底架组件的前方,相较于将夹持组件和切割组件水平排布,本实用新型中的斜面部1及其上的夹持组件和切割组件布局符合人体工学,方便作业人员的操作。
29.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斜面部1上的定夹块2、与定夹块2相对的动夹块3及用于带动动夹块3靠近定夹块2或远离定夹块2的第一驱动器4,第一驱动器4设置在斜面部1上并与动夹块3连接;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夹块2位于动夹块3的左侧,第一驱动器4位于动夹块3的右侧。
31.所述切割组件包括设置在斜面部1上的第一切刀5、与第一切刀5相对的第二切刀6、用于带动第二切刀6靠近第一切刀5或者远离第一切刀5的第二驱动器7及用于带动第一切刀5和第二切刀6相对于夹持组件前后移动的第三驱动器8。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刀5位于第二切刀6的左侧,第二驱动器7位于第二切刀6的右侧。
33.剥线操作时,作业人员将线材19放置在定夹块2和动夹块3之间且线材19经过第一切刀5和第二切刀6之间并向后穿出第一切刀5和第二切刀6;
34.所述第一驱动器4带动动夹块3向定夹块2靠近并将线材19夹持在定夹块2和动夹块3之间;第二驱动器7带动第二切刀6靠近第一切刀5,第一切刀5和第二切刀6对线材19的侧部进行切割;第三驱动器8带动第一切刀5和第二切刀6相对于夹持组件向后移动,使位于第一切刀5和第二切刀6后部的线材19的外层护皮脱离原线材19;
35.最后,所述第一驱动器4带动动夹块3复位并远离定夹块2,第二驱动器7带动第二切刀6复位并远离第一切刀5,第三驱动器8带动第一切刀5和第二切刀6相对于夹持组件向
前复位,经过处理的线材19被释放,作业人员取走线材19。
36.本新型的剥线机能够用于线材19的剥皮作业。
37.进一步地,所述底架组件包括水平基板9、连接在水平基板9前部边缘且向前上方倾斜延伸的立板10及连接在立板10上部且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安装板11,构成底架组件;
38.所述安装板11的上表面构成斜面部1,夹持组件和切割组件均设置在安装板11上。
39.进一步地,所述底架组件包括设置在水平基板9和安装板11之间的支撑板12。
40.所述支撑板12的设置保证底架组件的整体强度。
4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11上设有移动板13;
42.所述第三驱动器8与移动板13连接并用于带动移动板13相对于夹持组件前后移动,移动板13上设有第一安装座14及与第一安装座14相对的第二安装座15;
43.所述第一切刀5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4上,第二切刀6设置在第二安装座15上,第二驱动器7设置在移动板13上并与第二安装座15连接。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14位于第二安装座15的左侧,第二驱动器7位于第二安装座15的右侧。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刀5内侧的后部设有用于第二切刀6伸入的第一避空槽20,第二切刀6内侧的前部设有用于第一切刀5伸入的第二避空槽21。
46.所述第一切刀5和第二切刀6上分别设有相对的弧形凹槽部,第二切刀6靠近第一切刀5时,第一切刀5和第二切刀6的弧形凹槽部分别切入线材19的侧部。
4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器8为第三气缸;
48.所述安装板11上设有位于第三气缸后部的竖板16;
49.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竖板16固接,第三气缸的前部与移动板13固接。
50.鉴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竖板16固接,竖板16固定在安装板11上,因此,第三气缸运行时,第三气缸的缸体相对于其活塞杆前后移动。
51.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13底部设有导向块17;
52.所述安装板11上设有两组分别为导向块17两侧的导向条18。
53.所述导向条18和导向块17的配合用于引导移动板13相对于夹持组件前后移动。
5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器4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动夹块3固接。
5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器7为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切刀6连接。
56.具体地,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安装座15固接。
57.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有设置在水平基板9上的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通过管路连接有外置于底架组件的气泵;
58.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电磁换向阀、气泵通过线路电性连接有外置于底架组件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有用于作业人员操作的脚踏开关。
59.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