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唱片音频处理音臂防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唱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老唱片音频处理音臂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2.唱片机又名留声机,是一种放音装置,其声音储存在以声学方法在唱片(圆盘)平面上刻出的弧形刻槽内,唱片置于转台上,在唱针之下旋转,留声机为爱迪生的众多伟大发明之一,唱片能比较方便地大量复制,放音时间也比大多数筒形录音介质长。
3.随着现有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唱片机在生活中的应用逐渐普遍起来,其中现有生活中的唱片机设计结构过于简单,在使用时十分不便,现有的唱片机音臂在使用时不能根据使用需求对其进行快速限位,音臂在使用时并没有防滑装置对其进行约束,音臂在使用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造成音臂发生大规模移动,影响唱片机的正常使用,同时唱片机在结束后音臂会滑出唱片区,导致唱片机停止播放,不能够转动复位并继续播放,需要使用者手动对其进行复位,操作十分麻烦,整体便捷性、稳定性以及实用性普遍不高,因此对于现有唱片机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唱片机音臂防滑装置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唱片机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唱片音频处理音臂防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老唱片音频处理音臂防滑装置,包括唱片机主体,所述唱片机主体底部的拐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唱片机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机盖,所述唱片机主体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唱片放置盘,所述唱片机主体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音臂,所述音臂与唱片机主体的连接处相对应设置有限位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机盖通过铰链与唱片机主体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合页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座、安装座、限位把手、连接部、恢复弹簧、活动槽和调节齿轮,所述唱片机主体的顶部且与音臂的连接处设置与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插接有音臂。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座的顶部且位于安装座的左侧设置与限位把手,所述限位把手的底部延伸至限位座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限位座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恢复弹簧,所述限位座的顶部且相对应限位把手的位置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安装座的底部且延伸至限位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齿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座与唱片机主体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与限位座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把手与活动槽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所
述恢复弹簧与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连接部与限位座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机盖的设计,在唱片机主体不使用期间,可以利用机盖对唱片机主体的内部进行全方位防护,既能够防止外部灰尘沾覆在唱片机主体的上表面,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外界的物件对唱片机主体的上表面造成碰撞损坏,整体便捷性、防护性以及实用性较高。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机构的设计,利用限位把手能够对安装座底部的调节齿轮进行限位,使得音臂在使用期间稳定性更高,活动槽的活动行程能够有效的保障音臂的正常使用,当音臂在使用时,音臂会随着唱片的播放进行缓慢移动,恢复弹簧缓慢收缩,当唱片结束时,音臂滑出唱片区的同时会受到恢复弹簧的作用力恢复至唱片区的初始位置,保障唱片能够继续重复播放,不需要人工对音臂进行手动操作,整体便捷性、稳定性以及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唱片机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把手结构俯视图。
20.图中:1

唱片机主体、2

支撑脚、3

机盖、301

铰链、4

唱片放置盘、5

音臂、6

限位机构、601

限位座、602

安装座、603

限位把手、604

连接部、605

恢复弹簧、606

活动槽、607

调节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6.实施例,请参阅图1、2和3,一种老唱片音频处理音臂防滑装置,包括唱片机主体1,唱片机主体1底部的拐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脚2,唱片机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机盖3,唱片机主体1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唱片放置盘4,唱片机主体1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音臂5,音臂5与唱片机主体1的连接处相对应设置有限位机构6。
27.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2,机盖3通过铰链301与唱片机主体1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合页连接,通过机盖3的设计,在唱片机主体1不使用期间,可以利用机盖3对唱片机主体1的内部进行全方位防护,既能够防止外部灰尘沾覆在唱片机主体1的上表面,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外界的物件对唱片机主体1的上表面造成碰撞损坏,整体便捷性、防护性以及实用性较高。
28.实施例,请参阅图2、3、4和5,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座601、安装座602、限位把手603、连接部604、恢复弹簧605、活动槽606和调节齿轮607,唱片机主体1的顶部且与音臂5的连接处设置与限位座601,限位座60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602,安装座602的内部插接有音臂5,限位座601的顶部且位于安装座602的左侧设置与限位把手603,限位把手603的底部延伸至限位座6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部604,连接部604与限位座60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恢复弹簧605,限位座601的顶部且相对应限位把手603的位置处开设有活动槽606,安装座602的底部且延伸至限位座60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齿轮607,限位座601与唱片机主体1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安装座602与限位座60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限位把手603与活动槽606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恢复弹簧605与连接部604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连接部604与限位座601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通过限位机构6的设计,利用限位把手603能够对安装座602底部的调节齿轮607进行限位,使得音臂5在使用期间稳定性更高,活动槽606的活动行程能够有效的保障音臂5的正常使用,当音臂5在使用时,音臂5会随着唱片的播放进行缓慢移动,恢复弹簧605缓慢收缩,当唱片结束时,音臂5滑出唱片区的同时会受到恢复弹簧605的作用力恢复至唱片区的初始位置,保障唱片能够继续重复播放,不需要人工对音臂5进行手动操作,整体便捷性、稳定性以及实用性较高。
29.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在使用唱片机音臂防滑装置时,将唱片机主体1通过支撑脚2平稳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将机盖3打开,对唱片机主体1进行通电,唱片放置在唱片放置盘4处,然后将限位把手603向上提起,再将音臂5的安装座602向上提起,转动音臂5,将音臂5的接口放置在唱片的表面,然后松开限位把手603和安装座602即可,限位把手603的底部会与安装座602底部的调节齿轮607卡合,对调节齿轮607进行限位,唱片在播放时,音臂5会跟随唱片表面的音槽缓慢移动,此时恢复弹簧605会缓慢收缩,当唱片播放完毕,音槽结束时,音臂5会受到恢复弹簧605的作用力恢复至初始状态,此时唱片的起始音槽会与音臂5的接口卡合,随即唱片开始重新播放,如此往复,唱片可以进行循环播放,不需要人工对音臂5进行手动调节,整个工作流程简单便捷,与现有的唱片机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提高唱片机的整体便捷性、稳定性以及实用性。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0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