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围护建筑物,使之形成室内、室外的分界构件称为外墙,它的功能有:承担一定荷载、遮挡风雨、保温隔热、防止噪音、防火安全等,为了保证墙体的坚固耐久性,对建筑物的外墙,尤其是勒脚部分应采取防潮、防水措施,选择良好的防水材料和构造做法,是保证室内具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的前提,所以建筑外墙的防水结构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中。
3.存在以下问题:
4.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往往存在结构复杂、防水效果差、功能单一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了大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存在日常生活中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往往存在结构复杂、防水效果差、功能单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墙体左右两端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护板,所述墙体前后两端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装订板,所述墙体顶端安装有储水盒,所述储水盒左右两端与墙体连接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进水管,所述储水盒前后两端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固定板,所述储水盒内壁安装有第一分级盒,所述第一分级盒内壁安装有第二分级盒,所述第二分级盒内壁安装有中心池,所述中心池内壁与第一分级盒、第二分级盒完全贯穿安装有进水口,所述储水盒关于墙体水平中心处对称处等距安装有若干组排水口,所述所述固定板之间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连接管。
7.优选的:所述护板通过固定连接方式与墙体连接,所述护板长度等于墙体长度。
8.优选的:所述墙体对应储水盒位置处开设有沟槽,所述储水盒长度、宽度等于沟槽长度、宽度。
9.优选的:所述墙体对应进水管位置处开设有圆槽,所述进水管直径大小等于圆槽直径大小。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级盒与第二分级盒、中心池之间等距,所述第一分级盒、第二分级盒、中心池高度呈依次下降。
11.优选的:所述进水口设置于中心池内壁正中心处,所述进水口内壁选择聚乙烯材料。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对应连接管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管直径大小等于限位槽直径大小。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4.通过在外墙上设置排水口,使得墙壁上的水通过排水口进入储水盒中,再通过其外壁设置的进水管,进入到第一分级管中,再通过其内壁设置的进水口依次进入第二分级盒、中心池中,实现对水质的三层分级,通过此设计不仅大大简便了对水的排泄步骤,也实现对其分级管理,大大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墙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例说明:
19.1、墙体;2、护板;3、装订板;4、储水盒;5、进水管;6、固定板;7、第一分级盒;8、第二分级盒;9、中心池;10、进水口;11、排水口;12、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照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墙体1,墙体1左右两端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护板2,墙体1前后两端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装订板3,墙体1外端安装有储水盒4,储水盒4左右两端与墙体1连接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进水管5,储水盒4前后两端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固定板6,储水盒4内壁安装有第一分级盒7,第一分级盒7内壁安装有第二分级盒8,第二分级盒8内壁安装有中心池9,中心池9内壁与第一分级盒7、第二分级盒8完全贯穿安装有进水口10,储水盒4关于墙体1水平中心处对称处等距安装有若干组排水口11,固定板6之间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连接管12。
22.护板2通过固定连接方式与墙体1连接,护板2长度等于墙体1长度,通过固定连接方式连接两者,便于把两者牢牢固定在一起,并且通过其长度等于墙体1长度,便于把两者能紧密贴合在一起,起到对墙体1的保护,墙体1对应储水盒4位置处开设有沟槽,储水盒4长度、宽度等于沟槽长度、宽度,通过开设沟槽,并且其长度、宽度等于储水盒4长度、宽度,便于对其位置的固定和便于安装拆卸,墙体1对应进水管5位置处开设有圆槽,进水管5直径大小等于圆槽直径大小,通过开设圆槽,并且其直径等于进水管5直径,便于对其位置的固定和便于安装拆卸,第一分级盒7与第二分级盒8、中心池9之间等距,第一分级盒7、第二分级盒8、中心池9高度呈依次下降,便于形成依次下降、均匀的分级空间、便于对其水质的分级储藏,进水口10设置于中心池9内壁正中心处,进水口10内壁选择聚乙烯材料,通过进水口设置于正中心处,便于对中心池9内壁形成一个均匀的输出空间,并且通过选择聚乙烯材料,使得进水口10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避免与水质发生反应,损坏墙壁,固定板6对应连接管12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连接管12直径大小等于限位槽直径大小,通过开设限位槽,并且其直径等于连接管12直径,便于对其位置的固定和便于安装拆卸。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装置通过墙体外壁设置的排水口,使得散
落在墙体的水,通过其排水口进入到储水盒中,在通过储水盒外壁设置的进水管,排入到第一分级盒中,再通过其内壁的进水口进入,第二分级盒、中心池中,实现对其三级储藏。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左右两端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护板(2),所述墙体(1)前后两端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装订板(3),所述墙体(1)顶端安装有储水盒(4),所述储水盒(4)左右两端与墙体(1)连接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进水管(5),所述储水盒(4)前后两端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固定板(6),所述储水盒(4)内壁安装有第一分级盒(7),所述第一分级盒(7)内壁安装有第二分级盒(8),所述第二分级盒(8)内壁安装有中心池(9),所述中心池(9)内壁与第一分级盒(7)、第二分级盒(8)完全贯穿安装有进水口(10),所述储水盒(4)关于墙体(1)水平中心处对称处等距安装有若干组排水口(11),所述固定板(6)之间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连接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2)通过固定连接方式与墙体(1)连接,所述护板(2)长度等于墙体(1)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对应储水盒(4)位置处开设有沟槽,所述储水盒(4)长度、宽度等于沟槽长度、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对应进水管(5)位置处开设有圆槽,所述进水管(5)直径大小等于圆槽直径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级盒(7)与第二分级盒(8)、中心池(9)之间等距,所述第一分级盒(7)、第二分级盒(8)、中心池(9)高度呈依次下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0)设置于中心池内壁正中心处,所述进水口(10)内壁选择聚乙烯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对应连接管(12)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管(12)直径大小等于限位槽直径大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墙体左右两端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护板,墙体顶端安装有储水盒,储水盒左右两端与墙体连接等距对称安装有两组进水管,储水盒内壁安装有第一分级盒,第二分级盒内壁安装有中心池,中心池内壁与第一分级盒、第二分级盒完全贯穿安装有进水口,储水盒关于墙体水平中心处对称处等距安装有若干组排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墙上设置排水口,使得墙壁上的水通过排水口进入储水盒中,再通过其外壁设置的进水管,进入到第一分级管中,再通过其内壁设置的进水口依次进入第二分级盒、中心池中,实现对水质的三层分级,通过此设计不仅大大简便了对水的排泄的步骤,也实现对其分级管理。也实现对其分级管理。也实现对其分级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邹运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宏丰建筑防水装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