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显示温度的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2.电热水壶是一种常用的盛水加热容器,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电热水壶大都不具备温度显示的功能,使用者不能直观地看出壶内的水温,在不清楚壶内水温的情况下,会有被烫伤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显示温度的加热容器,以解决现有加热容器不能显示液体温度的问题。
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显示温度的加热容器,包括:
5.壶身,所述壶身上设置有显温部;
6.内胆,连接于所述壶身;
7.盖体,连接于所示壶身;
8.感温显温组件,所述感温显温组件包括支架、电路板、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屏,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壶身或所述盖体,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温度显示屏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9.所述温度传感器抵接所述内胆或所述盖体;所述温度显示屏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显温部相对应。
10.本方案中,通过在加热容器上设置感温显温组件,方便人们知道当前加热容器壶内的水温,避免因不了解壶内水温而导致的被烫伤的危险。感温显温组件通过支架稳定地连接于壶身或盖体上,电路板为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屏提供电路连接。将温度传感器与内胆抵接,能够准确地感应出内胆内的水温。或者,将温度传感器与盖体抵接,当盖体盖紧在壶身上时,盖体与内胆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盖体内侧的温度与封闭空间内的水温保持一致,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出盖体内侧温度,间接感应出内胆内的水温。再通过温度显示屏显示感应出的水温,将温度显示屏的安装位置与显温部相对应,方便使用者直观地了解壶内水温。显温部的位置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可以设计在壶身上也可以设计在盖体上,另外,为了清晰地观察到壶内水温,显温部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透明的玻璃或者塑料制备而成。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架包括:
12.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温度传感器过孔;
13.温度传感器固定槽,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且位于所述内胆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过所述温度传感器过孔定位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槽内。
14.本方案中,在支架本体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固定槽,且限定温度传感器固定槽的安装位置位于内胆下方,能够实现温度传感器的精准定位,从而使温度传感器准确感应内胆
内的水温。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槽内设置有双面背胶软垫,所述双面背胶软垫将所述温度传感器紧贴于所述内胆底部。
16.本方案中,双面背胶软垫起到稳定温度传感器的作用,使温度传感器紧贴于内胆底部,防止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导致其与内胆脱离开,避免水温测量不准的问题。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架本体背离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槽的一侧开设有电路板安装槽。
18.本方案中,通过电路板安装槽将电路板安装于支架本体内部,使安装更加紧凑,不占用其他的安装空间。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安装槽内侧。
20.本方案中,通过弹性卡件将电路板可拆卸地安装于电路板安装槽内,需要安装电路板时,按压弹性卡件使电路板安装槽开口足够大,再将电路板沿开口插入电路板安装槽内,然后释放弹性卡件复位,电路板被稳定卡在电路板安装槽内。需要拆卸电路板时,再按压弹性卡件,将电路板从电路板安装槽内拿出即可,这样的设计方便电路板的安装和检修。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螺丝穿孔;所述壶身上设置有与所述螺丝穿孔相配合的安装柱。
22.本方案中,螺丝
‑
螺母组件的螺钉依次穿过螺丝穿孔和安装柱,再通过螺母组件的螺母旋紧,将支架本体固定在壶身上。本技术支架本体在壶身上的固定安装不仅限于本方案中涉及的螺纹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卡接、粘接方式等其他方式实现。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电路板、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温度显示屏电路连接。
24.本方案中,通过电池组件为感温显温组件提供必要的电源。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底盖,所述电池组件连接于所述底盖。
26.本方案中,底盖可拆卸地连接于壶身,将电池组件连接于底盖方便电池组件的更换于检修。
2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池组件包括:
28.电池固定盒,所述电池固定盒连接于所述底盖;
29.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固定盒;
30.固定盒盖板,连接于所述电池固定盒。
31.本方案中,将电池安装于电池固定盒内,再通过固定盒盖板进行封盖,能对电池起到保护作用。
3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池固定盒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盖;所述电池固定盒上设置有固定盒安装孔;所述底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盒安装孔相配合的底盖安装孔;所述固定盒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盒安装孔相配合的盖板安装孔。
33.本方案中,通过螺钉连接方式将电池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底盖上,方便电池组件的更换。电池固定盒与底盖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本实施例的螺钉连接,还可以为粘结、卡接等方式。
3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加热容器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36.图2为本技术壶身的剖视图;
37.图3为图1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8.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屏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39.图5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感温显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7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支架在壶身上的安装剖视图;
42.图8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3.图9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底盖的俯视图。
44.附图标记:
[0045]1‑
壶身;
[0046]
10
‑
显温部;
[0047]
11
‑
安装柱;
[0048]2‑
内胆;
[0049]3‑
感温显温组件;
[0050]
31
‑
支架;
[0051]
311
‑
支架本体;
[0052]
3110
‑
温度传感器过孔;
[0053]
3111
‑
电路板安装槽;
[0054]
3112
‑
弹性卡件;
[0055]
3113
‑
螺丝穿孔;
[0056]
312
‑
温度传感器固定槽;
[0057]
32
‑
电路板;
[0058]
33
‑
温度传感器;
[0059]
34
‑
温度显示屏;
[0060]4‑
电池组件;
[0061]
41
‑
电池固定盒;
[0062]
410
‑
固定盒安装孔;
[0063]
42
‑
电池;
[0064]
43
‑
固定盒盖板;
[0065]
430
‑
盖板安装孔;
[0066]5‑
底盖;
[0067]
50
‑
底盖安装孔;
[0068]6‑
盖体。
[0069]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71]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72]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73]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74]
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0075]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显示温度的加热容器,该加热容器可以为养生壶、电热水壶、电热水杯等加热液体的装置。本文中以加热容器为电热水壶为例进行描述。
[0076]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可显示温度的加热容器,其包括壶身1、内胆2、盖体6和感温显温组件3,内胆2和盖体6均连接于壶身1,壶身1上设置有显温部10。如图3所示,感温显温组件包括支架31、电路板32、温度传感器33和温度显示屏34,支架31连接于壶身1或盖体6,电路板32连接于支架31,参照图4,温度传感器33和温度显示屏34连接于电路板32。具体地,温度传感器33抵接内胆2或盖体6。温度显示屏34的安装位置与显温部10相对应。
[0077]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加热容器上设置感温显温组件3,方便人们知道当前加热容器壶内的水温,避免因不了解壶内水温而导致的被烫伤的危险。感温显温组件通过支架31稳定地连接于壶身1或盖体6上,电路板32为温度传感器33和温度显示屏34提供电路连接。将温度传感器33与内胆2抵接,能够准确地感应出内胆2内的水温。或者,将温度传感器33与盖体6抵接,当盖体6盖紧在壶身1上时,盖体6与内胆2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盖体6内侧的温度与封闭空间内的水温保持一致,通过温度传感器33感应出盖体6内侧温度,间接感应出内胆2内的水温。再通过温度显示屏34显示感应出的水温,将温度显示屏34的安装位置与显温部10相对应,方便使用者直观地了解壶内水温。显温部10的位置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可以设计在壶身1上也可以设计在盖体6上,另外,为了清晰地观察到壶内水温,显温部10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透明的玻璃或者塑料制备而成。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2可以具体为pcb板,温度传感器33可以具体为ntc。
[0078]
具体地,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支架31包括支架本体311和温度传感器固定槽312,温度传感器固定槽312连接于支架本体311,且位于内胆2下方。支架本体311上开设有温度
传感器过孔3110。温度传感器33穿过温度传感器过孔3110定位于温度传感器固定槽312内。
[0079]
本实施例中,在支架本体311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固定槽312,且限定温度传感器固定槽312的安装位置位于内胆2下方,能够实现温度传感器33的精准定位,从而使温度传感器33准确感应内胆2内的水温。
[0080]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6,温度传感器固定槽312内设置有双面背胶软垫3121,双面背胶软垫3121将温度传感器33紧贴于内胆2底部。
[0081]
本实施例中,双面背胶软垫3121起到稳定温度传感器33的作用,使温度传感器33紧贴于内胆2底部,防止温度传感器33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导致其与内胆2脱离开,避免水温测量不准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双面背胶软垫3121可以具体为3m双面背胶软垫。
[0082]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支架本体311背离温度传感器固定槽312的一侧开设有电路板安装槽3111。
[0083]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路板安装槽3111将电路板32安装于支架本体311内部,使安装更加紧凑,不占用其他的安装空间。
[0084]
具体地,参照图5,支架本体311上设置有弹性卡件3112,弹性卡件3112设置于电路板安装槽3111内侧。
[0085]
本实施例中,通过弹性卡件3112将电路板32可拆卸地安装于电路板安装槽3111内,需要安装电路板32时,按压弹性卡件3112使电路板安装槽3111开口足够大,再将电路板32沿开口插入电路板安装槽3111内,然后释放弹性卡件3112复位,电路板32被稳定卡在电路板安装槽3111内。需要拆卸电路板32时,再按压弹性卡件3112,将电路板32从电路板安装槽3111内拿出即可,这样的设计方便电路板32的安装和检修。
[0086]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支架本体311上设置有螺丝穿孔3113。参照图2和图7,壶身1上设置有与螺丝穿孔3113相配合的安装柱11。
[0087]
本实施例中,螺丝
‑
螺母组件的螺钉依次穿过螺丝穿孔3113和安装柱11,再通过螺母组件的螺母旋紧,将支架本体311固定在壶身1上。本技术支架本体311在壶身1上的固定安装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涉及的螺纹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卡接、粘接方式等其他方式实现。
[0088]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可显示温度的加热容器还包括电池组件4,电池组件4与电路板32、温度传感器33和温度显示屏34电路连接。
[0089]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池组件4为感温显温组件提供必要的电源。
[0090]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可显示温度的加热容器还包括底盖5,电池组件4连接于底盖5。
[0091]
本实施例中,底盖5可拆卸地连接于壶身1,将电池组件4连接于底盖5方便电池组件4的更换于检修。
[0092]
具体地,如图8所示,电池组件4包括电池固定盒41、电池42和固定盒盖板43,安装时,参照图1,电池固定盒41连接于底盖5,电池42安装于电池固定盒41,固定盒盖板43连接于电池固定盒41。
[0093]
本实施例中,将电池42安装于电池固定盒41内,再通过固定盒盖板43进行封盖,能对电池42起到保护作用。
[0094]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池固定盒41可拆卸地连接于底盖5。如图8所示,电池固定
盒41上设置有固定盒安装孔410。如图9所示,底盖5上设置有与固定盒安装孔410相配合的底盖安装孔50。参照图8,固定盒盖板43上设置有与固定盒安装孔410相配合的盖板安装孔430。
[0095]
本实施例中,通过螺钉连接方式将电池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底盖5上,方便电池组件的更换。电池固定盒41与底盖5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本实施例的螺钉连接,还可以为粘结、卡接等方式。
[0096]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