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雕刻,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绿光雕刻装置。
背景技术:
2.激光雕刻加工是利用数控技术为基础,激光为加工媒介。加工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瞬间的熔化和气化的物理变性,达到加工的目的。激光加工特点:与材料表面没有接触,不受机械运动影响,表面不会变形,一般无需固定。不受材料的弹性、柔韧影响,方便对软质材料。加工精度高,速度快,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市面上激光雕刻机常见光源主要有co2光源,光纤光源,紫光光源,绿光光源,二极管光源。其激光波长不同,雕刻效能也差异很大,其中绿光光源,可以雕刻透明的玻璃等材质。
3.公开号为cn2093039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密封式激光雕刻切割一体机,包括激光雕刻切割一体机本体,所述激光雕刻切割一体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罩,所述激光雕刻切割一体机本体的顶部延伸至密封罩的内部,所述激光雕刻切割一体机本体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激光雕刻切割一体机本体、密封罩、转盘、螺纹杆、轴承、螺纹套、第一连接块、连杆、第二连接块、滑套、光杆、移动板和卡杆的配合,使密封罩套在激光雕刻切割一体机本体上,再通过卡杆对密封罩进行固定,通过密封罩对激光雕刻切割一体机本体进行环保密封,从而达到了可以进行密封环保的效果;此种激光雕刻切割一体机,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了密封设计,使用环保,但是并未设置润滑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手动润滑,操作复杂,大大降低了使用的便利性,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加注润滑介质的便于操作的绿光雕刻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加注润滑介质的便于操作的绿光雕刻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操作的绿光雕刻装置,包括雕刻头、横梁、连接部、旋转电机和首尾相连的矩形的框架,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部的侧壁,所述框架包括两根润滑梁和两根连接梁,其中,所述润滑梁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梁相互平行;所述雕刻头可滑动的设置在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平行架设在所述润滑梁的顶部,并且所述连接部能够通过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实现水平滑动;所述润滑梁的顶部开设有润滑槽,所述连接部能够与所述润滑槽的侧壁贴合,所述润滑槽内能够放置润滑介质。
6.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支架、连接块、驱动轮和若干从动轮,所述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润滑梁的外侧,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润滑梁的内侧;所述润滑梁的顶部平行放置有一个所述驱动轮和一个所述从动轮,所述润滑梁的底部放置有至少一个从动轮,以及,位于所述润滑梁顶部的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支架和连接块可转动连接,位于所述润滑梁底部的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连接块可转动连接,其中,位于所述
润滑梁顶部的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侧壁与所述润滑槽的侧壁贴合,并且位于所述润滑梁顶部的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圆周能够接触到所述润滑槽内的润滑介质。
7.进一步,所述润滑槽的截面为矩形,并且所述润滑槽的口部倾斜设置,设置在所述润滑槽内的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侧壁能够与所述润滑槽的口部贴合,以及,所述润滑槽的口部设置有若干润滑缺口,当所述设置在所述润滑槽内的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滚过所述润滑缺口时,所述润滑槽内的润滑介质能够滞留在所述润滑缺口内。
8.进一步,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贯穿所述连接支架,并且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上固定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驱动轮啮合。
9.进一步,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腰形孔,位于所述润滑梁底部的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连接块可转动连接。
10.进一步,所述润滑梁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侧壁能够与位于所述润滑梁底部的所述从动轮的侧壁贴合。
11.进一步,所述框架的转角处设置有强化筋板,所述强化筋板侧侧壁分别与所述润滑梁和所述连接梁的侧壁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设置雕刻头,能够对物件进行激光雕刻,结构简单可靠提高了实用的便利性;同时将雕刻头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横梁上,能够实现雕刻头的移动,来实现激光雕刻;雕刻头通过连接部可滑动的设置在润滑梁上,能够实现雕刻头的另一个方向的移动,能够更好的实现激光雕刻,提高了实用的便利性;通过润滑槽的设置,能够在连接部运动时,及时对连接部进行润滑,避免手动润滑,提高了实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的绿光雕刻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的绿光雕刻机的剖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的绿光雕刻机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中:
19.1、雕刻头;
20.2、横梁;
21.3、连接部;301、连接支架;
22.302、连接块;3021、腰形孔;
23.303、驱动轮;304、从动轮;
24.4、旋转电机;401、连接齿轮;
25.5、框架;
26.501、润滑梁;5011、润滑槽;5012、润滑缺口;5013、滑动槽;
27.502、连接梁;503、强化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
29.如图1
‑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绿光雕刻装置,包括雕刻头1、横梁2、连接部3、旋转电机4和首尾相连的矩形的框架5,旋转电机4固定在连接部3的侧壁,框架5包括两根润滑梁501和两根连接梁502,其中,润滑梁501相互平行,连接梁502相互平行;雕刻头1可滑动的设置在横梁2上,横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部3,连接部3分别平行架设在润滑梁501的顶部,并且连接部3能够通过旋转电机4的驱动实现水平滑动;润滑梁501的顶部开设有润滑槽5011,连接部3能够与润滑槽5011的侧壁贴合,润滑槽5011内能够放置润滑介质;简言之,通过设置雕刻头1,能够对物件进行激光雕刻,结构简单可靠提高了实用的便利性;进一步的,通过将雕刻头1可滑动的设置在横梁2上,能够实现雕刻头1的移动,来实现激光雕刻;进一步的,雕刻头1通过连接部3可滑动的设置在润滑梁501上,能够实现雕刻头1的另一个方向的移动,能够更好的实现激光雕刻,提高了实用的便利性;优选的,横梁2和润滑梁501垂直设置,能够使雕刻头1覆盖更大的区域,提高雕刻效率;进一步的,通过润滑槽5011的设置,能够在连接部3运动时,及时对连接部3进行润滑,避免手动润滑,提高了实用的便利性。
30.连接部3包括连接支架301、连接块302、驱动轮303和若干从动轮304,连接支架301设置在润滑梁501的外侧,连接块302设置在润滑梁501的内侧;润滑梁501的顶部平行放置有一个驱动轮303和一个从动轮304,润滑梁501的底部放置有至少一个从动轮304,以及,位于润滑梁501顶部的驱动轮303和从动轮30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支架301和连接块302可转动连接,位于润滑梁501底部的从动轮304与连接块302可转动连接,其中,位于润滑梁501顶部的驱动轮303和从动轮304的侧壁与润滑槽5011的侧壁贴合,并且位于润滑梁501顶部的驱动轮303和从动轮304的圆周能够接触到润滑槽5011内的润滑介质;简言之,连接支架301和连接块302架设在润滑梁501的两侧,并且连接支架301和连接块302分别固定在位于润滑梁501上方的驱动轮303和从动轮304的两侧,位于润滑梁501上方的驱动轮303和从动轮304架设在润滑槽5011内,从而支撑连接支架301和连接块302,从而实现了连接部3与润滑梁501的可滑动设置;进一步的,润滑梁501的底部设置有从动轮304,并且润滑梁501底部的从动轮304与连接块302可转动连接,能够实现连接部3的竖直方向的限位,避免连接部3甩出润滑槽5011;进一步的,位于润滑梁501顶部的驱动轮303和从动轮304的圆周能够浸没在润滑槽5011内的润滑介质内,当位于润滑梁501顶部的驱动轮303和从动轮304滚动时,润滑介质能够被挤压至驱动轮303和从动轮304与润滑槽5011的贴合面,形成良好的润滑效果。
31.润滑槽5011的截面为矩形,并且润滑槽5011的口部倾斜设置,设置在润滑槽5011内的驱动轮303和从动轮304的侧壁能够与润滑槽5011的口部贴合,以及,润滑槽5011的口部设置有若干润滑缺口5012,当设置在润滑槽5011内的驱动轮303和从动轮304滚过润滑缺口5012时,润滑槽5011内的润滑介质能够滞留在润滑缺口5012内;简言之,润滑槽5011的口部呈开口状,便于更好的架设驱动轮303和从动轮304;进一步的,润滑槽5011的口部沿润滑槽5011的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润滑缺口5012,当润滑介质被挤压时,能够滞留一部分在润滑缺口5012内,当润滑介质的液位较低时,残留在润滑缺口5012内的润滑介质仍然能够对润滑槽5011进行润滑,并且当添加润滑介质时,能够储存一定的润滑介质,提高润滑介质的
加入量,减少添加润滑介质的次数,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32.旋转电机4的旋转轴贯穿连接支架301,并且旋转电机4的旋转轴上固定有连接齿轮401,连接齿轮401与驱动轮303啮合;简言之,通过旋转电机4能够控制驱动轮303的转动/停止,在驱动轮303的转动下,能够实现连接部3的移动,最终实现雕刻头1的移动,来实现雕刻加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33.连接块302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腰形孔3021,位于润滑梁501底部的从动轮304通过腰形孔3021与连接块302可转动连接;简言之,位于润滑梁501底部的从动轮304通过腰形孔3021与连接块302连接,能够实现对位于润滑梁501底部的从动轮304的竖直方向上的调节,能够使连接部3夹紧润滑梁501,在驱动轮303转动时,能够增大驱动轮303与润滑槽5011的侧壁的摩擦力,提高了力矩传递的效率,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进一步的,能够便于对连接部3的安装和拆卸。
34.润滑梁501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5013,滑动槽5013的侧壁能够与位于润滑梁501底部的从动轮304的侧壁贴合;通过润滑梁501底部的滑动槽5013的设置,能够将位于润滑梁501底部的从动轮304卡设在内,能够便于位于润滑梁501底部的从动轮304的滚动,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35.框架5的转角处设置有强化筋板503,强化筋板503侧侧壁分别与润滑梁501和连接梁502的侧壁固定连接;简言之,通过强化筋板503,能够提高框架5的转角处的刚性,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