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蠕动泵结构的自动进样器。
背景技术:
2.在色谱实验分析中,能够定量的把样品送入色谱仪的装置,叫做进样器。进样器分为人工手动进样器和自动进样器了两种,自动进样器就是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进样仪器,只需设置好进样参数、放入待检测样品,即可完成自动进样过程。
3.传统的进样器仅通过一根进样针进行样品的吸取、加液操作,为了防止液体的交叉感染,需要对进样针进行清洗,但是传统的进样器不具备对进样针的清洗功能,导致出现液体交叉感染的情况,影响后续的分析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双蠕动泵结构的自动进样器,以解决传统的进样器不具备对进样针的清洗功能的问题,以实现对进样针的有效清洗,避免出现液体交叉感染的情况,保证后续的分析精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具有双蠕动泵结构的自动进样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定位试管的进样盘,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进样盘转动的进样盘驱动机构、用于控制装置整体运作的控制系统以及用于为装置整体提供电能的电源;所述进样盘的上方通过升降机构设置有分别能够进行升降用于抽取试管中样品的进样针以及用于向试管注射清洗液的清洗针,进样针通过进样机构连接设置有用于对样品进行分析的色谱仪,清洗针连接设置有用于向清洗针提供清洗液的清洗机构,进样盘驱动机构、升降机构、进样机构和清洗机构的受控端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
7.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进样针的底端低于清洗针的底端。
8.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方的矩形箱体、固定设置在矩形箱体内部顶端的第一定位板、固定设置在矩形箱体内部底端的第二定位板、转动设置在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的丝杠以及与丝杠相配装并与进样针和清洗针固定连接的滑块,丝杠的底端伸出第二定位板并联接设置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受控端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
9.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与滑块相配装的滑轨,滑轨的侧壁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滑块滑动位置的光电开关,光电开关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
10.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进样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并与进样针的一端通过进样管路相连通的第一蠕动泵,第一蠕动泵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六通进样阀,六通进样阀通过管路与色谱仪相连通,第一蠕动泵和六通进样阀的受控端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出
端。
11.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并与清洗针的一端通过清洗管路相连通的第二蠕动泵,第二蠕动泵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清洗液盛放瓶,第二蠕动泵的受控端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所述六通进样阀中的一个工位连通设置由废液收集槽。
12.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进样盘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步进电机以及与步进电机相联接的驱动轴,驱动轴的顶端与进样盘固定联接,步进电机的受控端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
13.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进样盘包括底部圆盘以及通过连接柱连接设置在底部圆盘上方的顶部圆盘,底部圆盘和顶部圆盘上分别对应间隔开设有若干用于对试管进行定位的试管定位孔。
14.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
15.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16.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设置的进样针和清洗针,进样针连接进样机构,清洗针连接清洗机构的方式,使得进样操作和清洗操作能够分开进行,并且通过清洗针能够通入清洗水对进样针进行有效清洗,从而避免了进样针出现液体交叉感染的情况,保证了后续的分析精度。
17.本实用新采取双蠕动泵的结构,使得进样针在清洗时始终处于活水清洗的状态,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实验过程中交叉污染的情况,一个蠕动泵是进液,另外一个蠕动泵则是吸液,配合专用清洗液盛放瓶,可以将进样针的外壁、内壁清洗彻底干净。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开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部分放大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壳体和矩形箱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壳体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26.其中:1、壳体,2、进样盘,21、底部圆盘,22、顶部圆盘,23、试管定位孔,24、连接柱,3、进样盘驱动机构,31、步进电机,32、驱动轴,33、码盘,34、定位开关,35、豁口,4、试管,5、进样针,6、清洗针,7、升降机构,71、固定块,72、滑块,73、丝杠,74、联轴器,75、升降电机,76、第一定位板,77、第二定位板,78、光电开关,710、矩形箱体,711、滑轨,8、进样机构,81、第一蠕动泵,82、进样管路,83、六通进样阀,84、废液收集槽,9、清洗机构,91、清洗管路,92、第二蠕动泵,93、清洗液盛放瓶,10、色谱仪,11、控制系统,12、显示屏,13、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8.一种具有双蠕动泵结构的自动进样器,结合图1至图8所示,包括壳体1、进样盘2、进样盘驱动机构3、控制系统11、电源13、升降机构7、进样针5、清洗针6、进样机构8、色谱仪10和清洗机构9。进样盘驱动机构3、升降机构7、进样机构8和清洗机构9的受控端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11的输出端。
29.电源13和的控制系统11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控制系统11用于控制装置整体运作,控制系统11可采用plc控制器。电源13用于为装置整体提供电能。
30.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定位试管4的进样盘2,进样盘2包括底部圆盘21以及通过连接柱24连接设置在底部圆盘21上方的顶部圆盘22,底部圆盘21和顶部圆盘22上分别对应间隔开设有若干用于对试管4进行定位的试管定位孔23。
3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进样盘驱动机构3,进样盘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进样盘2转动。进样盘驱动机构3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步进电机31以及与步进电机31相联接的驱动轴32,驱动轴32的顶端与进样盘2固定联接,步进电机31的受控端连接于控制系统11的输出端。
32.位于进样盘2下方的驱动轴32上还固定设置有码盘33,码盘33上设置有若干豁口35,每个豁口35与试管定位孔23的位置相对应。码盘33的旁侧设置有定位开关34,定位开关34采用光电开关,定位开关34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系统11的输入端,定位开关34用于检测码盘33的转动情况,当豁口35转动到定位开关34正下方时,定位开关34会将检测到的豁口35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11,进而控制系统11根据检测到的豁口35数量来确定进样盘2的转动情况。
33.进样盘2的上方通过升降机构7设置有分别能够进行升降的进样针5以及清洗针6。进样针5用于抽取试管4中样品。清洗针6用于向试管4注射清洗液。进样针5通过进样机构8连接设置有用于对样品进行分析的色谱仪10,清洗针6连接设置有用于向清洗针6提供清洗液的清洗机构9,
34.进样针5的底端低于清洗针6的底端,即进样针5的长度长于清洗针6的长度。进样针5能够插入到试管的内部液面以下,而清洗针6能够将清洗液沿着试管的内壁通入到试管内,能够对进样针5的内壁和外壁进行充分清洗。
35.升降机构7包括矩形箱体710、第一定位板76、第二定位板77、丝杠73、滑块72和升降电机75。
36.矩形箱体710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上方,矩形箱体710呈空壳状设置。
37.第一定位板76固定设置在矩形箱体710内部顶端,第二定位板77固定设置在矩形箱体710内部底端。丝杠73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一定位板76和第二定位板77上。
38.滑块72与丝杠73相配装,并与进样针5和清洗针6通过固定块71固定连接。
39.丝杠73的底端伸出第二定位板77并通过联轴器74联接设置有升降电机75,升降电机75的受控端连接于控制系统11的输出端。
40.第一定位板76和第二定位板77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滑轨711,滑轨711与滑块72相配装。滑轨711的侧壁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光电开关78,光电开关78用于检测滑块72滑动位置,光电开关78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系统11的输入端。当滑块72滑动光电开关78的水平
位置时,滑块72能够被光电开关78感应到,进而光电开关78将滑块72的位置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11,从而获知进样针5插入试管的深度。
41.进样机构8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进样针5的一端通过进样管路82相连通的第一蠕动泵81,第一蠕动泵81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六通进样阀83,六通进样阀83通过管路与色谱仪10相连通,第一蠕动泵81和六通进样阀83的受控端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11的输出端。
42.清洗机构9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清洗针6的一端通过清洗管路91相连通的第二蠕动泵92,第二蠕动泵92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清洗液盛放瓶93,第二蠕动泵92的受控端连接于控制系统11的输出端。六通进样阀83的其中一个工位的与废液收集槽84相连通,进而在对试管进行清洗时,由进样针5抽吸的废液通过六通进样阀83进入到废液收集槽84内。
43.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显示屏12,显示屏12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系统11的输出端。
44.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样品进样时的工作过程如下。
45.s1、控制系统11控制进样盘驱动机构3中的步进电机31动作,带动驱动轴32和进样盘2转动,进而带动进样盘2上的试管转动到进样针5的正下方。
46.s2、控制系统11控制升降机构7中的升降电机75动作,带动丝杠73转动,进而带动与丝杠73配装的滑块72及固定在滑块72上的进样针5和清洗针6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下探至试管内。当滑块72运动至位于底部的光电开关位置时,该光电开关将滑块72的位置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11,控制系统11获知滑块位置后控制升降电机75停止动作。
47.s3、控制系统11控制第一蠕动泵81动作,进样针5将试管内的样品进入到进样管路82内,接着通过六通进样阀83进入到色谱仪10内进行分析检测,完成进样过程。
48.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进样针清洗时的工作过程如下。
49.s10、将进样盘2转动到待清洗试管的位置,控制系统11控制升降机构7动作,带动进样针5下探至清洗位,控制系统11控制第二蠕动泵92动作,由第二蠕动泵92将清洗液通过清洗管路91泵送至清洗针6,再由清洗针6排出,排出的清洗液流经进样针5的针壁进入到试管内。再通过控制系统11控制第一蠕动泵81动作,第一蠕动泵81将试管内的清洗液吸出,再通过六通进样阀83排入到废液收集槽84内,完成清洗过程。
50.本实用新型采取双蠕动泵的结构,使得进样针在清洗时始终处于活水清洗的状态,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实验过程中交叉污染的情况,一个蠕动泵是进液,另外一个蠕动泵则是吸液,配合专用清洗液盛放瓶,可以将进样针的外壁、内壁清洗彻底干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