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盖双室真空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8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包装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翻盖双室真空包装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很多物品特别是食品已经大量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食品可以防止氧化变质,保证产品质量。
3.常见的双室真空包装机包括两个真空室和一个真空盖,真空盖在左右两侧往复运动,当真空盖在一侧真空室处落下时,形成密闭空间,包装机便可进行抽真空和封口操作。但是,现有的双室真空包装机往往工作效率较低,产品的摆放及取出过程需要耗费许多时间,且针对大型号的真空包装机,真空盖的重量会很重,往往需要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也很大程度影响真空包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翻盖双室真空包装机,以解决现有的双室真空包装机往往工作效率较低,产品的摆放及取出过程需要耗费许多时间,且针对大型号的真空包装机,真空盖的重量会很重,往往需要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也很大程度影响真空包装效率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翻盖双室真空包装机,包括真空泵、控制器、机架、室盖和驱动机构,所述机架上并排设有两个真空室,所述室盖的两侧分别通过一摇杆机构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摇杆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摇杆机构运动以带动所述室盖在两个所述真空室上切换;
6.所述摇杆机构包括第一摇杆、第二摇杆、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三摆臂、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其中,所述第一摇杆和所述第二摇杆平行连接在所述室盖与所述机架之间并形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两侧的所述第一摇杆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两侧的所述第二摇杆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簧连接,所述第三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三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簧连接。
7.进一步地,还包括二位二通电磁阀和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二位二通电磁阀、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以及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二位二通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室之间的管路上,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气缸。
8.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侧部设有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可开启或关闭所述行程开关的碰块,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簧和所述第二拉簧均通过花篮螺栓与所述机架的底部连
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机架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翻盖双室真空包装机,由于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共同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当第一摇杆摆动时,通过平行四边形传递力进而带动室盖从第一真空室切换至第二真空室,其中,在室盖切换过程中,第一拉簧从拉紧状态逐渐变成松弛状态,同步地,第二拉簧从最初的松弛状态逐渐变成拉伸状态,如此,当室盖从第一真空室切换至第二真空室时可通过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交替平衡室盖的重量,当第二真空室完成真空包装后,再一次重复上述过程,使得室盖从第二真空室再次切换至第一真空室上,如此往复,实现室盖在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之间的自动切换,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呈平行四边形布置的摇杆机构可以实现室盖的自动切换,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极大地提高了真空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翻盖双室真空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翻盖双室真空包装机切换室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翻盖双室真空包装机到达最高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机架;2、室盖;3、摇杆机构;4、气缸;5、真空泵;6、二位二通电磁阀;7、二位三通电磁阀;101、真空室;102、第一转轴;103、第二转轴;104、行程开关;105、碰块;106、轴承座;301、第一摇杆;302、第二摇杆;303、第一摆臂;304、第二摆臂;305、第三摆臂;306、第一拉簧;307、第二拉簧;308、花篮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
ꢀ“
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结合图1~4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动翻盖双室真空包装机,包括真空泵5、控制器、机架1、室盖2和驱动机构,机架1上并排设有两个真空室101,室盖2的两侧分别通过一摇杆机构3与机架1连接,驱动机构与摇杆机构3连接用于驱动摇杆机构3运动以带动室盖2在两个真空室101上切换;摇杆机构3包括第一摇杆301、第二摇杆302、第一摆臂303、第二摆臂304、第三摆臂305、第一拉簧306和第二拉簧307,其中,第一摇杆301和第二摇杆302平行连接在室盖2与机架1之间并形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两侧的第一摇杆301通过第一转轴102连接,两侧的第二摇杆302通过第二转轴103连接,第一摆臂303的一端与第一转轴102连接,第一摆臂303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二摆臂304的一端与第一转
轴102连接,第二摆臂304的另一端与第一拉簧306连接,第三摆臂305的一端与第二转轴103连接,第三摆臂305的另一端与第二拉簧307连接。
20.具体地,初始状态下,室盖2盖设其中一个真空室101上方,定义此时的真空室101为第一真空室,此时,室盖2在自身重量下与第一真空室口面紧密接合保持关闭状态,此时第一拉簧306呈拉紧状态以平衡室盖2一部分重量,真空泵向第一真空室内抽真空进而进行真空包装,当包装完成后,真空泵关闭,第一真空室泄压,驱动机构带动第一摆臂303摆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102转动,第一转轴102同步带动第一摇杆301摆动,由于第一摇杆301和第二摇杆302共同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当第一摇杆301摆动时,通过平行四边形传递力进而带动室盖2从第一真空室平行的切换至第二真空室,其中,在室盖2切换过程中,第一拉簧306从拉紧状态逐渐变成松弛状态,同步地,第二拉簧307从最初的松弛状态逐渐变成拉伸状态,如此,当室盖2从第一真空室101切换至第二真空室101时可通过第一拉簧306和第二拉簧307交替平衡室盖的重量,当第二真空室101完成真空包装后,再一次重复上述过程,使得室盖2从第二真空室101再次切换至第一真空室101上,如此往复,实现室盖2在第一真空室101与第二真空室101之间的自动切换,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呈平行四边形布置的摇杆机构3可以实现室盖2的自动切换,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极大地提高了真空包装效率;并且,由于第一拉簧306和第二拉簧307交替平衡室盖2重量的作用,使需要的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较小,有利于提升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节省能源。
21.进一步地,自动翻盖双室真空包装机还包括二位二通电磁阀6和二位三通电磁阀7,控制器与二位二通电磁阀6和二位三通电磁阀7以及驱动机构均电连接,驱动机构包括气缸4,二位二通电磁阀6设置在真空泵5与真空室101之间的管路上,二位三通电磁阀7分别连接真空泵5与气缸4,通过控制器控制二位二通电磁阀6来控制真空泵5对真空室101抽真空操作,通过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7来控制气缸4的启闭,具体的真空泵5的抽真空管路上设置一三通,三通的一端接有二位二通电磁阀6来控制真空泵5对真空室101抽真空操作,二位三通电磁阀7的进气口与三通的另一端连接,二位三通电磁阀7的出气口与气缸4底端的接气端口连接,二位三通电磁阀7排气口与大气连通,气缸4上靠近活塞杆端的接气端口与大气连通,当室盖2与第一真空室口面紧密接合保持关闭状态后,控制器启动真空泵、此时二位二通电磁阀6开启连通真空泵5的抽真空管路与第一真空室,从而向第一真空室内抽真空进而进行真空包装,此时,二位三通电磁阀7切断真空泵5的抽真空管路与气缸4之间的管路,使气缸4底端的接气端与大气连通,气缸4的活塞杆伸出复位,当包装完成后,真空泵关闭,二位二通电磁阀6关闭从而断开真空泵5的抽真空管路与第一真空室,第一真空室的泄压阀开启(未画出),泄压完成后,二位二通电磁阀6持续关闭,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二位三通电磁阀7将真空泵5的抽真空管路与气缸4之间的管路连通,真空泵启5动向气缸4底端的接气口端提供真空负压,使气缸4的活塞杆回缩从而拉动第一摆臂303转动,进而使室盖2离开第一真空室。
22.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的侧部设有行程开关104,第一转轴102上设有可开启或关闭行程开关104的碰块105,行程开关104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碰块105的下端有一与行程开关104相配合的弧形面,当气缸4驱动第一摆臂303摆动进而带动第一摇杆301和第二摇杆302动作使得室盖2从一侧的第一真空室向另一侧的第二真空室进行转移过程中,当室盖2到达机架1的正上方,此时第一摇杆301和第二摇杆302垂直于机架1位置,此时第一摆臂303
与气缸4轴线处于共线位置也就是死点位置,气缸4不能继续对第一摆臂303提供驱动力,因此,通过在第一转轴102上设置碰块105,当气缸4驱动第一摆臂303转动即将接近死点位置时,碰块105触碰行程开关104使行程开关104向控制器提供触发信号,此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二位三通电磁阀7切断真空泵5的抽真空管路与气缸4之间的管路,使气缸4的管道与大气连通, 此时,气缸4的两个接气端均与大气连通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室盖2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第二真空室方向进行,并带动第一摆臂303转动,越过死点位置,然后室盖2在自重作用下下降盖设在第二真空室上,同时,第二拉簧307在室盖2下降过程中逐渐被拉长,对室盖2的下降进行缓冲避免室盖2砸向第二真空室,当室盖2盖好第二真空室后,第二拉簧307的拉力最大以平衡室盖2的大部分自重,当室盖2盖好后,真空泵5启动,二位二通阀打开向有室盖2的真空室101抽真空,当抽真空完毕后,真空泵5停止,二位二通电磁阀6关闭,真空室101泄压,气压平衡后,真空泵5启动并通过二位三通电磁阀7控制气缸4进行下一次室盖2切换至第一真空室,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室盖2在两个真空室101之间的交替切换。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碰块105与行程开关104可避免室盖2在切换过程中卡死而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的情形,从而进一步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23.优选地,第一拉簧306和第二拉簧307均通过花篮螺栓308与机架1的底部连接,通过设置花篮螺栓308便于调节第一拉簧306和第二拉簧307的拉力,进而调节第一拉簧306和第二拉簧307对室盖2的拉力,以保证室盖2能顺利地进行交替转换。
24.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转轴102与第二转轴103的顺畅转动进而带动室盖2能交替打开或关闭两个真空室101,优选第一转轴102和第二转轴10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106与机架1连接。
25.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26.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9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