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速桥梁养护的沉降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速桥梁养护的沉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建设,大大小小的公路桥梁被不断建设起来,在建设公路桥梁时,路基的结实性非常的重要,如路基不够结实,在公路桥梁修建完成后,会因为路基的沉降而导致路面出现不平,倾斜等现象,从而对公路桥梁造成了破坏,同时在车辆经过时,会导致车辆发生颠簸,甚至会使车辆出现方向偏移等现象,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这就需要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进行沉降检测。
3.但是由于现有的公路桥梁的沉降检测设备一般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桥梁沉降检测设备一般都是直接架设在桥梁上,且有些检测设置直接横向堵住了桥梁,迫使桥梁无法继续使用,大大的浪费了成本,同时现有的大部分检测设备一般都是人工现场检测,且直接在现场读取结果,无法实现远程监控,起到预警的作用,不仅浪费人力资源且无法随时检测,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高速桥梁养护的沉降检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速桥梁养护的沉降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高速桥梁养护的沉降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其中第一检测组件与第二检测组件分别固定到桥梁的两侧,且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结构相同,且对称式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含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卡合到桥梁的两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通过刻度杆连接有上定位块,其中上定位块朝向第二检测组件的一侧设有激光器,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设有摄像头,其中摄像头朝向刻度杆设置;
6.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内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检测框,其中检测框的下方设置有水平仪,所述横杆的一端活动设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固定到地面。
7.优选的,所述检测框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注水口,所述检测框的内侧顶部两端均设置有上挡块,其中检测框的内侧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下挡块,两个所述下挡块的外侧均设有传感器,两个所述下挡块之间填充有液体水,且水位低于下挡块的高度。
8.优选的,所述位于同一方向的上挡块和下挡块之间留有间隙。
9.优选的,所述上定位块的内部设有控制器,其中控制器与激光器和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两个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还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到智
能终端,其中智能终端为pc或智能手机或者控制端或者云端。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桥梁的两侧上均水泥浇注有锚固件,所述卡槽与锚固件卡合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可对竖杆进行挤压。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高速桥梁养护的沉降检测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首先,通过设置竖杆和横杆,可对检测框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检测框内部的设置和水平仪可对路面的沉降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第一检测组件上的激光器照射第二检测组件上的刻度杆,第二检测组件上的激光器照射第一检测组件上的刻度杆,然后在通过摄像头拍摄两组刻度杆上的激光位置,并远程发送到终端,供用户进行对比,采用上述设置可实现远程测量,无需人工辅助,灵活性更高,且本装置分别设在桥梁两端,不会影响桥梁中间正常使用;
14.其次,通过在检测框的内部设置两个下挡块,当检测框倾斜的时候,两个下挡块之间的液体便会倾斜到一方,从而进入到下挡块外侧,并接触传感器,此时传感器便可将信号发送到激控制器,并控制激光器工作,同时水平仪也可进行水平位置的测量,双重测量,测量结果更加精准,采用上述设置可起到预警的效果,及时通知用户。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高速桥梁养护的沉降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框的俯视图;
19.附图标记:1、第一检测组件;2、第二检测组件;3、固定底座;4、刻度杆;5、上定位块;6、控制器;7、激光器;8、摄像头;9、卡槽;10、锚固件;11、竖杆;12、横杆;13、检测框;131、注水口;132、上挡块;133、传感器;134、下挡块;135、水平仪;1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基于高速桥梁养护的沉降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检测组件1和第二检测组件2,其中第一检测组件1与第二检测组件2分别固定到桥梁的两侧,且第一检测组件1和第二检测组件2结构相同,且对称式设置,第一检测组件1包含有固定底座3,固定底座3的底部卡合到桥梁的两侧,固定底座3的顶部通过刻度杆4连接有上定位块5,其中上定位块5朝向第二检测组件2的一侧设有激光器7,固定底座3的顶部设有摄像头8,其中摄像头8朝向刻度杆4设置;固定底座3的一侧设有限位块14,且限位块14内滑动连接有竖杆11,竖杆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横杆12,横杆12上设置有检测框13,其中检
测框13的下方设置有水平仪135,横杆12的一端活动设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固定到地面。
23.在使用的时候,将第一检测组件1和第二检测组件2分别安装到桥梁的两侧,两者安装方式相同;下面以第一检测组件1为例:首先将固定底座3的底部安装到桥梁上,然后将竖杆11安装到限位块14内,并通过螺杆对竖杆11进行固定,然后将横杆12的一端活动连接到竖杆11的顶部,横杆1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到伸缩杆的顶部,然后在将伸缩杆的底部与路面固定,并使横杆12与路面成水平分布;在测量的时候,当路面出现下沉,即路面不平的时候,此时伸缩杆下降,随机会带动横杆12上的检测框13倾斜,同时检测框13下的水平仪135也会检测到路面倾斜,然后将信号发送到控制器6,经由控制器6控制激光器7工作,然后激光器7照射第二检测组件2上的刻度杆4,同理,第二检测组件2上的激光器7照射第一检测组件1上的刻度杆4,然后通过两个摄像头8对两个刻度杆4上的激光位置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信息经由控制器6发送到终端,用户便可进行比对,检测桥梁路面沉降情况。
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检测框13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注水口131,检测框13的内侧顶部两端均设置有上挡块132,其中检测框13的内侧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下挡块134,两个下挡块134的外侧均设有传感器133,两个下挡块134之间填充有液体水,且水位低于下挡块134的高度;位于同一方向的上挡块132和下挡块134之间留有间隙。
25.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水通过注入口131注入到检测框13内,且水的高度不超过两个下挡块134,则当路面倾斜的时候,检测框13也会倾斜,则水便会倾斜流入到两个下挡块134的外部,当传感器133检测到水的时候,便会将信号发送到控制器6,然后控制器6控制激光器7工作,同时配合水平仪135一起工作,采用上述设置能够使得路面检测更加精准。
2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定位块5的内部设有控制器6,其中控制器6与激光器7和摄像头8电性连接,控制器6还与两个传感器133电性连接,控制器6还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到智能终端,其中智能终端为pc或智能手机或者控制端或者云端。
27.在使用的时候,用户可通过终端操控控制器6的工作,在平时使用过程中,用户可通过直接操控控制器6工作,来控制摄像头8工作,检测路面情况,实现随时检测,无需人工前往现场。
2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卡槽9,桥梁的两侧上均水泥浇注有锚固件10,卡槽9与锚固件10卡合连接;限位块14上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可对竖杆11进行挤压。
29.在使用的时候,将固定底座3下方的卡槽9与锚固件1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固定底座3的安装。
30.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高速桥梁养护的沉降检测设备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第一检测组件1和第二检测组件2分别安装到桥梁的两侧,两者安装方式相同;下面以第一检测组件1为例:首先将固定底座3的底部安装到桥梁上,然后将竖杆11安装到限位块14内,并通过螺杆对竖杆11进行固定,然后将横杆12的一端活动连接到竖杆11的顶部,横杆1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到伸缩杆的顶部,然后在将伸缩杆的底部与路面固定,并使横杆12与路面成水平分布;在测量的时候,当路面出现下沉,即路面不平的时候,此时伸缩杆下降,随机会带动横杆12上的检测框13倾斜,同时检测框13下的水平仪135也会检测到路面倾斜,然后将信号发送到控制器6,经由控制器6控制激光器7工作,然后激光器7照射第二检测组件2上的刻度杆4,同理,第二检测组件2上的激光器7照射第一检测组件1上的刻度杆4,然后通过两个
摄像头8对两个刻度杆4上的激光位置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信息经由控制器6发送到终端,用户便可进行比对,检测桥梁路面沉降情况。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9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