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水箱的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车水箱的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水箱的工作原理是: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所以散热水箱是一个热交换器,目前大多数的汽车水箱在炎热的夏天散热效果极差,严重时散热器会发生开锅沸腾的现象,并且会大量的消耗冷却液。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车水箱的降温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置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车水箱的降温装置:包括辅助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辅助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冷却装置;
5.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水箱、进水口、散热风机架、风机外框支架、散热电机、散热扇、蒸汽管和送气管,所述水箱的上方设置有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前方设置有所述散热风机架,所述散热风机架的前方设置有所述风机外框支架,所述风机外框支架的内侧设置有所述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的后方设置有所述散热扇,所述散热扇的后方设置有所述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送气管;
6.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液箱、水套、活塞片、节温器、弹簧、阻流环、伸缩杆、橡胶活塞、出液管、导液管、散热片、泵体和回流管,所述冷却液箱的内侧设置有所述水套,所述水套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活塞片,所述活塞片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节温器,所述节温器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下方设置有所述阻流环,所述阻流环的下方设置有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橡胶活塞,所述橡胶活塞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前后方设置有所述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泵体,所述泵体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回流管。
7.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进水口向所述水箱中加冷却液,当所述水箱温度过高的时会形成大量的蒸气,蒸气通过所述蒸汽管和所述送气管来到所述冷却液箱中,蒸气会推动所述水套向上移动,所述弹簧也会向上升,所述节温器会快速对蒸汽进行冷却形成冷却液,所述弹簧上升会带动所述伸缩杆往上升,所述伸缩杆上升拉动所述橡胶活塞,所述冷却液箱中的冷却液会通过所述出液管流出进入到所述散热片中对所述水箱进行快速的冷却,所述阻流环会控制冷却液的流速,汽车发动时所述散热电机也会跟着启动,通过所述散热扇对所述水箱进行散热。
8.优选的,所述水箱与所述进水口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散热风机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散热风机架与所述风机外框支架通过焊接连接。
9.优选的,所述风机外框支架与所述散热电机通过过滤网连接,所述散热电机与所
述散热扇通过花键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蒸汽管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蒸汽管与所述送气管通过法兰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送气管与所述冷却液箱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冷却液箱与所述水套通过滑动连接,所述水套与所述活塞片通过粘合剂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水套与所述节温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节温器与所述弹簧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节温器与所述阻流环通过螺栓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阻流环与所述伸缩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橡胶活塞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冷却液箱与所述出液管通过螺栓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导液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散热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散热片与所述泵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泵体与所述回流管通过法兰连接。
14.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5.1、由于采用了冷却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水箱进行快速冷却的同时使冷却液蒸汽凝结进行回流,进而提高了水箱的冷却速度。
16.2、由于采用了辅助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将装置中的热气排出,进而实现了热气排出保护水箱。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程车水箱的降温装置的轴侧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程车水箱的降温装置的正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程车水箱的降温装置的俯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程车水箱的降温装置的后视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程车水箱的降温装置的冷却装置剖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5.1、辅助装置;2、冷却装置;10、水箱;11、进水口;12、散热风机架;13、风机外框支架;14、散热电机;15、散热扇;16、蒸汽管;17、送气管;18、冷却液箱;19、水套;20、活塞片;21、节温器;22、弹簧;23、阻流环;24、伸缩杆;25、橡胶活塞;26、出液管;27、导液管;28、散热片;29、泵体;30、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实施例:如图1到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的一种工程车水箱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装置1和冷却装置2,辅助装置1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装置2,辅助装置1包括水箱10、进水口11、散热风机架12、风机外框支架13、散热电机14、散热扇15、蒸汽管16和送气管17,水箱10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11,进水口11的前方设置有散热风机架12,散热风机架12的前方设置有风机外框支架13,风机外框支架13的内侧设置有散热电机14,散热
电机14的后方设置有散热扇15,通过启动散热电机14带动散热扇15将装置内的热气进行排出,散热扇15的后方设置有蒸汽管16,蒸汽管16的上方设置有送气管17,温度过高时,冷却液会形成蒸汽,蒸汽通过蒸汽管16和送气管17进入到冷却液箱18中,冷却装置2包括冷却液箱18、水套19、活塞片20、节温器21、弹簧22、阻流环23、伸缩杆24、橡胶活塞25、出液管26、导液管27、散热片28、泵体29和回流管30,冷却液箱18的内侧设置有水套19,水套19的下方设置有活塞片20,活塞片20的下方设置有节温器21,节温器21可以将蒸汽迅速凝结成冷却液,节温器2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22,弹簧22向上升的同时会带动橡胶活塞25提升,冷却液就会流出,弹簧22的下方设置有阻流环23,阻流环23可以控制冷却液流出的速度,阻流环23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杆24,伸缩杆24的下方设置有橡胶活塞25,橡胶活塞25的下方设置有出液管26,出液管26的前后方设置有导液管27,导液管27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片28,散热片28的上方设置有泵体29,泵体29的上方设置有回流管30。
28.优选的,水箱10与进水口11通过焊接连接,水箱10与散热风机架12通过焊接连接,散热风机架12与风机外框支架13通过焊接连接,风机外框支架13与散热电机14通过过滤网连接,散热电机14与散热扇15通过花键连接,水箱10与蒸汽管16通过焊接连接,蒸汽管16与送气管17通过法兰连接,送气管17与冷却液箱18通过螺纹连接,冷却液箱18与水套19通过滑动连接,水套19与活塞片20通过粘合剂连接,水套19与节温器21通过螺栓连接,节温器21与弹簧22通过焊接连接,节温器21与阻流环23通过螺栓连接,阻流环23与伸缩杆24通过螺栓连接,伸缩杆24与橡胶活塞25通过螺栓连接,冷却液箱18与出液管26通过螺栓连接,出液管26与导液管27通过法兰连接,导液管27与散热片28通过螺栓连接,散热片28与泵体29通过螺栓连接,泵体29与回流管30通过法兰连接。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进水口11向水箱10中加冷却液,当水箱10温度过高的时会形成大量的蒸气,蒸气通过蒸汽管16和送气管17来到冷却液箱18中,蒸气会推动水套19向上移动,弹簧22也会向上升,节温器21会快速对蒸汽进行冷却形成冷却液,弹簧22上升会带动伸缩杆24往上升,伸缩杆24上升拉动橡胶活塞25,冷却液箱18中的冷却液会通过出液管26流出进入到散热片28中对水箱10进行快速的冷却,阻流环23会控制冷却液的流速,汽车发动时散热电机14也会跟着启动,通过散热扇15对水箱10进行散热。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9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