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散热机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9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频器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频器散热机柜。


背景技术:

2.对钢厂的配电室来说,因其为密封空间,散热缓慢、空气流动性差;在使用中容易造成变频器高温、造成变频器故障停机,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变频器散热机柜。其大大降低了机柜内温度及变频器事故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柜本体;其特征在于,机柜本体分隔为上层散热区、下层冷源交换区。
5.所述机柜本体内设置有换热管回路,该换热管回路包括安装于交换区的换热管a部、安装于散热区的换热器b部、与换热管a部及换热管b部相连通的循环气泵。
6.变频器安装于在所述散热区内。
7.所述下层冷源交换区底部设置有工业循环冷水管,冷水管下、透气底板上安装有鼓风机,换热器a部位于冷水管上方。
8.所述交换区设置有透气底板,交换区侧壁设置有鼓风机出气口。
9.进一步地,所述机柜本体顶部顶板采用透气板,散热区上方、透气板上设置有抽风机,散热区上设置有多个抽风机进风口,且进风口位于换热管b部下方。
10.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散热区与下层冷源交换区通过隔板分隔开。
11.进一步地,所述交换区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12.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a部及换热器b部均通过透气过滤网安装于机柜本体内。
13.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a部与换热器b部的结构相同,均为螺旋盘布的铜管;换热器a部铜管第一端与换热器b部铜管第一端相连通,换热器a部铜管第二端与循环气泵的风口一相连通,换热器b部铜管第二端与循环气泵的风口二相连通。
14.更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b部位于变频器下方。
15.进一步地,所述机柜本体散热区的相对两侧壁上各开有一散热门,散热门一端与所在侧壁铰接,散热门另一端通过连杆与所在侧壁相连,散热门上设置有滑道,连杆一端与侧壁铰接,连杆另一端与散热门通过铰接轴铰接;且铰接轴位于滑道内,散热门打开时,铰接轴位于滑道一端,散热门关闭时,铰接轴滑向滑道另一端。
16.进一步地,所述工业循环冷水管采用s型往复循环排布。
1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a部及换热管b部内流通介质为空气。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变频器良好的散热,极大的降低了机柜内部温度,大大降低变频器因为高温产生事故率。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21.图1

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变频器散热机柜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业循环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为抽风机、2为机柜本体、3为抽风机进风口、4为循环气泵、5为冷水管、6为鼓风机、7为冷源交换区、8为散热区、9为换热管a部、10为换热管b部、11为隔板、12为滑道、13为鼓风机出气口、14为透气过滤网、15为连杆、16为散热门。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用新型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通过研究热的传递跟风的流动性原理,对大多数配电室来说,配电室为密封的空间,散热缓慢空气流动性极差,容易在使用当中造成变频器高温,造成变频器故障停机,从而影响生产效率。特设计该散热机柜, 其大大的降低事故率、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
25.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变频器散热机柜具体实施例中包括机柜本体2;机柜本体2分隔为上层散热区8、下层冷源交换区7;机柜本体2内设置有换热管回路,该换热管回路包括安装于交换区的换热管a部9、安装于散热区8的换热器b部、与换热管a部9及换热管b部10相连通的循环气泵4;变频器安装于在散热区8内。
26.下层冷源交换区7底部设置有工业循环冷水管5,冷水管5下、透气底板上安装有鼓风机6,换热器a部位于冷水管5上方;交换区设置有透气底板,交换区侧壁设置有鼓风机出气口13。鼓风机6的设置,使风由机柜底部吹入,风经冷水管5后,用于将循环冷水管5的低温带入换热管a部9,经鼓风机出气口13吹出;再进行下一轮的吹风、使得换热管a部9不断降温;以完成冷源交换区7的“制冷降温”作用。而换热管a部9与换热管b部10本质为一根换热管,换热管b部10在循环气泵4的带动下,不断吸收换热管a部9的低温,来均衡自身b部来自变频器的高温;进而达到散热区8内温度降低的目的。
27.具体实施例一,下层冷源交换区7内工业循环冷水管5的设置,可以为多个变频器散热机柜或者其他电气机柜共用。
28.具体实施例二、机柜本体2顶部顶板采用透气板,散热区8上方、透气板上设置有抽风机1,散热区8上设置有多个抽风机进风口3,且进风口位于换热管b部10下方。透气板为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上遍布透气孔。抽风机1的风由进风口进入,经换热器b部,将低温经变频器进行降温,并由抽风机1不断抽走,进行下一次循环降温。
29.优选地,上层散热区8与下层冷源交换区7通过隔板11分隔开,且散热区8与交换区间密不透风。
30.优选地,交换区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用于鼓风机6的通风。
31.优选地,换热器a部及换热器b部均通过透气过滤网14安装于机柜本体2内,便于换热管本身的散热。
32.优选地,换热器a部与换热器b部的结构相同,均为螺旋盘布的铜管;采用铜管,使得换热率更高。
33.换热器a部铜管第一端与换热器b部铜管第一端相连通,换热器a部铜管第二端与
循环气泵4的风口一相连通,换热器b部铜管第二端与循环气泵4的风口二相连通。而循环气泵4的设置,用于加速换热器a部与换热器b部的热交换。
34.更优选地,换热器b部位于变频器下方,便于为变频器更直接的降温。
35.具体实施例三、机柜本体2散热区8的相对两侧壁上各开有一散热门16,散热门16一端与所在侧壁铰接,散热门16另一端通过连杆15与所在侧壁相连,散热门16上设置有滑道12,连杆15一端与侧壁铰接,连杆15另一端与散热门16通过铰接轴铰接;且铰接轴位于滑道12内,散热门16打开时,铰接轴位于滑道12一端,散热门16关闭时,铰接轴滑向滑道12另一端。在散热区8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并设定个温度阈值,当散热区8内的温度超过阈值时,散热门16发挥作用,散热门16打开,用于辅助散热,加大空气流通。
36.具体实施例四、如图3所示,工业循环冷水管5在机柜内采用s型往复循环排布,换热管a部9及换热管b部10内流通介质为空气。而冷水管5的s型排布可增大进入机柜内部的铺设面积,使得作业面积更大。
37.本实用新型变频器散热机柜为将变频器的热量能够快速排出室外提供便利条件,大大降低了室内温度,极大的降低了变频器事故率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风流动的原理及换热原理,把变频器的热风顺利排出室外,改善变频器室室内温度。
38.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9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