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桁架的支承装置、桁架以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8



1.本发明涉及工程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桁架的支承装置、桁架以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2.桁架在建筑工程中受到广泛的应用,为对多个桁架进行运输,在桁架的运输中通常采用以下的方法:通过吊车将体积较小的桁架(下文称内桁架)塞入体积较大的桁架(下文称外桁架),再通过工程车辆将外桁架和内桁架一并运走,从而减小了桁架整体的占用空间。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的缺陷在于:在相关技术中,当内桁架被吊架推入到外桁架时,内桁架的外表面与外桁架的内表面相互刮擦,从而容易将外桁架和内桁架外表面的油漆刮落,给外桁架和内桁架的后续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外桁架套接于内桁架时内外桁架间的刮擦,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桁架的支承装置、桁架以及工程车辆,能够通过拆卸式固定在外桁架腹杆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相对面之间的转动辊,使内桁架被推入到外桁架时,使内桁架能够在转动辊的顶部进行滑动,从而减少外桁架与内桁架的相互接触,同时将内桁架所受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而同时对内桁架的表面进行保护。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桁架的支承装置、桁架以及工程车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桁架的支承装置、桁架以及工程车辆,包括外桁架,所述外桁架的腹杆拆卸式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腹杆拆卸式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相对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能够对转动辊进行定位,使内桁架在推入到外桁架的内腔时,能够与转动辊滑动连接,从而减少外桁架与内桁架的接触,从而减少外桁架与内桁架相套接时所受的刮擦,进而对外桁架和内桁架的表面进行保护。
8.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端部均设置有与所述腹杆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的旋入端与所述腹杆相抵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槽与腹杆相卡合时,能够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连接在腹杆上,随后通过旋紧第一紧固螺栓能够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与腹杆相固定,同时便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拆卸。
10.优选的,所述卡槽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加固板和与所述第一加固板相适配的第二加固板,所述第一加固板与所述第二加固板的端部交错设置有相配合的配合板,两所述
配合板间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旋入端贯穿两所述配合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上的配合板相互啮合时,能通过在两配合板上穿设第二紧固螺栓能够使两配合板相固定,从而对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进行固定,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与腹杆的连接处进一步加固。
12.优选的,所述外桁架的腹杆上套设有保护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能够对外桁架的腹杆进一步保护外桁架的腹杆,进一步减少外桁架与内桁架的接触,减少外桁架表面受到的刮擦。
14.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的外壁贯穿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保护套的内壁相连通,所述保护套为弹性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保护套为弹性套且外壁开设有开口,因此能够使得保护套通过开口套设在外桁架的腹杆,在使用完毕后将保护套从腹杆表面取出即可将保护套拆下。
16.优选的,所述转动辊的外壁贴设有减震垫。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垫能够减少内桁架与转动辊外壁碰撞时所受到的冲击,从而进一步减少内桁架在滑动过程中表面所受的刮擦。
18.优选的,所述转动辊沿所述第一安装板延伸方向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动辊凸出于第一安装板,因此能够减少内桁架在推入外桁架时直接撞击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情况,并利用减震垫对内桁架进行缓冲,从而对内桁架进行进一步保护。
20.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间连接有固定杆。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能够对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进行加固,从而提高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抗横向负载的能力,同时对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进行进一步固定。
22.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间的转动辊能够使内桁架通过转动辊在外桁架内滑动,从而使内桁架在推入到外桁架时使外桁架与内桁架相互分离,且减小了外桁架与内桁架间的摩擦,从而对外桁架和内桁架的外壁进行保护;
24.2.通过保护套能够减少内桁架对外桁架内壁的冲击,从而进一步减少外桁架与内桁架之间的摩擦,进而对外桁架与内桁架的外壁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外桁架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保护套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图4的左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外桁架;11、腹杆;12、保护套;2、内桁架;3、第一安装板;31、卡槽;32、第一紧固螺栓;33、第一加固板;34、配合板;35、第二紧固螺栓;36、第二加固板;4、第二安装板;41、固定杆;5、转动辊;51、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桁架的支承装置、桁架以及工程车辆。
33.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桁架的支承装置、桁架以及工程车辆,包括有外桁架1,在本实施例中,在位于外桁架1的底部腹杆11上交替安装有保护套12和转动辊5,其中保护套12用于减小内外桁架1接触时所受的冲击,转动辊5便于内桁架2在外桁架1内滑动,同时保护套12和转动辊5使外桁架1与内桁架2相互分离,从而对外桁架1和内桁架2的表面进行保护。
34.具体地,参照图3,保护套12为弹性套,且在保护套12的外壁贯穿开设有与保护套12内壁相连通的开口。将保护套12的开口掰开后可使保护套12整体套设于外桁架1的腹杆11,从而对外桁架1的腹杆11进行保护,同时保护套12对内桁架2进行支撑,减少内桁架2与外桁架1的接触。在保护套12使用完毕后再次掰开保护套12即可将保护套12从外桁架1的腹杆11上取出。
35.同时,参照图4和图5,在与保护套12的相邻腹杆11上固定有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在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间连接有固定杆41,在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的一端均焊接有与外桁架1腹杆11相适配的卡槽31,在卡槽31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32,且第一紧固螺栓32的旋入端与腹杆11的外壁相抵接。
36.将卡槽31与外桁架1的腹杆11卡合可使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套设在腹杆11上,随后旋紧第一紧固螺栓32至第一螺栓的旋入端与腹杆11相抵接对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进行固定,同时,连接在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间的固定杆41能够提高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的抗横向负载能力,从而提高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的结构稳定性。
37.此外,转动辊5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板3与第二安装板4的相对侧壁之间,在转动辊5的外壁贴设有减震垫51,且转动辊5的顶部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均凸出于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靠近转动辊5的一侧上下对称开设有斜面,从而在保证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结构强度的同时使转动辊5更好的在竖直方向凸出于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
38.当内桁架2推入到外桁架1中时,由于转动辊5在竖直方向上凸出于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因此转动辊5能够对内桁架2的整体进行支撑,并通过转动辊5的转动使内桁架2沿外桁架1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减少内桁架2与外桁架1的接触,进而对外桁架1和内桁架2的外壁进行保护。
39.同时,由于转动辊5在水平方向上凸出于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因此能够在内桁架2从靠近转动辊5的一端推入外桁架1时,减小内桁架2撞击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端部外壁的情况,同时减震垫51能够对内桁架2进行进一步缓冲减震,从而对内桁架2的外壁进行有效保护。
40.此外,为对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进行进一步固定,在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的卡槽31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加固板33和第二加固板36,使第一加固板33与第二加固板36可在竖直面内进行转动,且在第一加固板33和第二加固板36远离卡槽31的一侧交错一体成型有配合板34,使第一加固板33和第二加固板36通过配合板34能够相互啮合,同时,
在两配合板34的连接处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35,第二紧固螺栓35贯穿两配合板34从而对两配合板34进行固定。
41.当两配合板34相啮合时,第一加固板33与第二加固板36包裹在腹杆11的外壁,从而对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进行进一步固定,同时通过第二紧固螺栓35能够对两配合板34进行有效定位。在内桁架2推出外桁架1后,拆卸第二紧固螺栓35,随后转动第一加固板33和第二加固板36,使两配合板34相互分离,从而使第一加固板33和第二加固板36对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的锁定解除。
42.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桁架的支承装置、桁架以及工程车辆的实施原理为:
43.工人在将内桁架2通过吊车推入外桁架1前,首先将外桁架1放置至水平,随后掰开预先备好的保护套12开口,使保护套12套设在外桁架1的底部腹杆11上,紧接着工人将预先备好的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的卡槽31卡合在与保护套12相邻的外桁架1底部腹杆11,并旋紧第一紧固螺栓32。
44.在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的第一紧固螺栓32均拧紧后,工人将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的加固板相向转动,并使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的配合板34相互卡合,在卡合后将第二紧固螺栓35旋入一侧的配合板34,使第一加固板33和第二加固板36相固定。
4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外桁架1的底部腹杆11均安装有保护套12或转动辊5。
46.随后,工人通过吊车将内桁架2从靠近转动辊5的一端推入到外桁架1中,使内桁架2在转动固辊上滑动,直至内桁架2完全进入到外桁架1,最后驱动吊车使外桁架1与内桁架2整体放置在工程车辆的斗车上,从而实现对外桁架1和内桁架2的搬运。
47.以上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做出的解释,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8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