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管切开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堵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3.现有技术一般会采用灭菌水湿化的湿化方法,但是在湿化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胶带把用于气道湿化的静滴管固定在气管切开套管上,由于胶带在静滴湿化的过程中也会湿化而失去粘连性,病人一咳痰就会把静滴管咳出来,不利用临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静滴管固定在气管切开套管不牢靠,病人一咳痰就会把静滴管咳出来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半圆形板,所述半圆形板的一端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板内壁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半圆形板外侧表面的几何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把手;
7.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管,所述第一u型管的外侧铰接有第二u型管,所述第一u型管和所述第二u型管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形防滑垫;
8.所述第一u型管的外侧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u型管外侧的第一壳体,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二u型管外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钩滑块,所述钩滑块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头t形杆,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卡钩。
9.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钩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圆头t形杆插接在第一壳体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钩滑块与所述卡钩相适配。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中间有.至.厘米的空隙。
13.优选的,所述半圆形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紧束结构,所述紧束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半圆形板外侧的椭圆筒,所述椭圆筒的内部插接有紧固带,所述紧固带两端的相反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钩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块、半圆形板、半圆形凹槽、第二u 型管、半圆形防滑垫、第一u型管、锁紧机构、圆头t形杆、钩滑块、复位弹簧、第一壳体、卡钩、第二壳体、螺纹杆把手和螺纹孔之间的配合设置,医护人员把半圆形凹槽卡入气管切开套管的端部,并把螺纹
杆把手旋入螺纹孔的内部,使螺纹杆把手顶住气管切开套管,使本装置牢靠的固定在气管切开套管的端部,按压圆头t形杆,压缩复位弹簧,使卡钩与钩滑块相分离,打开第二u型管,把静滴管放入第一 u型管的内部,合盖上第二u型管,使卡钩按入第一壳体的内部,卡钩与钩滑块相卡合,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二u型管和第一u型管的连接不紧,半圆形防滑垫可增加静滴管与第二u型管和第一u型管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静滴管在第二u型管和第一u型管之间滑动,综上,本装置在使用的的过程中,保证了静滴管牢固的固定在的气管切开套管端部,避免病人一咳痰就会把静滴管咳出来。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紧束结构、椭圆筒、紧固带和魔术贴钩面之间的配合设置,紧固带穿过椭圆筒,紧固带围绕病人的脖子缠绕一圈,并可以根据病人的脖子的实际情况粘贴魔术贴,避免太紧给病人带来不适,紧束结构可以固定半圆形板距离病人脖子的距离,避免因咳痰时所有的力全部作用于气管切开套管上,防止造成气管切开套管脱离气管。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紧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杆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紧固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连接块;2、半圆形板;3、半圆形凹槽;4、紧束结构;401、椭圆筒;402、紧固带;403、魔术贴钩面;5、第二u型管;6、半圆形防滑垫;7、第一u型管;8、锁紧机构;801、圆头t形杆; 802、钩滑块;803、复位弹簧;804、第一壳体;805、卡钩;806、第二壳体;9、螺纹杆把手;1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参照图1

5,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半圆形板2,半圆形板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紧束结构4,紧束结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半圆形板2外侧的椭圆筒401,椭圆筒401的内部插接有紧固带 402,紧固带402两端的相反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钩面403,通过紧束结构4、椭圆筒401、紧固带402和魔术贴钩面403之间的配合设置,紧固带402穿过椭圆筒401,紧固带402围绕病人的脖子缠绕一圈,并可以根据病人的脖子的实际情况粘贴魔术贴,避免太紧给病人带来不适,紧束结构4可以固定半圆形板2距离病人脖子的距离,避免因咳痰时所有的力全部作用于气管切开套管上,防止造成气管切开套管脱离气管,半圆形板2的一端开设有半圆形凹槽3,半圆形板2 内壁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半圆形板2外侧表面的几
何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10,螺纹孔1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把手9,连接块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管7,第一u型管7的外侧铰接有第二u型管5,第一u型管7和第二u型管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形防滑垫6,第一u型管7的外侧设有锁紧机构8,锁紧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u型管7外侧的第一壳体804,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二 u型管5外侧的第二壳体806,第一壳体804与第二壳体806中间有 0.05至0.1厘米的空隙,第一壳体804的内部设有复位弹簧803,复位弹簧8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钩滑块802,第一壳体80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钩滑块802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钩滑块80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头t形杆801,圆头t形杆801插接在第一壳体804的内部,第二壳体80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卡钩805,钩滑块802与卡钩805 相适配,通过连接块1、半圆形板2、半圆形凹槽3、第二u型管5、半圆形防滑垫6、第一u型管7、锁紧机构8、圆头t形杆801、钩滑块802、复位弹簧803、第一壳体804、卡钩805、第二壳体806、螺纹杆把手9和螺纹孔10之间的配合设置,医护人员把半圆形凹槽3 卡入气管切开套管的端部,并把螺纹杆把手9旋入螺纹孔10的内部,使螺纹杆把手9顶住气管切开套管,使本装置牢靠的固定在气管切开套管的端部,按压圆头t形杆801,压缩复位弹簧803,使卡钩805 与钩滑块802相分离,打开第二u型管5,把静滴管放入第一u型管7的内部,合盖上第二u型管5,使卡钩805按入第一壳体804的内部,卡钩805与钩滑块802相卡合,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二u型管 5和第一u型管7的连接不紧,半圆形防滑垫6可增加静滴管与第二 u型管5和第一u型管7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静滴管在第二u型管5 和第一u型管7之间滑动,综上,本装置在使用的的过程中,保证了静滴管牢固的固定在的气管切开套管端部,避免病人一咳痰就会把静滴管咳出来。
2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块1、半圆形板2、半圆形凹槽3、第二u型管5、半圆形防滑垫6、第一u型管7、锁紧机构8、圆头t形杆801、钩滑块802、复位弹簧803、第一壳体804、卡钩805、第二壳体806、螺纹杆把手9和螺纹孔10之间的配合设置,医护人员把半圆形凹槽3卡入气管切开套管的端部,并把螺纹杆把手9旋入螺纹孔10的内部,使螺纹杆把手9顶住气管切开套管,使本装置牢靠的固定在气管切开套管的端部,按压圆头t形杆801,压缩复位弹簧803,使卡钩805与钩滑块802相分离,打开第二u型管5,把静滴管放入第一u型管7的内部,合盖上第二u型管5,使卡钩805按入第一壳体804的内部,卡钩805与钩滑块802相卡合,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二u型管5和第一u型管7的连接不紧,半圆形防滑垫6可增加静滴管与第二u型管5和第一u型管7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静滴管在第二u型管5和第一u型管7之间滑动,综上,本装置在使用的的过程中,保证了静滴管牢固的固定在的气管切开套管端部,避免病人一咳痰就会把静滴管咳出来,本实用新型,通过紧束结构4、椭圆筒401、紧固带402和魔术贴钩面403之间的配合设置,紧固带402穿过椭圆筒401,紧固带402围绕病人的脖子缠绕一圈,并可以根据病人的脖子的实际情况粘贴魔术贴,避免太紧给病人带来不适,紧束结构4可以固定半圆形板2距离病人脖子的距离,避免因咳痰时所有的力全部作用于气管切开套管上,防止造成气管切开套管脱离气管。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8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