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爬架钢丝绳张力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5



1.本技术涉及钢丝绳张力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爬架钢丝绳张力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目前主要通过钢丝绳张力检测装置来实时监测钢丝绳张力,确保钢丝绳保持在正常状态。
3.授权公告号为cn20169773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气化接触网弹性吊索张力测量仪,主要包括主横梁、支梁、剪切式悬臂梁传感器、调节螺栓以及单输入通道数字式智能仪表,支梁数量有两个分别垂直固接于主横梁两端,支梁远离主横梁的一端上安装有导轮;剪切式悬臂梁传感器固接于主横梁上,测量端朝上,剪切式悬臂梁传感器与单输入通道数字式智能仪表通过信号线电连接;调节螺栓一端与测量对象连接,另一端与剪切式悬臂梁传感器的测量端连接;调节螺栓由三部分组成,从中部施力孔处转动可以实现距离调节。使用时,用螺丝刀插入施力孔中,顺时针转动,调节螺栓会带动测量对象向下移动,移动到设定位置后,单输入通道数字式智能仪表可以显示剪切式悬臂梁传感器上测量到的数据。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对于应用场景比较重要的钢丝绳,如高层建筑爬架钢丝绳需要实时监测张力,当前大多会采用上述专利中的张力测量仪,上述张力测量仪具有能可靠长久固定在钢丝绳上的优点,但还存在一个问题在于,在露天环境下调节螺栓长时间接触雨水后会发生锈蚀,当在后期拆除时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钢丝绳张力测量装置露天长时间监测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爬架钢丝绳张力监测装置。
6.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爬架钢丝绳张力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高层建筑爬架钢丝绳张力监测装置,包括横梁,横梁两端垂直固接有支梁,支梁远离横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轮,两个导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轮槽的轴线重合,横梁中部转动连接有摆臂,摆臂一端位于横梁上方且另一端位于横梁下方,摆臂位于横梁上方的一端固接有张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的上端固接有抵紧轮,抵紧轮的轮槽轴线和导轮的轮槽轴线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当摆臂摆动至使用位置时,摆臂刚好处于死点位置,抵紧轮在水平面上的高度高于导轮的高度;当摆臂摆动至非使用位置时,抵紧轮在水平面上的高度低于导轮的高度,张力传感器电连接有智能仪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两个导轮挂在钢丝绳上,然后扳动摆臂使抵紧轮慢慢向上推动钢丝绳中部,当抵紧轮处于最高位置时,摆臂到达使用位置,也即摆臂处于死点位置,这时钢丝绳作用在抵压轮上的张力可以使摆臂一直处于当前位置,张力检测装置可以一直挂在钢丝绳上同时保持对钢丝绳张力的监测,当要拆除张力检测装置时,用
手用力扳动摆臂,使摆臂脱离死点位置,就可以取下张力检测装置,拆除较为方便。
9.可选的,所述摆臂包括连接部、转折部和手柄,连接部一端固接于张力传感器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横梁,转折部和连接部倾斜设置,转折部一端固接于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横梁的一端上,手柄和连接部垂直设置,手柄一端与转折部远离连接部的端部固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摆臂摆动至使用位置时,连接部处于竖直状态,手柄处于水平状态,钢丝绳作用在抵压轮上的张力可以使摆臂一直处于当前位置,也就是死点位置;当要拆除张力检测装置时,只需要用手用力扳动手柄,使连接部脱离竖直状态,这时摆臂脱离死点位置,可以取下张力检测装置,拆除较为方便。
11.可选的,所述横梁和摆臂上设置有用于对摆臂使用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机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张力监测装置在钢丝绳张力不足且存在较大振动的情形下依然能稳定固定在钢丝绳上,提高了张力监测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13.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接于横梁上的限位块以及固接于手柄上且输出端插接于限位块中的弹性组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和弹性组件的配合能够方便、可靠的限定摆臂的位置。
15.可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安装于手柄上的滑动引导筒、一端与限位块插接配合且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滑动引导筒中的插杆、垂直固接于插杆上的拨杆以及位于滑动引导筒中向接近限位块方向推动插杆的压缩弹簧,滑动引导筒侧壁上开设有供拨杆穿出和滑动的引导条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摆臂摆动至死点位置时,松开拨杆,插杆会在压缩弹簧作用下插入限位块中,限制摆臂的摆动,使得张力监测装置可靠安装在钢丝绳上;当要拆除张力监测装置时,先操作拨杆使插杆脱离限位块,然后转动摆臂,使用较为方便。
17.可选的,所述滑动引导筒嵌入安装于手柄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握持手柄时更为舒适。
19.可选的,所述横梁两端对应支梁的安装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支梁的端部嵌装在安装槽中。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螺钉受到的剪切力,提高支梁与横梁安装的牢固性,更好的抵抗钢丝绳的张力。
21.可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位于横梁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两个导轮可以更好的配合挂在钢丝绳上。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可以利用摆臂的死点位置进行安装和拆除,使用较为方便;
25.2.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使张力监测装置在钢丝绳张力不足且存在较大振动的情形下依然能稳定固定在钢丝绳上,提高了张力监测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高层建筑爬架钢丝绳张力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高层建筑爬架钢丝绳张力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横梁;10、安装槽;2、支梁;3、导轮;4、抵紧轮;40、支座;5、张力传感器;6、摆臂;60、连接部;61、转折部;62、手柄;620、嵌槽;7、智能仪表;8、限位机构;80、限位块;81、弹性组件;810、滑动引导筒;8100、引导条孔;811、插杆;812、拨杆;813、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层建筑爬架钢丝绳张力监测装置。
32.实施例1
33.参照图1,高层建筑爬架钢丝绳张力监测装置包括横梁1,横梁1两端垂直固接有支梁2,支梁2远离横梁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轮3,两个导轮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轮槽的轴线重合,横梁1中部转动连接有摆臂6,摆臂6一端位于横梁1上方且另一端位于横梁1下方,摆臂6位于横梁1上方的一端固接有张力传感器5,张力传感器5的上端固接有抵紧轮4,抵紧轮4的轮槽轴线和导轮3的轮槽轴线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当摆臂6摆动至使用位置时,摆臂6刚好处于死点位置,抵紧轮4在水平面上的高度高于导轮3的高度;当摆臂6摆动至非使用位置时,抵紧轮4在水平面上的高度低于导轮3的高度,张力传感器5电连接有智能仪表7。
34.横梁1两端对应支梁2的安装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0,两个安装槽10分别位于横梁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支梁2的端部嵌入安装槽10中,通过螺钉与横梁1固接。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螺钉受到的剪切力,提高支梁2与横梁1安装的牢固性,更好的抵抗钢丝绳的张力,另一方面如图1中虚线所示的钢丝绳走向,安装在横梁1相对两个侧面上的支梁2刚好位于钢丝绳的两侧,使得两个导轮3可以更好的配合挂在钢丝绳上。
35.抵紧轮4配合有支座40,支座40开口朝上且底部与张力传感器5固接,抵紧轮4转动支撑于支座40中。当摆臂6摆动至使用位置时,抵紧轮4朝外抵紧钢丝绳,钢丝绳给抵紧轮4一个相反的作用力,张力传感器5测得的反作用力就是钢丝绳张力。智能仪表7固接于摆臂6上,能够显示张力传感器5测到的数据。
36.摆臂6包括连接部60、转折部61和手柄62,连接部60一端固接于张力传感器5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横梁1,转折部61和连接部60倾斜设置,转折部61一端固接于连接部60转动连接于横梁1的一端上,手柄62和连接部60垂直设置,手柄62一端与转折部61远离连接部60的端部固接。使用时,当摆臂6摆动至使用位置时,连接部60处于竖直状态,手柄62处于水平状态,这时钢丝绳作用在抵压轮4上的张力可以使摆臂6一直处于当前位置,也就是死点位置,张力检测装置可以一直挂在钢丝绳上同时保持对钢丝绳张力的监测。当要拆除张力检测装置时,只需要用手用力扳动摆臂6,使摆臂6脱离死点位置,就可以取下张力检测装置,拆除较为方便。
37.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先将两个导轮3挂在钢丝绳上,然后扳动摆臂6使抵紧轮4慢慢向上推动钢丝绳中部,当抵紧轮4处于最高位置时,摆臂6到达使用位置,也即摆臂6处于死点位置,这时钢丝绳作用在抵压轮4上的张力可以使摆臂6一直处于当前位置,张力检测装置可以一直挂在钢丝绳上同时保持对钢丝绳张力的监测,当要拆除张力检测装置时,用手用力扳动摆臂6,使摆臂6脱离死点位置,就可以取下张力检测装置,拆除较为方便。
38.实施例2
39.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横梁1和摆臂6上设置有用于对摆臂6使用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机构8。实际使用中,当钢丝绳张力不足且存在较大振动时,摆臂6偶尔会出现脱离死点位置的情况,造成张力监测装置有脱离钢丝绳的风险,设置限位机构8可以将摆臂6限定在使用位置,使用更为可靠。
40.限位机构8包括固接于横梁1上的限位块80以及固接于手柄62上且输出端插接于限位块80中的弹性组件81。弹性组件81包括嵌入安装于手柄62中的滑动引导筒810、一端与限位块80插接配合且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滑动引导筒810中的插杆811、垂直固接于插杆811上的拨杆812以及位于滑动引导筒810中向接近限位块80方向推动插杆811的压缩弹簧813,滑动引导筒810侧壁上开设有供拨杆812穿出和滑动的引导条孔8100。
41.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当摆臂6摆动至死点位置时,松开拨杆812,插杆811会在压缩弹簧813作用下插入限位块80中,限制摆臂6的摆动,使得张力监测装置可靠安装在钢丝绳上;当要拆除张力监测装置时,先操作拨杆812使插杆811脱离限位块80,然后转动摆臂6。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8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