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冷却塔。


背景技术:

2.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3.现有的冷却塔,大多都是直接暴露在外界中的,当冷却塔在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漂浮在空气中的灰尘会从冷却塔顶部的排风口以及侧面的进风口处进入到冷却塔内部,最终灰尘不断沉积在冷却塔内部的填料上,会影响后续冷却塔的冷却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冷却塔,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冷却塔在长期不使用时,会有大量的灰尘沉积在冷却塔填料上的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防尘冷却塔,包括:塔体、支架、输水组件以及排风罩,塔体通过支架支撑在地面上,塔体内部为冷却腔,塔体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排风罩设置在塔体的顶部,排风罩位于排气口上方,排风罩内设置有排风机,冷却腔中设置有填料,所述输水组件用于将外界使用后的冷却液喷洒在填料上,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口,每一通风口的位置均低于填料,塔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每一靠近通风口的塔体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开闭对应通风口的开闭组件,塔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排风罩的封闭组件。
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塔体顶部设置封闭组件,在每一通风口处均设置开闭组件,当本防尘冷却塔在闲置时,可以通过调节开闭组件将对应的通风口封闭,调节封闭组件将塔体顶部的排风罩封闭,从而有效的阻止空气中的尘埃进入到冷却腔内,进而阻止因冷却塔长期不使用而造成大量灰尘沉积在冷却塔填料上,影响后续冷却塔的正常使用;同时本冷却塔在工作时,首先控制封闭组件将排风罩打开,然后控制开闭组件将通风口打开,通过输水组件将外界用于降温吸热的后的冷却液(水)喷洒在填料上,同时在排风机的作用下,空气从通风口处进入冷却腔,空气再从排气口处进入排风罩,最后从排风罩顶部的开口处排出,从而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8.图2为盖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9.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10.上述附图中:1、塔体;2、支架;3、冷却腔;4、排风罩;5、排气口;6、排风机;7、填料;8、通风口;9、封闭板;10、限位孔;11、安装架;12、限位杆;13、螺纹段;14、限位槽;15、安装柱;16、插杆;17、拉杆;18、凹槽;19、盖板;20、安装轴;21、安装套;22、安装座;23、安装槽;24、卡销;25、第一弹簧;26、拨杆;27、滑槽;28、进水管;29、喷头;30、排水口;31、水箱;32、排水管;33、安装杆;34、导风板;35、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尘冷却塔,包括:塔体1、支架2、输水组件以及排风罩4,塔体1通过支架2支撑在地面上,塔体1内部为冷却腔3,塔体1顶部设置有排气口5,排风罩4设置在塔体1的顶部,排风罩4位于排气口5上方,排风罩4内设置有排风机6,冷却腔3中设置有填料7,所述输水组件用于将外界使用后的冷却液喷洒在填料7上,塔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口8,每一通风口8的位置均低于填料7,塔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30,每一靠近通风口8的塔体1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开闭对应通风口8的开闭组件,塔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排风罩4的封闭组件。
13.通过在塔体1顶部设置封闭组件,在每一通风口8处均设置开闭组件,当本防尘冷却塔在闲置时,可以通过调节开闭组件将对应的通风口8封闭,调节封闭组件将塔体1顶部的排风罩4封闭,从而有效的阻止空气中的尘埃进入到冷却腔3内,进而阻止因冷却塔长期不使用而造成大量灰尘沉积在冷却塔填料7上,影响后续冷却塔的正常使用;同时本冷却塔在工作时,首先控制封闭组件将排风罩4打开,然后控制开闭组件将通风口8打开,通过输水组件将外界用于降温吸热的后的冷却液(水)喷洒在填料7上,同时在排风机6的作用下,空气从通风口8处进入冷却腔3,空气再从排气口5处进入排风罩4,最后从排风罩4顶部的开口处排出,从而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
14.如图3所示,每一所述开闭组件均包括:封闭板9以及安装架11,安装架11水平地设置在塔体1的侧壁上,封闭板9竖直地设置在安装架11上,封闭板9与安装架11滑动连接,封闭板9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孔10,安装架11上设置有用于与限位孔10配合开闭所述通风口8的锁紧机构。每一所述锁紧机构均为限位杆12,限位杆12水平地穿过安装架11并插入到所述限位孔10中,限位杆12与安装架11滑动连接,限位杆12插入限位孔10的一端上设置有螺纹段13,所述螺纹段13与限位孔10螺纹连接。
15.开闭组件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将通风口8打开时,首先转动限位杆12使限位杆12上的螺纹段13与封闭板9上的限位孔10脱离,此时限位孔10不再阻挡限位杆12相对封闭板9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再后将限位杆12水平拉出限位孔10,最后即可推动封闭板9竖直向上运动将通风口8打开;在封闭板9上设计两个限位孔10,限位杆12插入对应的限位孔10,分别对应封闭板9将通风口8完全封闭以及封闭板9将通风口8完全打开这两种状态。
16.如图3所示,每一所述安装架11上均还设置有防脱机构,每一限位杆12上均设置有环绕其一周的环状限位槽14,防脱机构用于与所述限位槽14配合防止限位杆12与安装架11脱离。每一所述防脱机构均包括:安装柱15、拉杆17、插杆16以及第二弹簧,安装柱15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架11上,安装柱15的一端与限位杆12的侧壁接触,安装柱15不阻挡限位杆12
相对安装架11运动,安装柱15与限位杆12接触的端部凹陷形成凹槽18,插杆16滑动地设置在凹槽18内,第二弹簧亦设置在凹槽18内,当插杆16与所述限位槽14对准时,插杆16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下插入到所述限位槽14内,拉杆17的一端与插杆16背离限位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杆17的另一端竖直穿出安装柱15,拉杆17与安装柱15滑动连接。
17.通过设计防脱机构能有效防止限位杆12与安装架11脱离,进而防止限位杆12丢失;防脱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限位杆12的螺纹段13与限位孔10脱离后,在拉动限位杆12向着背离封闭板9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当限位槽14与插杆16对准后,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下插杆16插入到限位槽14中,插杆16阻挡限位杆12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从而防止限位杆12与安装架11脱离。
18.如图2所示,封闭组件包括:盖板19、安装轴20以及安装套21,安装轴20竖直地固定在塔体1的顶部,盖板19通过所述安装套21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轴20上,盖板19用于封闭所述排风罩4的顶部,安装套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孔35,安装轴20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卡孔35配合将安装套21锁紧的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安装座22、卡销24、第一弹簧25以及拨杆26,安装座22固定地设置在安装轴20的侧壁上,安装座22靠近安装套21的侧壁凹陷形成安装槽23,卡销24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槽23内,第一弹簧25亦设置在安装槽23内,当卡销24与安装套21上的卡孔35对准时,在第一弹簧25的弹力下卡销24插入到卡孔35内,卡销24用于阻挡安装套21相对安装轴20转动,安装座22的侧壁设置有与安装槽23连通的滑槽27,拨杆26滑动地设置在滑槽27内,拨杆26的一端与卡销24侧壁固定连接。
19.封闭组件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将排风罩4的顶部打开时,首先推动拨杆26使卡销24与卡孔35脱离,然后转动盖板19,盖板19带动安装套21相对安装轴20转动,将盖板19旋转180
°
使盖板19不再封闭排风罩4,在安装套21上设置有两个卡孔35,卡销24插入不同的卡孔35对应盖板19将排风罩4打开或封闭。
20.输水组件包括:进水管28以及喷头29,进水管28的一端插入到冷却腔3内,进水管28位于填料7正上方,进水管28上设置有若干喷头29,进水管28用于将外界使用后的冷却液输送到冷却腔3并通过所述喷头29喷洒在填料7上。
21.通风口8内均通过安装杆33倾斜地设置有至少一块导风板34,每一导风板34靠近冷却腔3的一端均为其低端,每一导风板34均用于阻挡从填料7上方掉落的冷却液从通风口8处溅出,每一通风口8的位置均高于冷却腔3的底部。
22.塔体1的底部均设置有与排水口30连通的水箱31,水箱31用于收集冷却液,水箱31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内部的冷却液排出的排水管32。
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8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