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动尾门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电动尾门,其实也就是电动后备箱,指后备箱采用电动或者是遥控方式开开启或关闭,目前,能够实现汽车尾门自动开关的电动尾门技术已成为很多中高级车型的标准配置,随之出现的脚踢动作控制尾门开关的功能也已成为一种应用趋势。
3.在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试过程中,需要收集实际工况下感应脚踢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等信息,传统测试中需要由真人执行脚踢动作,测试精度难以控制,且无法进行长时间的耐久测试,影响了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的设计及调试的效率。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测试方式为由真人执行脚踢动作,测试精度低且无法进行长时间耐久测试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座、安装块和成对分布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座内部呈中空结构,且所述支撑座底端四角具固定安装有结构相同的自锁万向轮,所述支撑座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称分布的支柱,且两个所述支柱底端均转动安装有结构相同的升降装置,所述支撑座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且所述安装块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活动块,且所述活动块与安装槽之间设有驱动装置,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圆周侧壁滑动安装有脚踢模拟杆。
7.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柱和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支柱顶端均转动安装有结构相同的支撑柱,且两个所述支撑柱顶端均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支撑柱顶端均开设有与同侧所述第一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槽,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顶端均与同侧所述支撑块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与同侧所述支柱设有传动装置。
8.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转动杆,所述支撑座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一端贯穿两个所述支柱,且两个所述支撑柱靠近同组所述支柱一端均固定套设有结构相同的从动齿轮,所述转动杆圆周侧壁固定套设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称分布的驱动齿轮,且两个所述驱动齿轮均与同侧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9.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一端转动贯穿支撑座且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且所述转动杆贯穿支撑座处圆周侧壁固定套设有阻尼垫。
10.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和第二螺纹杆,所述安装槽底端内壁固定安
装有减速电机,且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减速电机一端螺纹贯穿活动块,且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活动块一端沿其长度方向与安装槽远离减速电机一侧内壁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活动块顶端铰接有电动伸缩杆,且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活动块一端与脚踢模拟杆相对的一侧铰接,所述安装槽和活动块均呈凸字状。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脚踢模拟杆的设置,利用脚踢模拟杆代替人腿测试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可长时间进行测试,保证检测的精准度,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转动装置和升降装置的设置,工作人员可通过利用转动装置驱动升降装置运动,达到调节脚踢模拟杆高度的作用,促使该装置可检测不同车型的电动尾门假体控制器,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4.2、通过驱动装置的设置,利用减速电机驱动活动块带着脚踢模拟杆运动,达到测试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设置,起到调节脚踢模拟杆角度的作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5.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新颖,不仅具有升降的功能,便于测试不同车型的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且通过驱动装置的设置,达到驱动脚踢模拟杆的效果,利用机械代替人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爆炸图。
20.图中标号:1、支撑座;2、支撑柱;3、第一螺纹杆;4、支撑块;5、支撑杆;6、脚踢模拟杆;7、安装块;8、安装槽;9、活动块;10、电动伸缩杆;11、转动杆;12、第二螺纹杆;13、支柱;14、减速电机;15、驱动齿轮;16、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

4,一种电动尾门脚踢控制器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座1、安装块7和成对分布的支撑块4,所述支撑座1内部呈中空结构,且所述支撑座1底端四角具固定安装有结构相同的自锁万向轮,所述支撑座1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称分布的支柱13,且两个所述支柱13底端均转动安装有结构相同的升降装置,所述支撑座1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7,且所述安装块7顶端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滑动安装有活动块9,且所述活动块9与安装槽8之间设有驱动装置,两个所述支撑块4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且所述支撑杆5圆周侧壁滑动安装有脚踢模拟杆6,所述活动块9顶端铰接有电动伸缩杆10,且所述电动伸缩杆10远离活动块9一端与脚踢模拟杆6相对的一侧铰接,所述安装槽8和活动块9均呈凸字状。
23.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14和第二螺纹杆12,所述安装槽8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14,且所述减速电机14输出轴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2,所述第二螺纹杆12远离减速电机14一端螺纹贯穿活动块9,且所述第二螺纹杆12贯穿活动块9一端沿其长度方向与安装槽8远离减速电机14一侧内壁转动连接。
24.该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自锁万向轮将该装置移动至待检测的车辆尾门底侧,同时将自锁万向轮锁住,达到固定装置的效果,再者,工作人员启动电动伸缩杆10,电动伸缩杆10驱动脚踢模拟杆6移动,起到调节脚踢模拟杆6角度的作用,便于得到更精确的测试结果,当角度调接好后,工作人员起到减速电机14,减速电机14驱动第二螺纹杆12转动,第二螺纹杆12驱动活动块9移动,活动块9带着脚踢模拟杆6移动,达到测试的效果,通过脚踢模拟杆6代替人工测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提高了测试的精准度。
25.参照图2

4,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柱2和第一螺纹杆3,两个所述支柱13顶端均转动安装有结构相同的支撑柱2,且两个所述支撑柱2顶端均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3,两个所述支撑柱2顶端均开设有与同侧所述第一螺纹杆3相匹配的螺纹槽,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3顶端均与同侧所述支撑块4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2与同侧所述支柱13设有传动装置。
26.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驱动齿轮15、从动齿轮16和转动杆11,所述支撑座1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1,且所述转动杆11一端贯穿两个所述支柱13,且两个所述支撑柱2靠近同组所述支柱13一端均固定套设有结构相同的从动齿轮16,所述转动杆11圆周侧壁固定套设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称分布的驱动齿轮15,且两个所述驱动齿轮15均与同侧所述从动齿轮16啮合,所述转动杆11一端转动贯穿支撑座1且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且所述转动杆11贯穿支撑座1处圆周侧壁固定套设有阻尼垫。
27.当该装置需要调节高度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致使转动杆11转动,转动杆11驱动两个驱动齿轮15转动,两个驱动齿轮15驱动同侧的从动齿轮16转动,两个从动齿轮16驱动同组支撑柱2转动,致使第一螺纹杆3带着同组支撑块4上升,起到调节脚踢模拟杆6高度的作用,便于测试不同型号的车辆,且转动杆11贯穿支撑座1处固定套设有阻尼垫,起到一定阻断效果,起到固定转动杆11的作用,防止脚踢模拟杆6下降,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8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