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抢险救援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6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抢险救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全地形抢险救援车。


背景技术:

2.在各种灾害来临时,快速的运送抢险人员实施救护。是能消除灾害的重要条件,运送抢险人员和急救物资就需要使用抢险救援车。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抢险救援车有较大局限性,可涉水的不能爬山,可在非公路地段上流畅运行的履带车不能直接在公路上行驶。这导致抢险过程中,经常出现结构单一的抢险救援车无法驶入的地形,抢险人员不得不步行前进,不仅携带物资量有限,且行进过程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多地形行进功能的全地形抢险救援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地形抢险救援车,包括车身主体和橡胶轮,四个所述橡胶轮均匀装配于车身主体底盘的两侧,所述橡胶轮的外侧均通过轴承装配有车架,所述车身主体和车架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之间装配有液压油缸,车架的外端转动安装有主轴,且车架外端的两侧设置有液压驱动器装配支架,主轴的两端装配有铁刺轮,液压驱动器装配支架的内侧装配有与铁刺轮外壁相连接的液压驱动器,所述车身主体的内部装配有液压动力系统,液压油缸和液压驱动器均由车身主体内部的液压动力系统控制。
5.进一步地,车架与主轴之间装配有制动系统。
6.进一步地,车架的内侧装配有连接支架。
7.进一步地,所述车身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位于车门下侧的踏板。
8.进一步地,车身主体外壁的内侧设置有与车身主体的底盘部分焊接的连接件,轴承通过连接件装配于车身主体的外部。
9.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钢刺轮抬起放置一定高度,形成下压的力量,支撑车身主体抬起,形成前轮牵、后轮推的强大驱动,架高的底盘和强大的液压四轮驱动,使车辆具备越障能力,达到适用于全地形行驶的目的,从而降低抢险人员需要步行的概率,有助于保存抢险人员的体力,提高抢险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和钢刺轮部分仰视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包括:1

车身主体;2

橡胶轮;3

轴承;4车架;5

主轴;6

钢刺轮;7

连接
支架;8

轴承座;9

液压油缸;10

制动系统;11

液压驱动器装配支架;12

液压驱动器;13

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15.参照图1

图3,一种全地形抢险救援车,包括车身主体1和橡胶轮2,四个所述橡胶轮2均匀装配于车身主体1底盘的两侧,所述橡胶轮2的外侧均通过轴承3装配有车架4,所述车身主体1和车架4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轴承座8,轴承座8之间装配有液压油缸9,车架4的外端转动安装有主轴5,且车架4外端的两侧设置有液压驱动器装配支架11,主轴5的两端装配有铁刺轮6,液压驱动器装配支架11的内侧装配有与铁刺轮6外壁相连接的液压驱动器12,所述车身主体1的内部装配有液压动力系统,液压油缸9和液压驱动器12均由车身主体1内部的液压动力系统控制。
16.车架4与主轴5之间装配有制动系统10。
17.车架4的内侧装配有连接支架7。
18.所述车身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位于车门下侧的踏板13。
19.车身主体1外壁的内侧设置有与车身主体1的底盘部分焊接的连接件,轴承3通过连接件装配于车身主体1的外部。
20.车身主体1内部设置有常见车辆所具备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汽油驱动或电驱动等类型)。
21.液压驱动器12可选用市面上常见的液压马达作为动力源,且液压驱动器12内设减速机组件用于传动,达到驱动主轴5转动的目的。
22.液压驱动器采用工程机械技术,保证了驱动力强和适用范围宽的特性。发动机设有液压取力机构,发动机旋转后带动取力机构旋转,液压泵与取力机构相连、液压泵将液压油提升并产生压力进入分配阀,分配阀打开液压马达实现旋转带动减速机,减速机与主轴5相连,实现对钢刺轮6的驱动,达到行走状态。
23.钢刺轮6采用高强板或超强的铝合金制造,保证了刚性和韧性需要,并达到重量轻的目的。钢刺轮6是桶型的圆柱体结构,外圈带有长100毫米、高60毫米、厚5毫米的若干个齿片;体内藏有液压马达、减速机实现对轮的驱动;连接液压油缸9实现提升和下压。
24.工作原理:
25.当钢刺轮6抬起时橡胶轮2着地,动力系统通过传输机构,形成对橡胶轮的驱动,使其前行,驱动机构采用的是汽车技术,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制动机构均与汽车相同。动力的传输是发动机经过离合器将动力传输到变速箱,经变速箱将动力经传动轴到差速器,形成对两个半轴驱动旋转实现对轮胎的驱动。速度可设计在100公里/小时。该状态下的全地形抢险救援车实现作为汽车在较为平坦路段上行驶的功能;
26.在非平坦路面行驶时,即依靠传统汽车橡胶轮2无法前行的情况下。通过车身主体1内部的控制组件启动液压油缸9运行,在液压油缸9的推动下,车架4带动钢刺轮6形成下压的力量,从而将车身主体1支起,橡胶轮2脱离地面。随后启动液压驱动器12,液压马达传输动力经过减速机的驱动实现主轴5转动,主轴5带动钢刺轮6旋转,推动整体车辆行走。
27.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地形抢险救援车,包括车身主体和橡胶轮,四个所述橡胶轮均匀装配于车身主体底盘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轮的外侧均通过轴承装配有车架,所述车身主体和车架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之间装配有液压油缸,车架的外端转动安装有主轴,且车架外端的两侧设置有液压驱动器装配支架,主轴的两端装配有铁刺轮,液压驱动器装配支架的内侧装配有与铁刺轮外壁相连接的液压驱动器,所述车身主体的内部装配有液压动力系统,液压油缸和液压驱动器均由车身主体内部的液压动力系统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全地形抢险救援车,其特征在于:车架与主轴之间装配有制动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全地形抢险救援车,其特征在于:车架的内侧装配有连接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全地形抢险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位于车门下侧的踏板。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全地形抢险救援车,其特征在于:车身主体外壁的内侧设置有与车身主体的底盘部分焊接的连接件,轴承通过连接件装配于车身主体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地形抢险救援车,解决了抢险过程中,因经常出现结构单一的抢险救援车无法驶入的地形,导致抢险人员步行路段较多,携带物资量有限,且行进过程耗时耗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车身主体、橡胶轮、轴承、车架、主轴、钢刺轮、连接支架、轴承座、液压油缸、制动系统、液压驱动器装配支架、液压驱动器和踏板。本实用新型的钢刺轮抬起放置一定高度,形成下压的力量,支撑车身主体抬起,形成前轮牵、后轮推的强大驱动,架高的底盘和强大的液压四轮驱动,使车辆具备越障能力,能够适用于全地形行驶,从而降低抢险人员需要步行的概率,有助于保存抢险人员的体力,提高抢险工作的效率。的效率。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晋照普 晋文福 王福新 史美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抚顺力特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8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