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黑臭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原位水体生态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2.农村黑臭水体与城市黑臭水体相比同样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但受关注度远远不够,这也是部分地区农村黑臭水体久治无果的原因所在。造成黑臭水体的原因为:排放口直排、污废水合流制管道雨季溢流、城乡结合部地区分散式畜禽养殖废水的污染、底泥污染、生物体污染、漂浮物、悬浮物、岸边垃圾、未清理的水生植物、水华藻类等。
3.现有治理黑臭水体的措施中,原位治理是比较常用的手段之一,且效果也比较好,岸带修复、生态净化、人工增氧等生态修复技术是较为理想的水体修复技术,但污染严重的黑臭水体上述技术的修复作用有限。因此需要有能够对黑臭水体长效性修复的原位修复设备,保持农村地区水体良好的状态。
4.专利cn207061992u公开了一种黑臭河道原位分级处理系统,用于普通黑臭河道或者断头浜黑臭河道的处理,所述的原位分级处理系统包括强化型生态处理区、过渡型生态处理区以及自然生态处理区,水流依次经过强化型生态处理区、过渡型生态处理区以及自然生态处理区之后流出。通过上述方式对黑臭河道进行分级净化处理,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不需要或者较少采用工程机械对河道进行清污操作,降低了河道维护的费用,此种方式尤其适用于黑臭的断头浜河道,在不限制排污源头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河道的自净能力,此种方式施工方便、快捷并且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净化效率较低,对于污染严重的水体需要较长时间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原位水体生态修复设备。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原位水体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净化筒体,位于所述净化筒体上部外周的漂浮板以及位于净化筒体顶部的植被区,所述漂浮板与净化筒体上下滑动连接,净化筒体左右两侧设有用于限制漂浮板上移的限位块,净化筒体前侧上部对应漂浮板位置处设有抽水泵,净化筒体后侧设有上部对应漂浮板位置处设有净水剂投放管,所述净化筒体内中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端贯穿延伸至所述植被区外部,排水管下端贴近净化筒体底部,位于抽水泵一侧下方的净化筒体内壁设有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相对一侧的净化筒体内壁设有升降板,位于所述升降板下方相对一侧的净化筒体内壁设有活动板,净化筒体内顶部设有用于控制升降板移动的升降推杆,固定板与升降板、活动板均被排水管所贯穿且相互之间组成曲折水流回路。
8.进一步地,所述漂浮板与净化筒体外壁设有的滑槽上下滑动连接,可以调整漂浮
板的位置从而调整进水模式,两种模式分别为自由进水或者通过水泵泵水。
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通过其两端设有的螺钉与净化筒体外部设有的螺纹孔连接,所述螺纹孔上下平行设置有两组,通过改变限位块的位置从而改变漂浮板浮起的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和活动板均通过一组滑轨与净化筒体内壁滑动连接,通过升降板的下降从而下压活动板使二者完成对净化筒体内水的挤压排出。
1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下方还设有若干固定板,每相邻两组固定板所在的净化筒体内壁相对设置,固定板为2组、4组或6组,加强污水在净化筒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净化效果。
12.进一步地,所述漂浮板对应所述抽水泵和净水剂投放管位置处设有开口,可以使漂浮板完成上浮或下沉的步骤。
13.进一步地,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管延伸至所述净化筒体底部,可以对河道底部的污水进行强化净化处理。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升降板、活动板表面均涂覆有吸附涂层,吸附涂层为椰壳、活性炭或空心球中的一种粘合于硬质板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相对一侧的净化筒体内壁设有水位传感器,通过监测水位控制升降推杆的启停。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原位修复手段并结合了活水循环、植物净化等技术,可以实现对黑臭水体的持续修复,针对上层或下层的污染程度不同可针对性进行修复处理,增强了水体流动性,维护管理方便,且具有景观效应。
18.(2)本实用新型采用升降推杆推动升降板和活动板挤压排水的方式,方便快捷,通过设有的水位传感器避免水位过高同时可实现自动排水,无需人工值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筒体内部固定板、升降板及活动板结构示意图。
23.其中,1
‑
净化筒体,11
‑
固定板,12
‑
升降板,13
‑
活动板,14
‑
滑槽,15
‑
滑轨,2
‑
漂浮板,21
‑
开口,3
‑
植被区,4
‑
抽水泵,41
‑
进水管,5
‑
净水剂投放管,6
‑
排水管,7
‑
限位块,71
‑
螺钉,72
‑
螺纹孔,8
‑
升降推杆,9
‑
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2所示,一种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原位水体生态修复设备,包括净化筒体1,位于净化筒体1上部外周的漂浮板2以及位于净化筒体1顶部的植被区3,植被区3种植的植物为芦苇,漂浮板2与净化筒体1外壁设有的滑槽14上下滑动连接,净化筒体1左右两侧设有用于限制漂浮板2上移的限位块7,限位块7通过其两端设有的螺钉71与净化筒体1外部设有的螺纹孔72连接,螺纹孔72上下平行设置有两组,净化筒体1前侧上部对应漂浮板2位置处
设有抽水泵4,抽水泵4为市售2bv水环式真空泵外设有防水外壳,净化筒体1后侧设有上部对应漂浮板2位置处设有净水剂投放管5,漂浮板2对应抽水泵4和净水剂投放管5位置处设有开口21,抽水泵4的进水管41延伸至净化筒体1底部。
25.净化筒体1内中部设有排水管6,排水管6上端贯穿延伸至植被区3外部,排水管6下端贴近净化筒体1底部,位于抽水泵4一侧下方的净化筒体1内壁设有固定板11,位于固定板11下方相对一侧的净化筒体1内壁设有升降板12,位于升降板12下方相对一侧的净化筒体1内壁设有活动板13,升降板12和活动板13均通过一组滑轨15与净化筒体1内壁滑动连接,净化筒体1内顶部设有用于控制升降板12移动的升降推杆8,升降推杆8为市售dytz整体直式电液推杆外设防水外壳,升降板12相对一侧的净化筒体1内壁设有水位传感器9,水位传感器9为市售jrwl2024液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9通过控制器与升降推杆8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升降推杆8启停,活动板13下方还设有若干固定板11,每相邻两组固定板11所在的净化筒体1内壁相对设置,活动板13下方固定板11为2组,固定板11与升降板12、活动板13均被排水管6所贯穿且相互之间组成曲折水流回路,固定板11、升降板12、活动板13表面均涂覆有吸附涂层,吸附涂层为椰壳。
26.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原位水体生态修复设备进行水体净化处理的工作原理为:
27.首先,通过螺钉71和螺纹孔72将限位块7固定于位于下方的螺纹孔72位置处,将净化筒体1放入待处理的河道中,在漂浮板2的作用下浮于水面,开启抽水泵4将河道底部的污水抽取至净化筒体1内,污水由固定板11、升降板12、活动板13相互之间组成曲折水流回路流动至净化筒体1底部,同时向净水剂投放管5内投放净水剂,净水剂为市售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28.经过净化后的水体水位逐渐升高至水位传感器9的位置处时,水位传感器9接收到信号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推杆8推动升降板12向下运动,随后推动活动板13同步向下运动,将水体挤压进入排水管6中,由排水管6顶部将净化后的水体排出浇灌植被区3内的植物后返回河道中;
29.入需要净化河道水面的水体,则通过螺钉71和螺纹孔72将限位块7固定于位于上方的螺纹孔72位置处,此时河道表面水体由开口21处流进净化筒体1内部,在通过以上相同的方式完成水体的净化处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