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输氧管路。
背景技术:
2.吸氧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上,部分患者需要适量吸氧,用以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
3.在气管外科切开手术中遇到气管改道吸氧时,需要将氧气管插入到头皮针管中,由此实现两者之间的连通。但现有的氧气管与头皮针管,两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低,经常会出现松脱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输氧管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输氧管路,包括氧气管和头皮针管;
6.所述氧气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头皮针管的连接端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包裹所述凸起的容纳腔;
7.所述头皮针管的连接端具有弹性,且所述凸起与所述容纳腔过盈配合;
8.所述凸起和所述容纳腔均呈球台形。
9.进一步地,在沿所述氧气管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凸起两端的横截面的半径均等于所述氧气管的外径。
10.进一步地,在沿所述头皮针管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容纳腔两端的横截面的半径均等于所述头皮针管的连接端的内径。
11.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突出部;
12.其中,所述环形突出部用于嵌入至所述环形凹槽内。
13.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突出部与所述头皮针管的连接端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氧气管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输氧管路,包括氧气管和头皮针管,氧气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头皮针管的连接端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包裹凸起的容纳腔。
15.在进行拼接时,将氧气管插入至头皮针管的连接端内,并使得凸起移动至容纳腔内,其中,因为凸起和容纳腔均呈球台形,所以,非常容易实现两者之间的定位和组装。由于头皮针管的连接端具有弹性且凸起与容纳腔过盈配合,所以,容纳腔可以裹紧凸起,由此避免凸起从容纳腔内滑脱,从而保障氧气管与头皮针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6.该输氧管路的氧气管和头皮针管之间的连接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示出了一种氧气管的局部示意图;
19.图2示出了一种头皮针管的连接端的剖视图。
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1]1‑
氧气管;2
‑
头皮针管;3
‑
凸起;4
‑
容纳腔;5
‑
环形凹槽;6
‑
环形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4]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7]
实施例一
[0028]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输氧管路,包括氧气管1和头皮针管2。
[0029]
氧气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3,头皮针管2的连接端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包裹凸起3的容纳腔4。其中,头皮针管2的连接端具有弹性,且凸起3与容纳腔4过盈配合。
[0030]
为方便实现凸起3和容纳腔4的加工以及两者之间定位和组装,在本实施例中,凸
起3和容纳腔4均可设置呈球台形。
[0031]
在对氧气管1和头皮针管2进行拼接时,将氧气管1插入至头皮针管2的连接端内,并使得凸起3移动至容纳腔4内。其中,由于头皮针管2的连接端具有弹性且凸起3与容纳腔4过盈配合,所以,容纳腔4可以裹紧凸起3,由此避免凸起3从容纳腔4内滑脱,从而保障氧气管1与头皮针管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32]
如图1所示,图中的点划线为氧气管1的中心轴线。
[0033]
在本实施例中,在沿氧气管1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凸起3两端的横截面的半径均等于氧气管1的外径。如此,对于凸起3,其两端的横截面的面积最小。
[0034]
如图2所示,图中的点划线为头皮针管2的中心轴线。
[0035]
在本实施例中,在沿头皮针管2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容纳腔4两端的横截面的半径均等于头皮针管2的连接端的内径。如此,对于容器腔,其两端的横截面的面积最小。
[0036]
通过上述对凸起3及容纳腔4的限定,使得位于容纳腔4内的凸起3在沿头皮针管2轴向的方向上的活动范围被限制,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氧气管1与头皮针管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37]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3上可设置有环形凹槽5,容纳腔4的内壁上可设置有环形突出部6。其中,当将氧气管1上的凸起3完全插入到头皮针管2的容纳腔4中,环形突出部6便会嵌入环形凹槽5内,如此,使得氧气管1与头皮针管2的连接更为稳定和可靠。
[0038]
为了便于环形突出部6嵌入到环形凹槽5内,环形突出部6与头皮针管2的连接端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且环形凹槽5与氧气管1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如果没有采用上述的结构,那么在对氧气管1与头皮针管2进行拼接时,还需转动氧气管1或头皮针管2,才能使得环形突出部6嵌入到环形凹槽5内。
[003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40]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