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电弧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弧炉,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电弧炉。


背景技术:

2.电弧炉利用电极电弧产生的高温熔炼矿石和金属的电炉,气体放电形成电弧时能量很集中,弧区温度在3000℃以上,对于熔炼金属,电弧炉比其他炼钢炉工艺灵活性大,能有效地除去硫和磷等杂质,炉温容易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小,适于优质合金钢的熔炼。
3.目前市场上的高温电弧炉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从炉门口放入原料,且电弧炉使用完以后不便于把原料移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温电弧炉,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高温电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料口处安装有启闭机构;所述炉体内底部可上下翻转的安装有弧形板,向下翻转所述弧形板至其与所述炉体的底壁贴合,或向上翻转所述弧形板以将所述炉体内的原料从所述出料口排出。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向下翻转弧形板至其与炉体的底壁贴合,然后打开加料口,并将原料从加料口加入炉体内处理;或原料处理完成后,向上翻转弧形板以将炉体内的原料从出料口排出,排料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原料的快速加料以及炉体内原料的排出,使用方便。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所述炉体一侧内壁位于所述出料口下方的部位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与排料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排料杆的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至所述炉体外,并可上下移动;下移所述排料杆,并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弧形板向下翻转至其另一端与所述炉体的另一侧内壁贴合,或上移所述排料杆,并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弧形板向上翻翻至倾斜状态,以使原料从所述出料口排出。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下移排料杆,并通过连杆带动弧形板向下翻转至其另一端与炉体的另一侧内壁贴合,以便加料处理;或原料处理完成后,上移排料杆,并通过连杆带动弧形板向上翻翻至倾斜状态,以使原料从出料口排出,使用方便。
11.进一步,所述排料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13.进一步,所述连杆包括杆体一和杆体二,所述杆体一的一端与所述弧形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杆体二的一端与所述杆体一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杆体二的另一端与
所述排料杆的下端转动连接。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排料杆翻转弧形板,操作简便。
15.进一步,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封板,所述封板水平移动的安装在所述加料口处。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平移动封板使其封住或敞开加料口,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17.进一步,所述炉体外壁位于所述加料口下方的部位水平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水平移动并定位的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封板固定连接;水平拉动所述拉杆,并带动所述封板封住或敞开所述加料口。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平拉动拉杆,并带动封板封住或敞开加料口,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19.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竖直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设有通孔;所述拉杆滑动穿插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拉杆上位于所述挡板和所述封板之间的部位上滑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和所述封板抵接。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平拉动拉杆,使得封板远离加料口,以敞开加料口,从而方便加料,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加料完成后,松开拉杆,封板和拉杆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移动至封板封住加料口,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4.1、炉体,2、加料口,3、出料口,4、弧形板,5、连杆,6、排料杆,7、封板,8、安装板,9、拉杆,10、挡板,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电弧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料口2和出料口3,加料口2处安装有启闭机构;炉体1内底部可上下翻转的安装有弧形板4,向下翻转弧形板4至其与炉体1的底壁贴合,或向上翻转弧形板4以将炉体1内的原料从出料口3排出。使用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向下翻转弧形板4至其与炉体1的底壁贴合,然后打开加料口2,并将原料从加料口2加入炉体1内处理;或原料处理完成后,向上翻转弧形板4以将炉体1内的原料从出料口3排出,排料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原料的快速加料以及炉体1内原料的排出,使用方便。
27.需要说明的是,炉体1还还安装有电极,该部分均采用现有技术,且电极不会影响弧形板4的翻转。
28.实施例1
29.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弧形板4的一端通过铰链与炉体1一侧内壁位
于出料口3下方的部位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5通过铰链与排料杆6的下端连接,排料杆6的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至炉体1外,并可上下移动,炉体1的顶部设有供排料杆6穿过的通孔;下移排料杆6,并通过连杆5带动弧形板4向下翻转至其另一端与炉体1的另一侧内壁贴合,或上移排料杆6,并通过连杆5带动弧形板4向上翻翻至倾斜状态,以使原料从出料口3排出。使用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例如手动下移排料杆6,并通过连杆5带动弧形板4向下翻转至其另一端与炉体1的另一侧内壁贴合,以便加料处理;或原料处理完成后,上移排料杆6,并通过连杆5带动弧形板4向上翻翻至倾斜状态,以使原料从出料口3排出,使用方便。
30.实施例2
3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排料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与排料杆6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32.实施例3
3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连杆5包括杆体一和杆体二,杆体一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弧形板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杆体二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杆体一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杆体二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排料杆6的下端转动连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排料杆6翻转弧形板4,操作简便。
34.实施例4
35.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启闭机构包括封板7,封板7水平移动的安装在加料口2处。使用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水平移动封板7使其封住或敞开加料口2,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36.为了增加炉体1的密封性,还可以在疯吧7靠近加料口2的一侧上胶粘上密封圈。
37.实施例5
38.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炉体1外壁位于加料口2下方的部位水平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安装板8直接焊接在炉体1的外壁上;安装板8上水平移动并定位的安装有拉杆9,拉杆9的一端与封板7固定连接,通常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水平拉动拉杆9,并带动封板7封住或敞开加料口2。使用时,手动水平拉动拉杆9,并带动封板7封住或敞开加料口2,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39.实施例6
40.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安装板8上竖直固定安装有挡板10,挡板10与安装板8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挡板10的上端设有通孔;拉杆9滑动穿插在通孔内;拉杆9上位于挡板10和封板7之间的部位上滑动套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挡板10和封板7抵接。使用时,水平拉动拉杆9,使得封板远离加料口2,以敞开加料口2,从而方便加料,此时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加料完成后,松开拉杆9,封板7和拉杆9在弹簧11弹力的作用下移动至封板7封住加料口2,省时省力。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42.使用时,手动水平拉动拉杆9,并带动封板7封住或敞开加料口2,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43.手动下移排料杆6,并通过连杆5带动弧形板4向下翻转至其另一端与炉体1的另一侧内壁贴合,以便加料处理;或原料处理完成后,上移排料杆6,并通过连杆5带动弧形板4向
上翻翻至倾斜状态,以使原料从出料口3排出,使用方便。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8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