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预埋槽道的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9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预埋槽道施工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管廊预埋槽道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为提升现场施工效率,在进行综合管廊预埋槽道施工时,通常会采用装配式支架结构。在进行预埋槽道安装时,目前仍以将预埋槽道焊接在主体钢筋上加固安装为主,由于管廊结构预埋构件多,预埋槽道布设密度大,防水要求高,采用焊接加固易损坏槽道,同时电焊施工受环境影响大,施工效率低、施工效果一般。且预埋槽道焊接在钢筋上易受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扰动,导致预埋槽道小幅度偏移和内部空间被混凝土堵塞,直接影响后续管廊支架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廊预埋槽道的加固装置,其目的为解决现有的预埋槽道由于安装不稳固而容易受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扰动的影响,导致预埋槽道偏移和内部空间被混凝土堵塞的技术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管廊预埋槽道的加固装置,用于将初步安装于第一模板的内侧面上的预埋槽道进行加固,以防止预埋槽道在施工过程中位置偏移,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相对布设并构成混凝土浇筑的成型腔,加固装置包括固定于锚杆端部的固定螺母、第一端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的中杆、与中杆的第二端连接并与第二模板的内侧面顶抵接触的连接螺母以及处于第二模板的外侧面上并穿过第二模板后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的固定机构,通过中杆的第一端将预埋槽道顶紧贴合于第一模板的内侧面上,以及通过中杆的第二端将连接螺母顶紧贴合于第二模板的内侧面上,并通过固定于第二模板上固定机构与中杆第二端上的连接螺母相连接,从而将预埋槽道固定。
5.进一步地,固定机构包括穿设于第二模板上的外杆以及用于将外杆卡紧固定于第二模板的外侧面上的卡紧结构。
6.进一步地,卡紧结构包括与外杆螺纹连接的卡紧螺母。
7.进一步地,第二模板的外侧面上沿第二模板的延伸方向铺设有多根连接钢管,外杆依次穿过两根连接钢管之间的间隙和第二模板后与连接螺母连接。
8.进一步地,卡紧结构包括套设于外杆上并与两根连接钢管的组合外形相匹配的“3”型卡,通过卡紧螺母将“3”型卡压紧,从而使“3”型卡同时卡箍固定两根连接钢管。
9.进一步地,卡紧螺母采用山型螺母。
10.进一步地,连接螺母采用锥形螺母,锥形螺母的大径端与外杆连接,并与第二模板的内侧面顶抵接触,锥形螺母的小径端与中杆连接。
11.进一步地,外杆和中杆均采用螺纹钢。
12.进一步地,中杆上设有止水片。
13.进一步地,多组加固装置与预埋槽道上的多个锚杆连接。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管廊预埋槽道的加固装置,预埋槽道先初步安装于第一模板的内侧面上,进而通过将中杆的第一端拧紧于锚杆上的固定螺母中,在中杆的第二端安装上连接螺母,并使连接螺母与第二模板的内侧面紧密贴合,预埋槽道在中杆的顶紧限位作用下紧贴第一模板的内侧面,然后通过将固定机构穿过第二模板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并固定于第二模板的外侧面上,从而将中杆和预埋槽道固定,实现对预埋槽道的限位,预埋槽道安装稳固,有效防止预埋槽道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位置偏移以及预埋槽道被混凝土堵塞。
1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管廊预埋槽道的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预埋槽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中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外杆和卡紧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22.图例说明:
23.1、预埋槽道;2、锚杆;3、固定螺母;4、中杆;5、连接螺母;6、止水片;7、山型螺母;8、“3”型卡;9、外杆;10、连接钢管;11、第二模板;12、第一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管廊预埋槽道的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预埋槽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中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外杆和卡紧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管廊预埋槽道的加固装置,用于将初步安装于第一模板12的内侧面上的预埋槽道1进行加固,以防止预埋槽道1在施工过程中位置偏移,第一模板12与第二模板11相对布设并构成混凝土浇筑的成型腔,加固装置包括固定于锚杆2端部的固定螺母3、第一端与固定螺母3螺纹连接的中杆4、与中杆4的第二端连接并与第二模板11的内侧面相贴合的连接螺母5以及处于第二模板11的外侧面上并穿过第二模板11后与连接螺母5螺纹连接的固定机构,通过中杆4的第一端将预埋槽道1顶紧贴合于第一模板12的内侧面上,以及通过中杆4的第二端将连接螺母5顶紧贴合于第二模板11的内侧面上,并通过固定于第二模板11上固定机构与中杆4第二端上的连接螺母5相连接,从而将预埋槽道1固定。现有的预埋槽道包括槽道主体以及设于槽道主体背面的锚杆2,多个锚杆2沿槽道主体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本实施例中,中杆4的长度与管廊墙厚以及预埋槽道1的尺寸有
关,需保证中杆4的两端分别与锚杆2的螺母和连接螺母5连接后,预埋槽道1能紧贴第一模板12的内侧面,连接螺母5能紧贴第二模板11的内侧面。管廊墙体浇筑完成后,将固定机构与连接螺母5分离,进而将第二模板11拆除。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管廊预埋槽道的加固装置,预埋槽道1先初步安装于第一模板12的内侧面上,进而通过将中杆4的第一端拧紧于锚杆2上的固定螺母3中,在中杆4的第二端安装上连接螺母5,并使连接螺母5与第二模板11的内侧面紧密贴合,预埋槽道1在中杆4的顶紧限位作用下紧贴第一模板12的内侧面,然后通过将固定机构穿过第二模板11与连接螺母5螺纹连接并固定于第二模板11的外侧面上,从而将中杆4和预埋槽道1固定,实现对预埋槽道1的限位,预埋槽道1安装稳固,有效防止预埋槽道1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位置偏移以及预埋槽道1被混凝土堵塞。
28.如图1和图4所示,固定机构包括穿设于第二模板11上的外杆9以及用于将外杆9卡紧固定于第二模板11的外侧面上的卡紧结构。卡紧结构包括与外杆9螺纹连接的卡紧螺母。第二模板11的外侧面上沿第二模板11的延伸方向铺设有多根连接钢管10,外杆9依次穿过两根连接钢管10之间的间隙和第二模板11后与连接螺母5连接。多块钢板通过连接钢管10连接成第二模板11。在本实施例中,外杆9的外径与两根连接钢管10之间的间隙相匹配,连接钢管10对外杆9具有限位作用,以防止外杆9倾斜。
29.如图1和图4所示,卡紧结构还包括套设于外杆9上并与两根连接钢管10的组合外形相匹配的“3”型卡8,通过“3”型卡8卡住两根连接钢管10。通过卡紧螺母将“3”型卡8压紧固定,从而使“3”型卡8同时卡箍固定两根连接钢管10。通过与两根连接钢管10的形状相匹配的“3”型卡8卡于两根连接钢管10上,从而防止外杆9偏移。在本实施例中,卡紧螺母采用山型螺母7。通过山型螺母7的两端将“3”型卡8压紧固定。
30.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螺母5采用锥形螺母,锥形螺母的大径端与外杆9连接,并与第二模板11的内侧面顶抵接触,锥形螺母的小径端与中杆4连接。锥形螺母的承载能力强。
31.如图3和图4所示,外杆9和中杆4均采用螺纹钢。在本实施例中,锚杆2上固定螺母3的内径为14mm,中杆4和外杆9均为直径14mm的q235b螺纹钢。预埋槽道1与预埋槽道1上背面的锚杆2均为热浸镀锌钢材质。
32.如图1和图3所示,中杆4上设有止水片6。当施工的管廊墙体为外墙时,通过止水片6加大水的渗透路径,从而防止外墙后期渗漏。在本实施例中,止水片6采用厚度为2.5mm,尺寸为5cm*5cm的钢板焊接固定于中杆4的中间位置处。
33.可选地,多组加固装置设置分别与预埋槽道1上的多个锚杆2连接。通过多组加固装置共同加固预埋槽道1。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