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矿库数字化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尾矿监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尾矿库数字化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尾矿是指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开采出的矿石,经选矿厂选出有价值的精矿后排放的“废渣”。这些尾矿由于数量大,含有暂时不能处理的有用或有害成分,随意排放,将会造成资源流失,大面积覆没农田或淤塞河道,污染环境。而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或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
3.在尾矿库在生产过程中,尾矿坝的高度要高出实际排放在库内的尾矿堆积面1

2米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尾矿坝的安全。如果尾矿堆积面的高度与尾矿坝的坝顶高度相差无几,这是危险因素,一场暴雨可能使尾矿溢出坝顶,尤其利用尾矿堆筑子坝阶段更要确保安全高度。
4.而现有技术中由人工采用传统仪器到现场进行测量,且人工测量工作量大,易受天气和现场条件的影响,所测量的参数不能及时反映尾矿库的现状。特别是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不能实时掌握尾矿库的状况,进而会影响人工的安全隐患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矿库数字化监测系统,对尾矿坑内堆积的尾矿进行监控,防止尾矿堆积而使得尾矿坑出现崩塌的状况,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且能够进行监控。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尾矿库数字化监测系统,包括尾矿坑,所述尾矿坑内设置有排水装置、下料块以及用于控制排水装置开关的监测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通道以及用于控制排水通道开关的阀门,所述监测装置包括plc控制设备、设置在尾矿坑上方的触碰杆以及设置在触碰杆上的测距仪,所述测距仪上设置有红外线探测点,所述触碰杆设置的位置低于尾矿坑进口的位置,所述尾矿坑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触碰杆沿着尾矿坑进口设置的方向滑动的驱动装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矿坑正常使用时是暴露在外的,且会有持续地水泥进入到尾矿坑内堆积,同时将尾矿逐渐地堆积到尾矿坑内进行储存,尾矿坑内的下料块呈锥体设置,两端均设有斜面,而尾矿坑内的排水装置设置在下料块的两端,尾矿通过下料块的斜面能够快速地进入到尾矿坑内堆积,在尾矿持续地进入到尾矿坑内时不能超出尾矿坑的高度,且需要堆积到低于尾矿坑最高高度的1

2米为最安全的高度,为了防止尾矿产生坍塌和堆积,工作人员需要频繁地勘察尾矿坑的状况,而此时不需要工作人员亲自去尾矿坑进行监测,通过plc控制设备对驱动装置进行控制使得驱动装置带动触碰杆在尾矿坑上方滑动,保证触碰杆位于尾矿的上方,且触碰杆上的红外线探测点和测距仪能够对触碰杆与尾矿之间的距离进行探测,如若尾矿的高度快要触碰到触碰杆上时,探测到的触碰杆与尾矿
之间间距的信号传输到plc控制设备,使得plc控制设备控制排水装置,同时阀门打开,将尾矿坑内堆积的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出,且能够停止尾矿进入到尾矿坑内,而不再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实时地对尾矿坑的状况进行监测,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实时地对尾矿坑的状况进行监测。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碰杆对称设置在尾矿坑上方。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碰杆对称设置能够保证触碰杆能够对两端堆积的尾矿同时进行监测,防止尾矿堆积过高而发生坍塌。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齿轮,所述触碰杆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卡齿,若干所述卡齿与齿轮相啮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触碰杆滑动时,通过plc控制设备打开电机,使得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齿轮开始转动,且齿轮持续地转动下能够频繁地与触碰杆上设置的卡齿相啮合,随着齿轮不断地转动便能够带动触碰杆持续地滑动,同时通过倒顺开关来控制齿轮顺时针与逆时针的转动,并能够带动触碰杆在尾矿坑上方滑动,使得触碰杆能够触碰到堆积地尾矿然后通过红外线探测点进行探测再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设备,能够保证监测装置的工作效率,方便工作人员的控制和处理。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碰杆靠近尾矿坑内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尾矿坑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触碰杆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齿轮的转动下能够带动触碰杆滑动,且触碰杆在滑动时能够带动第一伸缩杆伸长,且第一伸缩杆的伸缩能够保证触碰杆在滑动时更为稳定,同时第一伸缩杆对触碰杆起到一定支撑力的作用。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碰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设置于触碰杆与尾矿坑内壁之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碰杆的滑动能够带动第二伸缩杆在触碰杆的两端进行伸缩,使得触碰杆的两端被限位,增加触碰杆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在触碰杆与尾矿坑内壁之间。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触碰杆滑动时能够带动第二伸缩杆在触碰杆与尾矿坑内壁之间转动,防止第二伸缩杆与触碰杆以及尾矿坑内壁的连接处产生断裂,增长第二伸缩杆的使用寿命。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通道包括第一排水管以及设置在第一排水管两端的若干第二排水管。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阀门之后,尾矿坑内的水会进入到排水通道的第一排水管进行排出,同时第一排水管两端的若干第二排水管能够实现水的分流,进而能够增加排水的效率。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排水管呈漏斗状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漏斗状的第一排水管能够增加排水通道的排水效率。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恶劣天气下,能够对尾矿坑内堆积的尾矿进行监控,防止尾矿堆积而使得尾矿坑出现崩塌的状况,再通过排水通道进行排水,进一步防止尾矿坑出现洪灾,进而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且不需要人工对尾
矿坑的状况进行检测,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尾矿坑出现堆积时能够及时进行排水和排料处理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尾矿坑、排水装置以及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尾矿坑;2、下料块;3、阀门;4、第一排水管;5、第二排水管;6、齿轮;7、触碰杆;8、测距仪;9、卡齿;10、第一伸缩杆;11、第二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0.一种尾矿库数字化监测系统,参照图1以及图2,包括尾矿坑1,尾矿坑1内设置有排水装置、下料块2以及用于控制排水装置开关的监测装置,排水装置包括排水通道以及用于控制排水通道开关的阀门3,监测装置包括plc控制设备、设置在尾矿坑1上方的触碰杆7以及设置在触碰杆7上的测距仪8,测距仪8上通过电性连接有红外线探测点,且触碰杆7设置的位置要低于尾矿坑1进口的位置,保证堆积在尾矿坑1内的尾矿低于触碰杆7,在尾矿坑1内壁上设有用于驱动触碰杆7沿着尾矿坑1进口设置的方向滑动的驱动装置,而plc控制设备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打开与关闭以及阀门3的开关,且plc控制设备还能够通过监控设备进行监控尾矿坑1内的状况,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监控录像进行观察尾矿坑1的状况,
31.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的输出轴焊接固定的齿轮6,触碰杆7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卡齿9,若干卡齿9与齿轮6相啮合,而触碰杆7靠近尾矿坑1内壁的一端设有第一伸缩杆10,第一伸缩杆10的一端焊接在尾矿坑1的内壁上,另一端焊接在触碰杆7上。
32.触碰杆7的两端均设有第二伸缩杆11,且第二伸缩杆11设置于触碰杆7与尾矿坑1内壁之间,同时第二伸缩杆11转动连接在触碰杆7与尾矿坑1内壁之间。
33.排水通道包括第一排水管4以及设置在第一排水管4两端的若干第二排水管5,且第一排水管4呈漏斗状设置能够加快水流的排速。
34.工作原理:尾矿坑1正常使用时是暴露在外的,且会有持续地水泥进入到尾矿坑1
内堆积,同时将尾矿逐渐地堆积到尾矿坑1内进行储存,尾矿坑1内的下料块2呈锥体设置,两端均设有斜面,而尾矿坑1内的排水装置设置在下料块2的两端,尾矿通过下料块2的斜面能够快速地进入到尾矿坑1内堆积,在尾矿持续地进入到尾矿坑1内时不能超出尾矿坑1的高度,且需要堆积到低于尾矿坑1最高高度的1

2米为最安全的高度,为了防止尾矿产生坍塌和堆积,工作人员需要频繁地勘察尾矿坑1的状况,而此时不需要工作人员亲自去尾矿坑1进行监测,通过plc控制设备对驱动装置进行控制使得驱动装置带动触碰杆7在尾矿坑1上方滑动,保证触碰杆7位于尾矿的上方,且触碰杆7上的红外线探测点和测距仪8能够对触碰杆7与尾矿之间的距离进行探测,如若尾矿的高度快要触碰到触碰杆7上时,探测到的触碰杆7与尾矿之间间距的信号传输到plc控制设备,使得plc控制设备控制排水装置,同时阀门3打开,将尾矿坑1内堆积的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出,且能够停止尾矿进入到尾矿坑1内,而不再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实时地对尾矿坑1的状况进行监测,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实时地对尾矿坑1的状况进行监测。
35.在驱动触碰杆7滑动时,通过plc控制设备打开电机,使得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齿轮6开始转动,且齿轮6持续地转动下能够频繁地与触碰杆7上设置的卡齿9相啮合,随着齿轮6不断地转动便能够带动触碰杆7持续地滑动,同时通过倒顺开关来控制齿轮6顺时针与逆时针的转动,并能够带动触碰杆7在尾矿坑1上方滑动,使得触碰杆7能够触碰到堆积地尾矿然后通过红外线探测点进行探测再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设备,能够保证监测装置的工作效率,方便工作人员的控制和处理。
36.在齿轮6的转动下能够带动触碰杆7滑动,且触碰杆7在滑动时能够带动第一伸缩杆10伸长,同时第一伸缩杆10对触碰杆7起到一定支撑力的作用,而触碰杆7的滑动能够带动第二伸缩杆11在触碰杆7的两端进行伸缩,使得触碰杆7的两端被限位,能够进一步增加触碰杆7在滑动时的稳定性,而触碰杆7滑动时能够带动第二伸缩杆11在触碰杆7与尾矿坑1内壁之间转动,防止第二伸缩杆11与触碰杆7以及尾矿坑1内壁的连接处产生断裂,增长第二伸缩杆11的使用寿命。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7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