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植物培育用气雾栽培喷淋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气雾栽培是一种全新的植物栽培方式,栽培过程中,将植物养殖在栽培箱体中,植物的根悬空在栽培箱内,将营养液通过喷雾的形式朝着植物的根系喷出,进而给与植物较为充分的营养成分。
3.同时,在植物生长中需要不停给与多个系列培育箱体中的植物补充水分,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
4.然而,由于现有技术公开的栽培箱体多为单一结构的箱体,箱体之间孤立存在,在栽培过程中无法方便、灵活高效的针对每个箱体内的植物持续、高效、同时的进行水分补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植物培育用气雾栽培喷淋补水装置。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7.一种植物培育用气雾栽培喷淋补水装置,包括底部矩形框板,所述底部矩形框板顶部的前后两端均朝上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架框杆;
8.所述悬架框杆上装配连接有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气雾栽培组件;
9.所述气雾栽培组件均包括栽培箱,所述栽培箱用于栽培植物;
10.所述栽培箱的顶部装配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开设有补水孔;
11.所述栽培箱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悬架框杆贯穿所述支板;
12.所述植物培育用气雾栽培喷淋补水装置还包括若干个与栽培箱配合的补水喷淋组件;
13.所述补水喷淋组件均包括与补水孔配合的喷淋盘,所述喷淋盘内部中空,所述喷淋盘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喷孔;
14.所述补水喷淋组件还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喷淋盘的顶部;
15.所述喷淋盘的左侧壁上连通有进水嘴,所述进水嘴均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连通至外接供水管道上。
16.优选地,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座;
17.所述悬架框杆贯穿所述顶座;
18.所述顶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开口朝下设置的u形安装杆,所述驱动气缸的缸筒装配连接在u形安装杆上。
19.优选地,所述栽培箱的顶部、底部均为开放结构;
20.所述栽培箱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隔板;
21.所述栽培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u形杆,所述u形杆的开口朝上设置;
22.所述u形杆之间装配连接有气雾发生部件;
23.所述气雾发生部件包括若干个分别装配连接在u形杆上的支撑架环部件,所述气雾发生部件还包括贯穿若干个所述支撑架环部件上的气雾发生管,所述气雾发生管的顶部连通有若干个出雾罩;
24.所述气雾发生部件还包括连通在若干个所述气雾发生管端部位置的总管,所述总管连通到外接气雾供给装置。
25.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环部件在u形杆前后间隔分布;
26.所述支撑架环部件均包括滑动连接在u形杆上的滑动螺杆,所述滑动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体,所述滑动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隔挡螺母;
27.所述气雾发生管按照左右贯穿方向从环体之间贯穿。
28.优选地,所述总管的前端部位通过装配法兰连接到外接气雾供给装置。
29.优选地,所述栽培箱的顶部朝上固定连接有四个位于折角部位的长装配螺杆,所述长装配螺杆朝上贯穿所述箱盖,所述长装配螺杆滑动连接所述箱盖;
30.所述长装配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支撑在箱盖的底部。
31.优选地,所述箱盖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32.优选地,所述植物培育用气雾栽培喷淋补水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光照供给部件,所述光照供给部件装配连接在若干个所述滑动螺杆的底部。
33.优选地,所述光照供给部件均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螺杆底部的长灯杆,所述长灯杆的顶部装配连接有若干个led灯珠。
34.优选地,所述驱动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调节柱,所述滑动调节柱滑动连接所述u形安装杆;
35.所述软管连通在一根进水总管上,所述进水总管的端部通过管道法兰连装配连接到外接供水管道上。
3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37.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植物培育用气雾栽培喷淋补水装置,通过设计底部矩形框板,底部矩形框板顶部的前后两端均朝上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架框杆;悬架框杆上装配连接有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气雾栽培组件;气雾栽培组件均包括栽培箱,所述栽培箱用于栽培植物;栽培箱的顶部装配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开设有补水孔;栽培箱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悬架框杆贯穿所述支板;植物培育用气雾栽培喷淋补水装置还包括若干个与栽培箱配合的补水喷淋组件;补水喷淋组件均包括与补水孔配合的喷淋盘,所述喷淋盘内部中空,所述喷淋盘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喷孔;补水喷淋组件还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喷淋盘的顶部;喷淋盘的左侧壁上连通有进水嘴,所述进水嘴均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连通至外接供水管道上。实现在植物栽培中快速、灵活的给与植物补充水分。
38.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不仅提高了植物的种植效率,且上述装置部件设计操作方
便,能够有效的在植物培育过程中给与植物进行补充水分。
附图说明
3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补水喷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栽培箱的结构示意图;
4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雾发生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4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雾发生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4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环部件在u形杆上分布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4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照供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47.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49.实施例1
50.如图1
‑
9所示,一种植物培育用气雾栽培喷淋补水装置,包括底部矩形框6板,所述底部矩形框6板顶部的前后两端的中心部位均朝上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架框杆5。
51.具体而言,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座51;悬架框杆5贯穿所述顶座51,并采用焊接方式焊接在顶座51上。
52.上述悬架框杆5上装配连接有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气雾栽培组件;将植物培养在气雾栽培组件内。
53.气雾栽培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54.气雾栽培组件均包括栽培箱1,栽培箱1连接悬架框杆5的方式如下:
55.栽培箱1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板11,上述悬架框杆5贯穿所述支板11。栽培箱1用于栽培植物;栽培箱1的顶部装配连接有箱盖12,所述箱盖12的顶部开设有补水孔121。
56.具体是,上述栽培箱1的顶部朝上固定连接有四个位于折角部位的长装配螺杆13,所述长装配螺杆13朝上贯穿所述箱盖12,所述长装配螺杆13滑动连接所述箱盖12;长装配螺杆13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支撑在箱盖12的底部。
57.为了实现给每个栽培箱1中栽培的植物进行补水,上述植物培育用气雾栽培喷淋补水装置还包括若干个与栽培箱1配合的补水喷淋组件8。补水喷淋组件8实现对多个栽培箱1同时进行补水操作。
58.补水喷淋组件8的具体结构如下:
59.补水喷淋组件8均包括与补水孔121配合的喷淋盘82,所述喷淋盘82内部中空,所述喷淋盘8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喷孔。
60.上述补水喷淋组件8还包括驱动气缸81,所述驱动气缸8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喷淋盘82的顶部中心部位。
61.上述顶座5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开口朝下设置的u形安装杆7,所述驱动气缸81的缸筒装配连接在u形安装杆7上。
62.上述驱动气缸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调节柱,所述滑动调节柱滑动连接所述u形安装杆7。
63.上述喷淋盘82的左侧壁上连通有进水嘴,所述进水嘴均连通有软管92,所述软管92连通至外接供水管道上。具体是,软管92连通在一根进水总管91上,所述进水总管91的端部通过管道法兰连装配连接到外接供水管道上。
64.当需要对培育在栽培箱1中的植物进行补水喷淋时,打开驱动气缸81,此时驱动气缸81驱动喷淋盘82朝下运动,喷淋盘82进入到栽培箱1内,具体是,由于喷淋盘82与补水孔121配合,因此,喷淋盘82能够适当的将补水孔121堵住。
65.此时,外接供水管道将水泵入到喷淋盘82中,喷淋盘82底部的喷孔喷出水流,进而实现对植物进行喷淋补水。
66.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快速、灵活的给与植物补充水分,且能够全方位覆盖补充。
67.为了实现栽培,上述栽培箱1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隔板14。按照现有气雾栽培方式,将植物栽培在隔板14上,并且植物的根系从相邻隔板14之间的空隙穿出。
68.上述栽培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左右间隔设置的u形杆2,所述u形杆2的开口朝上设置。
69.具体是,u形杆2的前后两端通过沉头式螺杆(图中未画出)装配连接在栽培箱1的前后两侧;沉头式螺杆从栽培箱1的顶部朝下贯穿所述栽培箱1的底部后螺纹连接到u形杆2上。
70.上述方式实现方便拆卸。
71.上述u形杆2之间装配连接有气雾发生部件4;气雾发生部件4的具体结构如下:
72.气雾发生部件4包括若干个分别装配连接在u形杆2上的支撑架环部件(支撑架环部件在u形杆2前后间隔分布),所述气雾发生部件4还包括贯穿若干个所述支撑架环部件上的气雾发生管41,所述气雾发生管41的顶部连通有若干个出雾罩43(出雾罩43的底部连通有排雾管,所述排雾管连通在气雾发生管41上);气雾发生部件4还包括连通在若干个所述气雾发生管41端部位置的总管42,按照现有常规方式,总管42连通到外接气雾供给装置(总管42的前端部位通过装配法兰连接到外接气雾供给装置)。
73.其中,气雾供给装置为现有技术公开的自动将营养液喷雾喷出的装置,如自动喷雾机,利用自动喷雾机将营养液喷雾喷出。
74.为了实现方便调节气雾发生部件4与植物根部的高度间距,便于提高将营养液充分喷雾并接触到植物的根部。上述支撑架环部件均包括滑动连接在u形杆2上的滑动螺杆44,所述滑动螺杆4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体,所述滑动螺杆44上螺纹连接有隔挡螺母441;气雾发生管41按照左右贯穿方向从环体之间贯穿。
75.具体是,当需要将气雾发生管41高度抬高时,操作人员将整个气雾发生部件4朝上抬高,此时,操作人员不断将滑动螺杆44上的隔挡螺母441不断往下转动至隔挡螺母441隔挡在u形杆2上,此时,将营养液喷出喷雾,喷雾能够充分接触到植物的根部。
76.实施例2
77.如图1
‑
9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为了实现在种植过程中,提供给植物的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照,上述植物培育用气雾栽培喷淋补水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光照供给部件3,所述光照供给部件3装配连接在若干个所述滑动螺杆44的底部。
78.按照现有常规方式,光照供给部件3均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螺杆44底部的长灯杆31,所述长灯杆31的顶部装配连接有若干个led灯珠32。
79.其中,每个长灯杆31上的led灯珠32左、右间隔设置,并采用串联方式串联后,电性连接到外接电源上。
80.打开电源上的开关,实现led灯珠32将提供给植物照明,具体时,led灯珠32为现有技术公开的植物种植使用的led灯,如提供给植物生产需要的蓝光等光照。
81.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不仅提高了植物的种植效率,且上述装置部件设计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在植物培育过程中给与植物进行补充水分。
82.同时上述装置部件设计,能够灵活调节将营养液全方位覆盖喷出到植物的根部,提高了植物的生产效率。
8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