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设备的传送装置以及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2-05-10  172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设备的传送装置以及一种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方法。

具有通过基于线原理的物料流系统彼此连接的多个加工站或机器的生产线或制造线具有缓冲区段或整合在缓冲区段中的储存器,以便补偿时间差、设定次数以及线上部件的短暂故障。因此,这些储存器确保生产线能够补偿较短中断,而不会出现生产中止或生产放缓。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将储存在储存器中的可输送物件沿物料流从储存器给送到下游加工站的进料系统。

通常,这些储存器实施有多个储存轨道,可能并且有时有必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储存轨道之间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储存轨道的转换花费时间,使得在前一储存轨道与随后储存轨道的要运输物件(可输送物件)之间产生较大空隙,并且持续输送操作不再可能。

这导致随后加工站或机器在对应间隔内停止,这使得生产过程效率低下。还有加工站被实施为使得其无法处理供应要加工的可输送物件时的这种空隙或仅具有较差的处理能力。相应地,生产或制造过程被中断,并且生产效率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设备的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和缺点。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传送装置,其中,确保物件的持续输送使得生产过程可以不中断地运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公开一种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方法,该方法同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和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公开一种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设备的传送装置来实现的,其中,该设备具有储存器,该储存器至少具有多个、优选地多重储存轨道,这些储存轨道中布置有可输送物件,并且该设备还具有到下游装置的下游输送轨道,其中,该传送装置布置在储存器与下游输送轨道之间,并且被设计成将可输送物件从储存器的选定的储存轨道传送到下游输送轨道,其中,该传送装置具有以下部件:进料部件,该进料部件被设计成从选定的储存轨道接收可输送物件;卸料部件,该卸料部件被设计成将可输送物件卸放到下游输送轨道上;以及传送轨道,该传送轨道被设计成将可输送物件从进料部件传送到卸料部件,其中,该卸料部件被设计成使得其能够相对于下游输送轨道移动,其方式为使得即使当选定的储存轨道被转换时,也能够实现持续输送操作。

该目的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以令人满意的方式来实现的。

通过传送装置,尤其可以对选定的储存轨道的转换做出反应,其方式为使得可以在下游输送轨道上实现持续输送操作,即可输送物件之间的空隙或间隔距离至少基本上恒定的输送操作。

优选地,储存轨道被布置成彼此平行延伸。优选地,每个储存轨道具有出口,经由该出口,可以将可输送物件输送出储存器。就此而论,“选定的储存轨道”被理解为储存器的进料部件从其接收可输送物件的储存轨道。

储存轨道的转换导致在先前选定的储存轨道的输送的物件与随后选定的储存轨道的输送的物件之间产生较大空隙。由于这个较大空隙,持续输送操作最初被中断。

在储存轨道的转换中产生的这个空隙是通过卸料部件的移动来补偿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会发生尤其是因为卸料部件能够沿着下游输送轨道移动或可以沿着下游输送轨道行进,以便补偿空隙。

“进料部件”和“卸料部件”一般被理解为分别是传送装置的前端和后端。

例如,下游输送轨道是下游机器的进料输送器。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在持续输送操作过程中,下游输送轨道上的可输送物件之间的距离至少基本上恒定。

在这种背景下,输送过程中可输送物件之间的距离的较小偏差(其无法避免或是必要的)将仍然被视为基本上恒定。

因此,术语“持续输送操作”应被理解为是指具有至少基本上恒定的空隙的均匀输送。因此,持续输送操作确保所有进入的物件彼此之间具有至少基本上相同的距离,使得还可以使用仅在物件彼此之间的距离均匀的情况下最佳运作的下游机器。

然而,自然地,可输送物件之间的距离可以被改变或调成使得其可以适应于下游机器的定时。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进料部件被设计成使得当选定的储存轨道被转换时,进料部件从先前选定的储存轨道移动到随后选定的储存轨道。

特别地,进料部件在储存轨道的朝向该进料部件定向的端部或出口之间移动,并且因此,进料部件可以从任意第一个储存轨道转换到任意第二个储存轨道,并且随后可以再次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进料部件可以由马达驱动。

例如,出于以下原因,储存轨道的转换可能是必要的。在选定的储存轨道、即当前从其接收可输送物件的储存轨道中,没有可输送物件或仅有少数可输送物件剩余,因此,需要转换到另一装满可输送物件的储存轨道。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卸料部件被设计成使得在选定的储存轨道转换之后,卸料部件从下游输送轨道上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于先前选定的储存轨道的最后一个可输送物件与随后选定的储存轨道的第一个可输送部件之间的空隙(间隔距离)的长度,该空隙是由储存轨道的转换产生的。

例如,当从第一个或先前选定的储存轨道转换到第二个或随后选定的储存轨道时,可能在第一个储存轨道的物件与第二个储存轨道的物件之间产生间隔距离或空隙。例如,这个间隔距离还比第一个储存轨道的相继输送的任意两个物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大(长)一米。

因此,有必要补偿这个间隔距离。这会发生是因为卸料部件沿下游输送轨道的物料流方向向前移动一米,并且因此,输送的物件到下游输送轨道上的传送点向前移位了扩大的间隔距离的量(1米)。传送装置(或更确切地说传送轨道)的运输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恒定。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卸料部件被设计成使得在移动到第二位置之后,卸料部件再次朝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

换言之,卸料部件再次移动回到其开始位置。就此而论,速度优选地足够高使得卸料部件在(不晚于)下一个储存轨道转换时处于其开始位置、即第一位置。

另外,当行进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距离时卸料装置的速度至少基本上恒定,使得在下游输送轨道上输送的物件之间实现均匀的间隔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可输送物件由独立包装的物品、优选地由容器构成。

例如,这些容器可以是饮品容器或饮品包装。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储存器可以定位在生产线的填充机器的下游,并且可以确保当下游机器出现问题时,填充机器无须关闭。下游机器可以是例如封口机、饮用吸管施加器或涉及二次包装元件的机器。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传送轨道具有恒定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传送装置、特别是传送轨道以灵活的方式被设计成具有和/或配备有一个或多个铰接部,使得传送装置、特别是传送轨道能够补偿进料部件和/或卸料部件的移动,或使得进料部件能够相对于卸料部件移动,优选地传送轨道的长度恒定。

就此而论,进料部件在储存轨道转换过程中移动,并且卸料部件移动以补偿由转换产生的空隙;这些移动彼此独立地发生或可以彼此独立地发生,并且传送轨道的长度恒定。

因此,在储存轨道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空隙不是通过改变传送轨道的长度或运输速度来补偿的,而是通过移动卸料部件以及通过传送轨道的伴随移动来补偿的。

通过以灵活的方式设计传送轨道,即传送轨道能够以允许进料部件和/或卸料部件移动的方式移动,使得传送轨道的伴随移动成为可能。就此而论,可设想的是传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铰接部,并且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传送装置还具有较大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传送轨道具有弯曲区域。

该弯曲区域可以例如以类似于牵引链的方式随着进料部件和/或卸料部件的移动而移动或滚动,并且确保传送轨道补偿卸料部件与进料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

根据有利的修改,传送轨道的输送速度或运输速度至少基本上恒定。

然而,自然地,传送轨道的输送速度是可调整的;优选地,可以在不同恒定速度中选择。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传送轨道具有与下游输送轨道基本上相同的输送速度,并且这两者均是恒定的。传送轨道的速度可以适应于下游输送轨道和/或下游加工站的速度。取决于下游加工站,可能需要不同的供应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传送装置被整合到包装线中。

在这种情况下,该包装线是产品包装线。总之,上述传送装置中的每一个传送装置可以被插入并整合到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设备中。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公开一种用于通过设备持续输送物件的方法来实现的,该设备具有以下部件:储存器,该储存器至少具有多个储存轨道,这些储存轨道中布置有可输送物件;到下游装置的下游输送轨道;以及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布置在储存器与下游输送轨道之间,并且被设计成将可输送物件从储存器的选定的储存轨道传送到下游输送轨道,其中,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通过传送装置的进料部件接收可输送物件;通过传送轨道将可输送物件从进料部件传送到卸料部件;以及通过卸料部件将可输送部件卸放到下游输送轨道,其中,当选定的储存轨道从先前选定的储存轨道转换到随后选定的储存轨道时,卸料部件相对于下游输送轨道移动或反之亦然,使得虽然转换了选定的输送轨道,但也能够实现持续输送操作。

该目的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方法以令人满意的方式来实现的。

与传送装置相关的已提及的方面和已描述的细节自然也适用于此处。

该方法与上述传送装置之间的区别尤其在于:描述了用于空隙补偿、即用于实现持续输送操作的另一种变体。

为补偿由储存轨道的转换产生的空隙,卸料部件无须绝对地相对于下游输送轨道移动。代替地,反向原理也是可能的,其中下游输送轨道相对于卸料部件移动。

就此而论,重要的是由储存轨道的转换产生的空隙被适当地补偿。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在选定的储存轨道转换之后,卸料部件从下游输送轨道上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于先前选定的储存轨道的最后一个可输送物件与随后选定的储存轨道的第一个可输送部件之间的空隙的长度,该空隙是由储存轨道的转换产生的。

这是通过传送装置的移动进行的补偿,已经结合传送装置进行了讨论。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在选定的储存轨道转换过程中,下游输送轨道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于先前选定的储存轨道的最后一个可输送物件与随后选定的储存轨道的第一个可输送部件之间的空隙的长度,该空隙是由储存轨道的转换产生的。

此处,描述了反向原理,其中下游输送轨道,优选地连同其一起,下游机器(下游装置)相对于卸料部件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修改,在移动到第二位置之后,卸料部件(23)或下游输送轨道(30)再次朝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

以下将基于示例性实施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解释。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设备的示意图,该设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送装置;以及

图2a至图2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功能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设备100。设备100具有储存器10、传送装置20、以及下游输送轨道30。

储存器10具有多个储存轨道11。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储存器10具有八个储存轨道11。

穿过设备100的物料流是由单向箭头指示。因此,进入图1中的储存器10的入口位于上端,并且出口对应地位于下端。

在储存器10的出口处,存在传送装置20的进料部件21。传送装置20实现将积存在储存器10中的可输送物件从储存器10(或更确切地说,从各个储存轨道11)输送或传送到下游输送轨道30。

在这种情况下,可输送物件通过进料部件21接收。如双头箭头所指示的,进料部件21可以在储存轨道11之间滑动。更确切地说,进料部件21可以在储存轨道11朝向物料流的下游侧定位的端部之间滑动或移动。

在图1所示的设备100的状态下,进料部件21定位在从右侧数第三个储存轨道11处,即当前选定了这个储存轨道11;换言之,可输送物件可以从该储存轨道接收。

可输送物件沿着传送装置20的传送轨道22被输送到卸料部件23。

卸料部件23将可输送物件传送到下游输送轨道30。在这种情况下,卸料部件23也被实施为使得其能够移动。特别地,卸料部件能够相对于(并且沿着)下游输送轨道30移动。这也通过图1中的双头箭头指示。

传送轨道22可以随着进料部件21和/或卸料部件23的移动而移动,如另一双箭头所指示的。换言之,传送轨道22是灵活的。

例如,如果图1中从右侧数第三个储存轨道11是空的,那么有必要转换到另一储存轨道11。为实现此目的,进料部件21从右侧11数第三个储存轨道11行进到另一满的储存轨道11,以便能够从另一满的储存轨道接收可输送部件。

在输送轨道11的转换过程中,产生了空隙,该空隙大于在其余过程中存在于输送的物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因此,在持续输送操作中存在中断。

传送装置20通过使卸料部件23沿下游输送轨道30的物料流方向、即朝向图1的右侧滑动到足够远以可以补偿空隙来对此进行补偿。因此,再次使得能够在下游输送轨道30上实现持续输送操作,即要输送的物件之间间隔距离均匀的输送操作。

更确切地说,图2a至图2e中示出了传送装置20的这种补偿原理。在这种情况下,储存器10被示出为具有四个储存轨道11,例如每个储存轨道11中积存有九个可输送物件。

特别地,图2a至图2e按时间顺序(在生产过程中)示出了设备100和传送装置20的状态。

图2a示出了当从第一个储存轨道11(具体地位于右侧的那个储存轨道)输送物件时设备100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输送物件在位置x0处从卸料部件23传送到下游输送轨道30上。

图2b示出了从右侧储存轨道11转换到相邻储存轨道11之后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右侧储存轨道11的全部可输送物件已经在传送轨道22上。附图还示出了由于转换,在右侧储存轨道11的最后一个可输送物件9与相邻储存轨道11的第一个可输送物件1之间产生了空隙。

这个间隔距离可能会在由下游输送轨道30供应的下游机器的生产过程中引起问题。

图2c示出了设备100的稍后状态,其中来自右侧储存轨道11的所有可输送物件(物件1至9)均已传送到下游输送轨道30。

如果传送装置20的卸料部件23接着保持在位置x0处,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会是空隙被传给下游输送轨道30。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卸料部件23沿下游输送轨道30的物料流方向、即朝向图2a至图2e的右侧行进。这增加了输送的物件的绝对速度。

在这方面,图2d示出了设备100的状态,其中卸料部件23已经沿这个方向移动到已经行进了大约一半的行进距离的点。卸料部件23要行进的整个距离(从x0到x1的距离)对应于传送轨道22上要补偿的间隔距离,即右侧储存轨道11的最后一个可输送物件9与相邻输送轨道11的第一个物件1之间的空隙的大小。

在图2e中,卸料部件23已经向前移动到下游输送轨道30上的位置x1。此处清楚的是,右侧储存轨道11的最后一个可输送物件9与相邻储存轨道11的第一个物件1之间的空隙已经被完全补偿。此时,可以再次相应地在下游输送轨道30上提供持续输送操作。

就此而论,优选的是,在可输送物件传送过程中到达位置x1之后,卸料部件23慢慢向后朝向x0移动。这使得能够通过传送装置20实现重复补偿或重复均衡。

这确实会在各个可输送物件之间产生略微较大的空隙,但所有的空隙至少基本上相同,使得在下游输送轨道30上不会出现持续输送操作的中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