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四轮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1



1.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四轮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2.四轮全地形车具有强劲的攀爬能力和适应各种地形的能力,所以能在沙滩、丛林、山地、雪地、河流、沼泽及沙漠、草原等复杂地形区自由行驶,是一种非常有趣而用途广泛的产品,堪称全能的行动工具。在农林牧业、石油、电力、工地、矿山、抢险、勘探、狩猎、消防、军事等众多领域,都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3.传统的四轮全地形车一般采用汽油或柴油做动力,运行过程中尾气和噪音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其次,全地形车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复杂,维修和保养费用高。当采用电池作为四轮全地形车的动力时,电池的安装位置不合理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四轮全地形车,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四轮全地形车,通过设置电池包的重心位置,在装载货物时,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四轮全地形车,其包括:
7.车架;
8.动力部,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以驱动所述电动四轮全地形车;
9.电池包,安装在所述车架上,且所述电池包的重心与所述电动四轮全地形车的前端具有第一距离;
10.行走轮,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11.其中,所述第一距离的范围为所述电动四轮全地形车车长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池包。
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第一支架上安装车座。
1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车座包括第二车座,所述第二车座与所述车架形成第二容纳部,所述电池包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内。
1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充电口支架,且所述充电口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
1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四轮全地形车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安装在所述充电口支架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包。
1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以将所述电池包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1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四轮全地形车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且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包。
1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上设置有多个加热贴片,且所述加热贴片位于所述电池包的侧壁和顶部。
2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2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的孔径范围为50~100mm。
2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2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的输出功率的范围为0~15kw。
24.如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四轮全地形车,通过将电池包设置在车座与车架形成的容纳腔内,节约了车辆尾部的空间,方便车辆的维修个电气连接;通过将控制组件设置在车座与车架形成的容纳腔内,方便电池包和控制组件的电性连接,简化电池包和控制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在车架上设置透气孔,增加电池包和控制组件的透气性;通过将设置电池包的位置,保证车辆在装载货物时,重心不会向后偏移,保证车辆的稳定性。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四轮全地形车,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2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一种电动四轮全地形车结构图。
28.图2为一种车架结构图。
29.图3为一种无车垫的电动四轮全地形车结构图。
30.图4为图3车座处局部结构图。
31.图5为一种无车垫的电动四轮全地形车俯视图。
32.图6为图5的局部结构图。
33.图7为一种控制装置安装结构图。
34.图8为四轮全地形车结构控制组件位置的截面图。
35.图9为一种充电线走线图。
36.图10为一种电池包的重心位置示意图。
37.图11为一种电池包结构图。
38.图12为一种控制组件结构图。
39.图13为一种控制装置电气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1.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四轮全地形车3,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动四轮全地形车3,可以包括车架30,动力部,车座以及货厢35。车架30可以为对称结构。在车头位置,车架30上设置有前盖34,前盖34与车架30之间可形成一容纳空间,可容纳工具、动力部等,在本实施例中,动力部例如为电机,用于牵引电动四轮全地形车3的行走。在车尾的位置,车架30上设置有一货厢35,用于承载重物,例如承载250

500kg的重物。在车辆的中间位置,车架30上设置有车座,车座位于前盖34和货厢35之间。车辆的后轮402可以为该电动车辆10提供驱动力。前轮401和后轮402也可以定义为该电动车辆10的行走轮。
42.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动四轮全地形车3包括至少两个车座,至少两个车座并排设置在电动四轮全地形车3的中间,且安装在车架30上,每个车座与车架30组成一容纳部,容纳部用于安装控制装置。本技术并不限制车座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车座的数量例如为2个,包括设置在主驾驶位置的第一车座31,以及设置在副驾驶位置的第二车座32,第一车座31与车架30形成第一容纳部301,第二车座32与车架30形成第二容纳部302。本技术并不限制车座的数量,在其他实施例中,车座的数量例如为3个,或者其它数量。
43.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架30包括第一支架303和第二支架304,第一支架303位于车座底部,第一支架303上安装有第一车座31和第二车座32。第二支架304位于第一支架303相对于车座的一侧,即第二支架304靠近车辆的底盘。第一支架303和第二支架304之间的空间形成容纳部,电池包组件10和控制组件20位于容纳部内,且固定在第二支架304上。在第一支架304上还设置有充电口支架307,用于安装充电接口101。
44.请参阅图1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电池包组件10和控制组件20,电池包组件10电性连接于控制组件20。电池包组件10用于为控制组件20、以及电动四轮全地形车3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控制组件20用于控制车辆的工作状态。且控制组件20和电池包组件10位于车座下方的容纳部内,使车尾具有充裕的装载空间,且使得电气部件易于调试和检修。优选的,控制组件20设置在第一车座31下方的第一容纳部301内,电池包组件10设置在第二车座32下方的第二容纳部302内。
45.请参阅图1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包组件10设置在第二车座32下方,且位于第二车座32和车架30形成的第二容纳部302内。且电池包组件10包括电池包100和充电接口101,且电池包100设置在第二容纳部302内。具体的,请参阅图10所示,将电池包100的重心至电动四轮全地形车3前端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h1,第一距离h1的范围例如为车长h2的三分之一至车长h2的二分之一。将电池包100设置在靠近车辆前端的部分,当货厢35内承载重物时,车辆的重心不会向后移动,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车长h2例如为2667mm,第一距离h1例如为1163mm。本实施例将电池包100放设置在车辆中间靠前端的位置,使得电池包100的重心位于车辆靠前端的位置,如此设置,可使车辆达到平衡,防止在货厢35装载货物后,车辆的重心后移以致发生翘头、倾覆等现象。
46.请参阅图2、图5、图6以及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第二车座32下方,第二支架30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件306,第一连接件306上的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
在电池包10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件104,第二连接件104延伸出电池包100,且第二连接件104上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第一连接件306和第二连接件104上的通孔,将电池包100固定在第二支架304上,第二连接件104和第一连接件306的数量相同,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第二连接件104和第一连接件306的数量,较多的连接件能够更稳定地固定电池包10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04的数量例如为4个。优选的,本使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100例如为锂电池包,具有寿命长、重量轻、高温低温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100的长度范围例如为400~440mm,电池包100的宽度度范围例如为450~470mm,电池包100的输出功率的范围例如为0~15kw。
47.请参阅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电池包100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加热贴片102,加热贴片102例如设置在电池包100的侧壁和顶部上。加热贴片102设置在电池包100的外侧,因此更换加热贴片102时更加容易。本实施例还可以设计不同形状的加热贴片102,从而可以提高加热贴片102的加热效果。加热贴片102可以为电池包100加热。
48.进一步的,请再参阅图1、图2、图9以及图13所示,充电接口101位于第一车座31的坐垫底部,且固定在充电口支架307上。充电接口101与电池包100通过充电线103电性连接。且充电接口101与电池包100之间电性连接有控制组件20的接触器201,充电接口101通过充电线103先与接触器201电性连接,再通过充电线103与电池包100电性连接。当需要为电池包100充电时,将充电接口101与外部电源连接,且接触器201闭合时,充电接口101为电池包100充电。将充电接口101设置在第一车座31的下方,且与控制组件20和电池包100靠近,简化了连接线路,有效防止电动四轮全地形车3在充电的时候,有移动的物体碰撞充电接口101,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
49.请参阅图1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控制组件20设置在第一车座31下方,且位于第一车座31和车架30形成的第一容纳部301内。具体的,控制组件20竖直固定在车架30上,控制组件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303和第二支架304固定,控制组件20的两侧面与空气接触。控制组件20固定在车架30上后,控制组件20即位于电池包100的旁侧,极大地方便了控制组件20与电池包100之间的连接,使得控制组件20与电池包100之间的走线简洁整齐。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请参阅图12所示,控制组件20包括控制器200、接触器201、保险件202、散热板203以及连接板206。控制器200、接触器201以及保险件202固定在散热板203上,散热板203的一侧固定在与第一支架303上,另一侧通过连接板206固定在第二支架304上。散热板203的两面均不与车架接触,加强了控制组件2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控制组件20的散热效果。
50.请参阅图7、图8和图12所示,散热板203呈矩形设置,散热板203的一面较为光滑的平面,用于固定固定控制器200、保险件202和接触器201,控制器200与散热板203完全贴合。散热板203的另一面具有多个槽面205,槽面205垂直于散热板203的平面,在散热板203的另一面形成密集的凹槽,加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强控制组件20的散热效果。且散热板203的材料为金属,例如为铝合金,材料坚固且导热性能较好。在散热板203的顶角处,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04,用于固定控制组件20。在安装时,散热板203固定有控制器200的一面朝向第一容纳部301,具有密集凹槽的一面朝向第二容纳部302。且散热板203的一侧通过第一通孔204固定在第一支架303上,另一侧通过第一通孔204与连接板206连接,连接板206固定在第二支架304上。
51.请参阅图7、图8和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板206的一侧与散热板203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支架304连接,且连接板206竖直设置。连接板206包括第一连接面207和第二连接面208,第一连接面207固定连接于散热板203,第二连接面208固定在第二支架304上,且第一连接面207和第二连接面208呈第一角度设置,第一角度的范围例如为75~89
°
,保证控制组件20固定在车架30上时,控制组件20的重心落在第二连接面208上。在第一连接面20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09,第二通孔209位于第一连接面207的中间,且第二通孔209的形状与第一连接面207的形状相适应,使第一连接面207呈环状。第一容纳部301和第二容纳部302通过第二通孔209连接,使第一容纳部301和第二容纳部302之间的空气更加流通,加强散热效果。
52.请参阅图12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控制器200固定在散热板203上,且位于散热板203光滑一面。控制器200通过保险件202电性连接于电池包100,同时控制器200还电性连接于接触器201和信号采集器300。控制器200用于调整电动四轮全地形车3的整机状态,其中,整机状态例如包括电动四轮全地形车3的启动与关断、充电状态、行驶状态等。信号采集器300例如包括刹车、油门、档位的信号采集器300,以及温度、电池包100的荷电状态的信号采集器300等。
53.请参阅图12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接触器201固定在散热板203上,且与控制器200同面设置。接触器201具有多个端口,例如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触发端口(图中未显示),第一端口电性连接于充电接口101,第二端口电性连接于电池包100,触发端口电性连接于信号采集器300。接触器201处于常开状态,当充电接口101上接外部电源时,接触器201是常开的,外部电源无法为电池包100充电,当信号采集器300的触发端口接收到充电触发信号之后,接触器201关闭,外部电源通过充电接口101为电池包100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触发信号由控制器200提供,当电池包100的荷电状态、以及控制装置的温度在设定的阈值内时,控制器200发出充电触发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要求设置充电触发信号的触发条件。
54.请参阅图12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保险件202固定在散热板203上,且保险件202与控制器200同面设置,与接触器201同侧设置。保险件202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电池包100,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控制器200。当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或发生漏电时,保险件202自动关断,使电池包100无法为整机的电气元件供电,车辆停止工作;当控制组件20、电池包组件10或其他电气元件的温度信号采集器300采集到的温度大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200发出信号,使保险件202关断,进而使电池包100无法为整机的电气元件供电,车辆停止工作。
55.请参阅图5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车架30上,且靠近电池包组件10和控制组件20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05,即第一容纳部301的底部、第二容纳部302的底部均设置有透气孔305,第一容纳部301底部的透气孔305、第二通孔209和第二容纳部302底部的透气孔305形成风道,使得容纳部内的电池包组件10和控制组件20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透气孔305的半径小于控制组件20和电池包组件10的长度以及宽度,透气孔305的半径范围例如为50~100mm,在不破坏车架30的支撑作用的同时,加大透气孔305的面积,使得车辆在行使的过制中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5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四轮全地形车包括电池包组件和控制组件,通
过将车辆的动力设置为锂电池,更加环保且方便;将电池包组件和控制组件设置在车座下方,且将电池包组件设置在副驾驶位置的第二车座下方,将控制组件设置在主驾驶位置的第一车座下方,使车尾具有更大的容纳空间,方便车辆的维修和电气连接;将电池包组件中的充电接口设置在第一车座下方,方便与电池包和控制组件连接,防止其他物体碰撞充电接口;将电池包放设置在车辆中间靠前端的位置,防止在货厢装载货物后,车辆的重心后移。
5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8.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59.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4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