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内施工专用工具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内施工专用工具车。


背景技术: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综合管廊包括管廊本体及设于管廊本体两侧的支架及设于支架上的管道和线缆。管廊本体内部施工时,先在墙体两侧安装支架,再在支架上安装相应的管道和线缆。但由于管廊内部空间有限,管道和线缆的铺设非常不便,尤其是铺设高处的管道或线缆时,施工人员需要攀爬人字梯或扶梯的同时还要托举管道或线缆转移至高处,施工非常不便,施工效率低,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一种可在管廊内部使用的便于管道和线缆施工的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管廊内部施工时缺乏可提高安装效率和安全性的辅助工具的问题,提供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内施工专用工具车,包括底板、阶梯和支撑板;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行走轮,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所述阶梯;所述阶梯包括多个交替相连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的侧端设有水平延伸至所述阶梯以外的所述支撑板。
4.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多个滚珠。滚珠使管道和线缆在支撑板的上端转移时更省力。
5.进一步,所述支撑板背对所述水平板的一端设有弧形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弧形板的内弧面下端相切。弧形板可限制支撑板上端管道和线缆的径向位移,避免管道或线缆从支撑板上端滑落,也便于管道可更省力的逐层向上转移。
6.进一步,所述阶梯的两侧通过多个立杆与所述底板连接。立杆使底板与阶梯之间产生间距,便于在底板的上端放置线缆或堆叠多个待安装的管道,并将其转移至对应的拟安装位置,提高管道安装效率。
7.进一步,多个所述支撑板随高度的增加对应所述支撑板的宽度b逐渐减小。由于高位的支撑板的宽度小于低位的支撑板的宽度,使处于低位的支撑板上的管道或线缆逐层向上转移时,可直接向上提拉管道或线缆即可,高位的管道或线缆的安装更方便省力。
8.进一步,所述水平板的下端设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设置在水平板的下端,不会影响管道和线缆的安装,而且可为管廊本体内部提供有效照明。
9.进一步,每个所述水平板的相对两侧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水平板为一体结构。设于水平板两侧的支撑板使工具车可同时安装管廊本体两侧的管道和线缆,工具车在管廊本体内无需掉头。
10.进一步,所述阶梯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最小距离h大于等于50


11.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水平板滑动连接。滑动连接的支撑板和水平板可实现支撑板伸出距离的调节,便于管道或线缆的逐层转移。
12.进一步,所述水平板的内部设有水平的滑槽,所述水平板的侧端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开口;所述支撑板正对所述水平板的一端设有水平的滑板;所述滑板穿过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板背对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凸起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限位条的厚度a大于所述开口的高度c且小于等于所述滑槽的厚度f;所述滑板的厚度e小于等于所述滑槽的厚度f;所述滑槽的厚度f大于所述开口的高度c。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板的上端设置阶梯,便于管廊内部施工人员的登高作业;且阶梯的侧端设有水平延伸的支撑板,可为待安装的管道和线缆提供临时支撑,相比传统的人字梯或扶梯而言,施工人员无需在攀爬的同时托举管道或线缆,施工安全性更高;且设于支撑板上的管道或线缆可跟随施工人员转移,施工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内施工专用工具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去掉支撑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3中支撑板宽度b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专用工具车的支撑板和水平板滑动连接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图本实用新型两个专用工具车配合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专用工具车位于管廊本体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

底板;2

阶梯;2.1

水平板;2.2

竖直板;3

支撑板;4

行走轮;5

立杆;6

滚珠;7

弧形板;8

照明装置;9

滑槽;10

开口;11

滑板;12

限位条;13

管道;14

管廊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3.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内施工专用工具车,包括底板1、阶梯2和支撑板3;底板1的下端设有行走轮4,行走轮4上设有锁紧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行走轮4选用现有常规的具有锁紧结构的车轮即可;底板1的上端设有阶梯2;阶梯2包括多个交替相连的水平板2.1和竖直板2.2;水平板2.1的侧端设有水平延伸至阶梯2以外的支撑板3。本实施例中,阶梯2的两侧通过多个立杆5与底板1连接,即阶梯2与底板1之间存在空腔,该空腔可用于堆放待安装管道13或线缆,比如,需要转移管道13或线缆至指定的安装位置时,将管道13或线缆放置在底板1上,并处于阶梯2以下,推动整个专用工具车至相应的待安装位置即可。如图4所示,阶梯2的下端与底板1的最小距离h大于等于50

。因此,底板1与阶梯2之间至少可放置高度为50

的管道13和线缆。
24.本实施例中,每个水平板2.1的相对两侧端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板3;支撑板3与水平板2.1为一体的钢板结构。支撑板3的上端设有多个滚珠6。管道13或线缆堆放在支撑板3上时,管道13或线缆的下端与滚珠6接触,从而推动管道13或线缆更省力。
25.由于水平板2.1的相对两侧都设有支撑板3,本实施例的专用工具车可同步安装管廊本体14内部两侧的管道13或线缆,并随着安装的进行,逐渐沿管廊本体14长度方向移动专用工具车,可大大提高管道13或线缆的安装效率。
26.为了避免支撑板3上端的管道13或线缆掉落,也便于管道13或线缆在高度方向上的转移,支撑板3背对水平板2.1的一端设有弧形板7;支撑板3的上端面与弧形板7的内弧面下端相切。需要将处于第一层的支撑板3上的管道13转移至其上方的第二层的支撑板3上时,将第一层的支撑板3上的管道13先推动至与弧形板7的内弧面相抵,再沿着该内弧面向上推动至管道13从弧形板7的末端推出,由于弧形板7缩短了管道13由第一层支撑板3转移至第二层支撑板3上时的悬空位移量,从而管道13在逐层向上转移时较省力。根据安装需要,将对应的管道13或线缆放置在对应层高的支撑板3上即可。
27.如图4所示,为了管道13或线缆逐层向上转移时更省力,多个支撑板3随高度的增加对应支撑板3的宽度b逐渐减小。图4所示的由下至上的支撑板3的宽度b逐渐减小相比于图3所示的各个支撑板3的宽度b一致而言,管道13逐层向上转移的过程中,水平横向位移量相对更少,因此管道13逐层向上转移也更省力。
28.如图2所示,水平板2.1的下端设有照明装置8。当然,为了便于在底板1的上端放置待安装的管道13和线缆,阶梯2的最下层的水平板2.1上不安装照明装置8。照明装置8优选为led灯,并且在水平板2.1的下端设有与led灯电连接的电源和可充电电池。
29.如图7所示,支撑板3与水平板2.1滑动连接。具体为:水平板2.1的内部设有水平的滑槽9,水平板2.1的侧端设有与滑槽9连通的开口10;支撑板3正对水平板2.1的一端设有水平的滑板11;滑板11穿过开口10设于滑槽9内;滑板11背对支撑板3的一端设有凸起的限位条12,限位条12位于滑槽9内;限位条12的厚度a大于开口10的高度c且小于等于滑槽9的厚度f;滑板11的厚度e小于等于滑槽9的厚度f;滑槽9的厚度f大于开口10的高度c。
30.滑板11始终处于滑槽9内水平滑动,从而调整水平板2.1与支撑板3的间距,由于限位条12的作用,滑板11无法脱离滑槽9,从而保证水平板2.1与支撑板3始终处于连接状态,保证产品安全性。由于支撑板3与水平板2.1滑动连接,因此当由下至上逐层转移管道13时,可将待转移管道13所处的支撑板3拉出至远离水平板2.1,以保证待转移的管道13上方无障碍。比如,需要将第一层支撑板3上的管道13直接向上转移至第三层支撑板3上时,可将第一层支撑板3完全拉出(即该第一层支撑板3连接的滑板11上的限位条12抵接在第一层水平板2.1的开口10内侧)。将第二层支撑板3完全推进(即该第二层支撑板3连接的滑板11完全处于第二层水平板2.1的滑槽9内)。此时将第一层支撑板3上的管道13提升至第三层支撑板3上时,障碍减少,提高了提升效率。
31.如图6、图7所示,对管廊本体14内部的管道13或线缆进行安装时,可同时使用两台本实施例的专用工具车,将待安装的管道13的两端分别安放在两台专用工具车的支撑板3上,当然,该待安装的管道13安放的支撑板3的高度应该是与其安装在管廊本体14内部的高度相近。由两名施工人员分别站在阶梯2上将管道13安放在管廊本体14的侧壁的安装支架上即可。当管道13需要进行轴向位移时,由于滚珠6的作用,可直接推动管道13在支撑板3上沿管道13轴向滑移至指定位置,或推动专用工具车移动至指定位置即可。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363.html

最新回复(0)